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155.22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西藏泡囊草 的原始碼
←
西藏泡囊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西藏泡囊草</big> ''' |- |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西藏泡囊草 拉丁学名:Physochlaina praealta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科:茄科 属:泡囊草属 种:西藏泡囊草 |} '''西藏泡囊草'''是一种植物,生于海拔4200-4300米的山坡,阶地。根部含托品类生物碱总量 0.78一0.92%,其中莨菪碱0.43一0.46%。东莨菪碱 0.03一0.16%、红古豆碱0.24一0.32%、莨菪醇 0.04一0.24%。其茎、叶、花中含莨菪碱、东莨菪碱及山莨菪碱。 <ref>[http://www.iplant.cn/info/%CE%F7%B2%D8%C5%DD%C4%D2%B2%DD 西藏泡囊草], 植物智, 2020-01-18</ref> ==西藏泡囊草形态特征== 体高30-50厘米;根粗壮,圆柱形;茎分枝,生腺质短柔毛。 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7厘米,宽3-4厘米,顶端钝,基部楔形,全缘而微波状,叶脉有腺质短柔毛,侧脉5-6对;叶柄长1-1.5厘米,由于叶片基部下延而成狭翼状。 花疏散生于圆锥式聚伞花序上;苞片叶状,卵形,长5-15毫米;花梗长1-1.5厘米,果时稍增粗而伸长达1.5-3厘米,密生腺质短柔毛;花萼短钟状,长及直径均约6毫米,密生腺质短柔毛,裂片三角形,长约2毫米,果时增大成筒状钟形,长2.5-3.5厘米,下部贴伏于蒴果而稍膨胀,蒴果之上筒状,萼齿直立或稍张开,近等长,长约3.5毫米;花冠钟状,长约2厘米,黄色而脉纹紫色,裂片宽而短,顶端弧圆;雄蕊伸出花冠,花药长约2毫米;花柱伸出花冠。 蒴果矩圆状,长约1.2厘米。花果期6-8月。 ==西藏泡囊草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4200-4300米的山坡,阶地。 ==西藏泡囊草分布范围== 分布于我国[[西藏]]西部和中部;[[克什米尔]]地区北部。 ==西藏泡囊草相关资料== 西藏泡囊草根部: 【功 效】:麻醉镇痛、解痉消肿。 【主 治】: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肠疼痛,胆道蛔虫症及胆石症引起的疼痛。 外用治疮疖痈疽,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0.5一1.5克,水煎服;外用:研末敷患处 【性味归经】:苦、辛,温,有毒。入胃、胆、肝三经。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西藏泡囊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