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7.48.9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角爪龍 的原始碼
←
角爪龍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角爪龍'''<br><img src="https://www.epalaeontology.org/wp-content/uploads/Ceratonykus.jpe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epalaeontology.org/ceratonykus/ 圖片來自epalaeontology]</small> |} '''角爪龍'''(學名:''Ceratonykus'')是[[獸腳亞目]][[阿瓦拉慈龍科]]的一屬,化石發現於[[蒙古]]的Baruun Goyot組,年代為[[白堊紀]]晚期。化石是一副破碎的骨骼。角爪龍的發現,科學家對於阿瓦拉慈龍科的演化關係與位置,再度產生爭議。 ==敘述== 角爪龍是小型恐龍,後肢長,可能善於奔跑。角爪龍屬於阿瓦拉慈龍科,這科物種的體型多介於0.5到2公尺之間。阿瓦拉慈龍科曾經被認為是最早的無法飛行[[鳥類]]之一,直到近年,阿瓦拉慈龍科被歸類於非鸟[[獸腳亞目]],但演化與分類位置不明。阿瓦拉慈龍科具有小而短的前肢,手掌退化,外形類似鳥類。根據骨骼結構,阿瓦拉慈龍科具有獨特的胸部、手臂肌肉,適合做出挖掘、撕開的動作。牠們的嘴部長、呈三角形,具有為小的牙齒,顯示牠們可能以[[昆蟲]]為食,例如[[白蟻]]。 ==爭議== 在2009年,[[瑞欽·巴思缽]](Rinchen Barsbold)等人提出,阿瓦拉慈龍科的[[前額骨]]大、[[上隅骨]]骨突長、下頜有短的角突,與一般的獸腳類恐龍相反。另外,阿瓦拉慈龍科缺乏[[腹肋]]、[[骨盆]]結構獨特,這些特徵造成分類上的爭議。角爪龍的手部有小型的骨質突刺,研究人員推論這是退化的第四、第五指。 阿瓦拉慈龍科的分類歷史相當曲折。在1993年,阿瓦拉慈龍科被認為是無法飛行的鳥類,離[[侏羅紀]]的[[始祖鳥]]的關係較遠,而較接近於現代鳥類。近年來的研究,多認為阿瓦拉慈龍科屬於非鸟[[獸腳亞目]]恐龍,但牠們在獸腳亞目的分類、演化位置則未定。某些研究人員認為牠們是[[偷蛋龍類]]的近親,某些研究人員則認為牠們屬於[[手盜龍類]]。從角爪龍的腦殼顯示,阿瓦拉慈龍科並不屬於[[鳥類]]<ref name=AB09>{{cite journal |last=Alifanov |first=V.R. |coauthors=and Barsbold, R. |year=2009 |title=''Ceratonykus oculatus'' gen. et sp. nov., a new dinosaur (?Theropoda, Alvarezsauria)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Mongolia |journal=Paleontologischeskii Zhurnal |language=ru |volume=2009 |issue=1 |pages=86-99}}</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380 動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journal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角爪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