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0.186.10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言不由衷 的原始碼
←
言不由衷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File:Ybyz.jpg|缩略图|400px|[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undefined&tn=baiduimagedetail&ipn=d&word=言不由衷&step_word=&ie=utf-8&in=&cl=2&lm=-1&st=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cs=1255959260,873154076&os=2388072211,1124994625&simid=3305029117,320136932&pn=3&rn=1&di=7590&ln=1200&fr=&fmq=1585385824813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0,0&istype=0&ist=&jit=&bdtype=0&spn=0&pi=0&gsm=0&objurl=http%3A%2F%2Fimg.61gequ.com%2Fallimg%2F170323%2F1111533J7-0.jpg&rpstart=0&rpnum=0&adpicid=0&force=undefined&ctd=1585385827218^3_1007X610%1 原圖鏈接][http://www.61ertong.com/wenxue/chengyugushi/20161126/264251.html 来自六一儿童网]]] '''言不由衷''',汉语成语,拼音是yán bù yóu zhōng,意思是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出自《左传·隐公三年》。 ==成语出处== 《左传·隐公三年》: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成语用法== 示例 1.旋复下一通令,洋洋洒洒,约一二千言,小子因他言不由衷,不愿详录。★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八回 2.只有后者才最能鼓动梦的工作,前者仅限于光天化日之下作出夸张的自我表现,发一些言不由衷的议论罢了。 3.但是在会见之前,因为被不信任的搜身,引发了他的不愉快,因此在见面的时候,竟说了一些言不由衷的话。 4.自由表达,学以致用作文目的不明,为高分数、考重点而作文,学生往往是奉命而作,言不由衷,说假话、空话、套话便不足为奇了。 5.见别人朝歪道上走,不及时指出来,甚至言不由衷地送几句奉承话,何异于落井下石? 6.前国民党政府地政部长吴尚鹰在旧金山《世界日报》"每日专栏",中说白电言不由衷,实非得已。 ==成语辨析== 近义词:[[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口蜜腹剑]] 反义词:[[由衷之言]]、[[言之有信]]、[[出自肺腑]] ==解释== 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成语故事==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的弟弟[[姬友]]被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也就是郑桓公。他在郑地很受百姓爱戴。周幽王即位后,任他为司徒。 [[周幽王]]荒淫残暴,郑桓公预计西周王朝将要垮台,便听了太史伯的话,把部族、财产及其家属等迁移到东貌和郐之间的地带。 不久,周幽王被申侯联合西部的犬戎族杀死,桓公也在这次动乱中被杀。后来,他的儿子郑武公攻灭了东虢和郐,建立了郑国,国都在新郑(今河南省境内)。郑国在春秋初年是一个新兴的强国。后来逐渐衰弱,公元前375年被韩国所灭。 公元前761年,郑武公娶了申侯的女儿为夫人,叫做[[武姜]]。生了太子[[寤生]]和[[叔段]]。郑武公死后,寤生继位,他就是郑庄公。郑武公和郑庄公父子俩先后都担任过东周周平王朝廷的卿土,很有权势。 当郑庄公任卿土的时候,周平王同时又信任另一个贵族虢公,让他分掌一部分权力。郑庄公对此十分不满,怨恨周平王。 这时周室衰微,郑国又正处于鼎盛时期,周平王不敢得罪郑庄公,便对他说:“没有这回事!”想以此平息郑庄公的怨恨。但空口说白话不行,所以周、郑互相交换人质。周平王的儿子狐到郑国当人质;郑庄公的太子忽在周朝作人质。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后,因为太子换父早就死了,所以平王的孙子姬林继位,就是周桓王。周桓王准备把大权交给虢公。郑国人一气之下,便肆意挑衅,借故向周人发泄怨恨。 这年夏天,郑国的祭足(郑国大夫,即祭仲)带兵把周朝京都地区内温地(约在今河南省温县)的麦子抢割一空。 秋天,郑国人又收割了成周一带的谷子。周朝和郑国从此结下了仇怨。《左传·隐公三年》在记载了这件事情以后,评论道:“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维能问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言语不发自内心,即使互相派了人质也是没有用处的。双方如能设身处地、相互谅解,然后做事,又用礼仪来加以约束的话,就是没有人质,又有谁能破坏得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信不由中”的“信”,这里指人的言语;“中”同衷,衷,是“内心”的意思。成语“言不由衷”就由此而来。 <ref>[http://www.hydcd.com/cy/gushi/0666yb.htm 言不由衷的故事、言不由衷的典故],汉辞网</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 030 國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言不由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