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67.14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让·皮埃尔·索维奇 的原始碼
←
让·皮埃尔·索维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REDIRECT [[让-皮埃尔·索瓦日]]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让•皮埃尔•索维奇 | 外文名 = Jean-Pierre Sauvage | 图像 = [[File: 让•皮埃尔•索维奇.jpg|缩略图|center|[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5294358572&di=2d0f9faac6e4f4b676d64c8c9b8fbc59&imgtype=0&src=http%3A%2F%2Fimg.mp.itc.cn%2Fupload%2F20161010%2F0e3930b7dfda4d838370947b96f09c90.jpg 原图链接] [http://www.sohu.com/a/115736259_252506 来自搜狐网]]] | 图像说明 = 让•皮埃尔•索维奇|center | 出生日期 = 1944年 | 出生地点 = 法国巴黎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法国 | 别名 = | 职业 = 科学家 | 主要成就 =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br>发明了“全世界最小的机器” }} <p style="text-indent:2em;">'''<big>让•皮埃尔•索维奇</big>'''(Jean-Pierre Sauvage),男,1944年10月5日出生于法国巴黎,法国化学科学家,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2016年10月5日,因在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ref>[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38859_1 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美法荷三国科学家因“最小机器”获奖]</ref><ref name="Nobel_Chem_2016_En">[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chemistry/2016/summary/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16]</ref><ref name="Nobel_Chem_2016_Ch1">[https://case.ntu.edu.tw/blog/?p=25708 2016諾貝爾化學獎 如何將分子變成機器]</ref><ref name="Nobel_Chem_2016_Ch2">[http://technews.tw/2016/10/05/the-nobel-prize-in-chemistry-2016/ 2016 年諾貝爾化學獎 來自英、美、 荷的3 名學者以「設計與合成分子機械」研究獲獎]</ref><ref name="Nobel_Chem_2016_Ch3">[https://www.storm.mg/article/174124 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全世界最小的機器「分子機器」研究者獲殊榮]</ref><ref name="Nobel_Chem_2016_Ch4">[https://techfeed.today/2016/10/06/%E6%B7%B1%E5%BA%A6%E8%A7%A3%E8%AE%802016%E8%AB%BE%E8%B2%9D%E7%88%BE%E5%8C%96%E5%AD%B8%E7%8D%8E%EF%BC%9A%E5%88%86%E5%AD%90%E9%A6%AC%E9%81%94%E8%88%87%E7%B4%8D%E7%B1%B3%E7%81%AB%E7%AE%AD/ 深度解讀2016諾貝爾化學獎:分子馬達與納米火箭 ]</ref>。 == 获奖记录 == <p style="text-indent:2em;">瑞典皇家科学院于当地时间2016年10月5日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让•皮埃尔•索维奇(Jean-Pierre Sauvage),[[J·弗雷泽·斯托达特]](J. Fraser Stoddart)和[[伯纳德·L·费林加]](Bernard L. Feringa),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领域的贡献。这三位科学家将各享有三分之一份额的诺贝尔化学奖。 [[File: Jean-Pierre_Sauvage_fig_v1.jpg |缩略图|right|310px|[https://www.storm.mg/article/174124 圖1(分子電梯):圖片來自 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 ]] [[File: Jean-Pierre_Sauvage_fig_v2.jpg |缩略图|right|310px|[https://www.storm.mg/article/174124 圖2(分子馬達):圖片來自 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 ]] [[File: Jean-Pierre_Sauvage_fig_v3.jpg |缩略图|right|310px|[https://www.storm.mg/article/174124 圖3(奈米車):圖片來自 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 ]] == [[让-皮埃尔·索瓦日]] 的 [[分子機器]] == * [[瑞典皇家科學院]](Kungliga Vetenskapsakademien)指出,3位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科學家]]研發出全世界最小的機器,也就是其運動可以控制的分子,這些「[[分子機器]]」一旦被施加能量,就可以執行特定的工作,例如[[分子電梯]](如圖1)、[[分子肌肉]]、[[分子晶片]]、[[分子馬達]](如圖2)、[[奈米車]](如圖3)。 * 「[[分子機器]]」見證了科技的小型化(miniaturisation)如何引發一場革命,也為[[化學]]研究開啟新頁。 ==='''[[分子電梯]]、[[分子肌肉]]、[[分子馬達]]'''=== * 製造分子機器的第一步,由[[让-皮埃尔·索瓦日]]在1983年邁出,他將兩個[[環狀分子]]連結在一起,形成鏈狀的「[[交環烷]]」(catenane)。[[分子]]中的[[原子]]通常會以共享[[電子]]的方式形成強大的[[共價鍵]](covalent bonds),但是[[交環烷]]中的[[原子]]卻是以較自由的[[機械鍵]](mechanical bond)連結。一部機器要能夠運作,前提就是其各個零件能夠做相對運動;[[交環烷]]完全符合這個基本要求。 * [[分子機器]]的第二步要靠[[弗雷澤·斯托達特]],他在1991年研發出「[[輪烷]]」(rotaxane),結合一個[[環狀分子]]與一個「[[分子輪軸]]」,並且讓[[環狀分子]]繞著[[輪軸]]運轉。後來他以[[輪烷]]為基礎,進而研發出可上升0.7奈米的「[[分子電梯]]」(molecular lift)、可彎折黃金薄片的「[[分子肌肉]]」(molecular muscle)與[[分子]][[電腦]]晶片。 * [[伯纳德·费林加]]則是第一位設計出「[[分子馬達]]」(molecular motor)的[[科學家]]。1999年,他成功讓一具分子轉子葉片(molecular rotor blade)持續以同一方向旋轉。後來他更利用[[分子馬達]]轉動1個長28微米、體積是其1萬倍的玻璃汽缸,並且開發出一部「[[奈米車]]」(nanocar)。 == 獲得[[諾貝爾化學]]原因 == * 2016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让-皮埃尔·索瓦日]](Jean-Pierre Sauvage),[[弗雷澤·斯托達特]](Sir J. Fraser Stoddart),和 [[伯纳德·费林加]](Bernard L. Feringa),以表彰他們開發出了比頭髮還要細上千倍的[[分子機器]],這是關於他們如何將[[化學]][[分子]]連結在一起並設計出各種機器,包括[[微型電梯]],[[馬達]],以及[[微型肌肉]]的故事。 == 主要成就 == <p style="text-indent:2em;">让•皮埃尔•索维奇,[[J·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和[[伯纳德·L·费林加]]三位科学家在“合成分子机器”方面,发明了“全世界最小的机器”,将分子合成在一起,使其成为极微小的电机和传动装置,这些机器比一根头发丝的1000分之一还要细。因此,他们获得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 == 背景信息 == <p style="text-indent:2em;">诺贝尔化学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5项奖金之一。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总共颁发了107次。 该奖项于每年12月10日,即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颁发。诺贝尔化学奖是为了表彰前一年中在化学领域有最重要的发现或发明的人。 == 視頻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eyqzRC7ZvQ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412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科幻電影成真! 分子機器獲諾貝爾肯定'''}} == 参考资料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让·皮埃尔·索维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