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4.33.8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的原始碼
←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p7.itc.cn/images01/20210720/d51ffa559dee4805826a457add4ef549.jpeg width="31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478494879_121135727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蜀山峻秀,涪水含章。[[西南科技大学]]位于大禹之乡、李白故里、人杰地灵的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学校校园占地4088亩,校舍建筑面积近100万m2。现有教职工218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名。 ==办学理念==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扎根西部,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思路的指引下,形成了“[[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校园精神与“厚德、博学、笃行、创新”之校训。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通过与高水平科研院所和地方企事业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努力推进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形成了“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的鲜明特色。 ==办学历史==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前身为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重庆建筑工程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经过多年学科建设和发展,目前,学院拥有“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和“工程力学”等6个本科专业;拥有“土木工程<ref>[https://www.sohu.com/a/120755155_567494 土木工程专业到底是做什么的?],搜狐,2016-12-06 </ref>”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以及“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业设计工程领域”等2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其中,“土木工程”、“建筑设备与环境”和“工程力学”等3个专业是四川省特色建设专业;“土木工程”是我校[[博士]]点建设支撑学科之一。学院是四川省“土木工程专业”和“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在校本科生3000余名,研究生200余名。 ==科研团队== 学院在编教职员工150余名,其中正高职称20名,副高职称<ref>[https://www.sohu.com/a/434529338_100140681 解析副高职称 副高职称相当于什么级别 ],搜狐,2020-11-26</ref>52名;具有博士学位21名,具有硕士学位86名,中青年教师95%以上均具有硕士学位,近40%教师具有各种执业资格证书。另外,从董事单位、联合办学单位聘请兼职教授约35名,其中院士1名、特聘教授1名、讲座[[教授]]1名、学科顾问1名、硕士生导师20余名。 ==科研条件== 学院拥有“工程结构与材料动载特性”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拥有“结构与力学实验中心”、“建筑物理与环境实验中心”以及“工程检测与分析实验中心”三大公共实验平台,实验室面积约5000m2,实验设备资产2500余万元。拥有“工程结构防灾减灾”、“中小城镇规划与设计”、“新能源及建筑节能技术”、“新型建筑材料及结构”以及“工程项目管理与咨询”等5个研究所。与董事单位、地方企[[事业单位]]共建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研发中心20余个,具有勘察、规划、设计、检测、项目咨询、监理等社会综合[[服务]]能力。近年来,学院承担各类纵横向项目150余项,其中国家863项目、科技支撑项目、自然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约3000余万元,参与完成近50个中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工作及大量的灾害重建工作。 获得省部级奖6项,鉴定成果6项,申请专利近10项,编写出版教材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2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100余篇,核心期刊200余篇。在“冲击动力学与结构动态响应”、“工程结构防灾减灾”、“城乡规划与设计”(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新型建筑材料及结构”以及“工程项目管理及咨询”等方面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创新团队。学校地处[[四川省]][[绵阳市]],学院将抓住西部大开发、绵阳科技城建设和四川灾后重建的机遇,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坚持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实施联合办学、开放式办学、产学研紧密结合,实现学院跨越式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返回「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