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7.76.16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西域都护 的原始碼
←
西域都护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西域都护.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5/bce3808fe7f94dd58b7f29dc7f033185.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12614764_100033098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西域都护'''是汉代[[西域]]最高军政长官。在西汉,都护是加在其他官号上的职称,普遍由[[骑都尉]]或[[谏议大夫]]兼领,领二千石俸;[[东汉]]年间为单任官职。西汉、[[新朝]]和东汉都设置过西域都护。居住地即为西域都护府。 ==历史== 在西域都护出现前,西域诸国役属于[[匈奴]];匈奴于[[冒顿单于]]和[[老上单于]]在位期间(公元前209年-前161年)征服了西域<ref>[https://www.sohu.com/a/127690948_501362 匈奴人在西域],搜狐,2017-03-02</ref>,初期时以奴役方式统治西域诸国。其后匈奴设置僮仆都尉一职,该职为西部的日逐王先贤掸在狐鹿姑单于(公元前96年-前85年)在位时期前后时间所设置,其职责是在西域征收赋税。公元前60年至前59年前后,左部出身的日逐王与右贤王屠耆堂不和,遂率领其部属数万骑归顺汉朝;汉朝便在乌垒国设置西域都护,以取代僮仆都尉一职,将天山南部第一次置于汉廷的势力范围之下。西域不属汉朝郡县范围,与僮仆都尉不同的是,西域都护的职责主要以保护当地城邦国为主,因此西域都护并不像匈奴的僮仆都尉一样在西域有征收赋税的职责。 ==首次设立== 西域都护一职初设于公元前60年(汉宣帝神爵二年),都护府设在[[乌垒国]]都城<ref> [http://news.cnr.cn/special/ydyl/dxxy/20161202/t20161202_523300912.shtml [大写西域<nowiki>]</nowiki>乌垒——西域都护府驻地],央广网,2016-12-2</ref>(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策大雅南),西域都护设置后,结束了匈奴在西域长达百余年的支配与影响,将天山南部第一次置于中央朝廷的势力范围之下,[[郑吉]]被任命为首位都护。除了保护[[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的西域诸城各小国,都护也有“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的责任,但这些外部的西域诸国不属[[汉朝]]势力范围内,《[[汉书]]·西域传》将这些诸外国列入监护名单外。郑吉之后,西汉时代担任西域都护职位的共有18位;已知姓名的共有10位。公元10年,新朝王莽与匈奴断绝关系后,匈奴大举攻入西域;公元13年焉耆王起兵斩杀由西汉任命的西域都护但钦,于是“西域亦瓦解”,新朝势力退出西域;公元16年,[[王莽]]以[[李崇]]为西域都护讨伐焉耆失败,李崇还保龟兹国;公元23年王莽死后“(李)崇遂没,西域因绝”。 ===两次废置=== 西域都护的废置和匈奴的兴衰有一定关系;西域都护第一次废置是在公元10年,当时匈奴与新朝关系破裂,匈奴大击北边,而西域亦瓦解;[[焉耆国]]因离匈奴近,先反,杀西域都护。新朝西域都护被自己属国所杀后,匈奴遂重新占领西域,此后,匈奴在西域征收重税,而西域诸国“苦匈奴重敛”。第二次废置也是最后一次废置在公元107年,[[东汉]]虽成功镇压并保有龟兹国,但因西域政治的不稳定而最终废置西域都护,北匈奴收复[[西域]]。 ==视频== ===<center> 西域都护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世界上最早的联合国组织:西域都护府 </center> <center>{{#iDisplay:n0744lkak4p|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622 汉及三国]]
返回「
西域都护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