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86.2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记忆中的农村文化生活(陈有棋) 的原始碼
←
记忆中的农村文化生活(陈有棋)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记忆中的农村文化生活'''<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3611178/pexels-photo-13611178.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记忆中的农村文化生活》'''是[[中国]]当代作家陈有棋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记忆中的农村文化生活=== 1 我出生于1960年,现在已62周岁了。小时候没有现在的手机网络,没有现在海量的有趣的电影电视。那时的男孩子们喜欢滚铁环、掺得罗(玩陀螺)、玩石滚珠、下狗卵子棋或成三棋,女孩子们喜欢跳房子、(用杏籽)背籽、跳绳、啬猛儿(捉迷藏)等,这些都是低级游戏,常常因太低级或太不雅受到大人们的训斥。尽管小时候的文化生活条件极差,但那时的精神生活还是充满着乐趣。 一、屋场故事会 我生在周家院子,在周家院子长大。那是一个由两个四井口连在一起的大屋场,是从我老祖宗传了三四辈人留下来的房产,住着我们一家和大爹二爹三爹们的几大家。读过私塾的三伯父一般喜欢看《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岳全传》《西游记》等古典小说。到了夏季,天气炎热,那时只有煤油灯照明,没有电扇更没空调,我们这个小家族二十几人近三十人搬着椅子或板凳都坐在外面稻场上集聚在一起乘凉,听三爹讲历史故事。有时三爹讲累了大爹或我幺爹换着讲,讲故事的人讲的津津乐道,大人小孩听的津津有味,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草船借箭、三打白骨精、大破金兀术等故事听了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有时下半夜要去睡觉休息还依依不舍。 二、皮影戏 上世纪70、80年代,虽有了电影,但定点、定时组织放映,乡村文化出现空档,皮 影戏应运而生。有时借母猪增了仔、耕牛生了小牛、做了土木新房乔迁新居、老人祝寿等遇有喜事请亲友欣赏皮影戏。皮影戏的道具是用硝制的牛皮雕成好几十种各种身份的人物形象和兵器、文案等,还有一块大幕布。主唱人边唱边舞动皮影,利用光和影的作用,使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在表演皮影戏的同时,一班锣鼓乐队根据故事情节随时伴奏。主唱人有时要向东家讨要礼品,常唱些恭喜发财的内容东家高兴常赏赐很多东西。这种程序称为“打闹台”。在深夜为了给观众提神,主唱人常常唱些浑段子内容,惹得观众笑得前仰后合。我们金竹棠垭一带唱皮影戏最有名的是插旗的余光耀,还有他的徒弟徐成树等。 三、样板戏与文艺节目 上世纪60、70年代,由于革命现代京剧和现代舞剧 《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 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白毛女》《杜鹃山》、《龙江颂》和《红色娘子军》等用电影的形式在农村普及,联合村的男女老少特别是年轻人特别喜欢《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浑身是胆雄赳赳》、《只盼着深山出太阳》、《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智斗》等经典唱段,人们不管是在田间干活还是走在路上,都要大声唱上几句。唱京剧成了那个年代年轻人最流行最快乐的业余活动。我虽五音不全但有时也情不自禁地哼上几句。 在上世纪60、70年代,原大旺坪大队和联合大队经常分别定期组织干部群众开大会。大会结束后就组织群众文艺表演。一般开会在两个大队的学校操场上举行,会议结束后群众就围成一个大圆圈,中间留出一大片空旷场地,文艺表演就开始了。三句半和湖北大鼓是每次必不可少的节目,还有一些歌舞,有时还有人唱一段京剧。每次邀请小学生们参加表演节目就成了压台戏。表演者不专业但也尽心尽力,观众们也喜欢这种热闹。 东风渠工程指挥部组建的有文艺宣传队。他们每次在周家院子表演节目必定先扎彩门搭建舞台。宣传队人员文艺素质相对较高,表演的比较专业。表演以前先化妆,表演的节目有小品,有时还有武术,唱歌跳舞是节目的主要形式。节目的内容以歌颂中国共产党和歌颂英雄人物为主。每次有文艺汇演时,除全体民工参加外,联合大队和大旺坪大队有不少村民参加观看。那时不是说观看文艺节目而是都说成看戏。 四、采莲船 联合村村民的祖先都是从江西移民到湖北宜昌的。祖先们来到宜昌分乡镇这一带后十分怀念在江西湖区的水上生活,开始时他们为了寄托对江西的思乡之情,在农闲时候用竹蔑和纸扎条假船在旱地上摆弄摆弄,后来演变成过年和元宵佳节期间的娱乐活动,联合村的村民称这个活动是“玩采莲船”。用红绸色为主的彩绸、竹子和竹蔑扎成采莲船,一位姑娘坐在船中间(实际是挑船人),一位艄公手拿船桨边唱边作出划船的各种动作,四位锣鼓乐师配合艄公唱词内容伴奏助兴,船上的坐船人随着艄公唱的节拍和动作作出适当荡船动作。每划到一家,艄公把东家一家人的姓名编入歌词,唱出恭喜发财吉祥万年的唱词,东家必定给很多礼品放到采莲船里。状元筹资修建洛阳桥是每家必唱的唱词。联合村远近闻名的采莲船艄公早期有黄国财,后有曹汝林和张少运。张少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莲船传承人。 五、露天电影、广播和电视 上世纪60、70年代,电影进入联合村人民的生活。那时没有电,电影放映队自带小型发电机,在各大队巡回放映。电影胶片需手工倒片,有时发电机出现故障,所以放映过程中经常会暂停很长[[时间]]。银幕(那时俗称“幕布”)常布置在两棵树之间或建筑物下。《地道战》、《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南征北战》、革命现代京剧等都是联合村人民喜闻乐见的[[电影]]节目。大旺寺周家院子驻有东风渠建设民工,为丰富东风渠建设者的文化生活,指挥部也经常组织民工看电影。所以联合村的村民看电影的机会更多。不管在生产队劳动或在[[学校]]学习有多累,联合村的年轻人和小孩常跑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去看电影。联合村的人跑到插旗、棠垭、尚家河、南仗垭、大中坝这些地方去看电影是常事。 为了活跃农村文化,上世纪60年代,联合村有了有线广播,简易[[广播]]进入家庭。从70年代开始,在联合村好几处定点安装广播大喇叭,每位村民在每个角落都能听到广播,金竹公社(后来的金竹总支、金竹办事处)由陈有华管理广播,一天播音两次,内容有时事新闻、上级通知和广播文艺节目等。 上世纪80年代,联合村及周边都通了电。有了电,新的文化生活就出现了,部分[[家庭]]里增添了电视机。哪家有电视机,哪家晚上就挤满了人,人们对电视格外新奇。与联合村最近的电视转播塔在连三坡大树垭,每晚要在室外转动天线调整方位才能收看电视。收到的最好效果也是屏幕上布满雪花。尽管那样,人们还每晚聚在一起看满是雪花的黑白电视节目,特别是有了春晚后,春晚成了人们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后来在90年代开始才出现彩色电视机和数字[[电视]],联合村的部分村民购买卫星接收天线,那时人们把这种很大很圆的天线[[形象]]地称作为“电视大锅盖”。数字电视不仅节目多而且[[声音]]和画质达到极高[[质量]],很快被联合村的村民[[接受]]。二十一[[世纪]]普及了[[网络]],数字电视更是[[方便]]快捷,联合村的村民们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形势]]和[[中国]]共产党及国家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 虽然我小时候生活条件艰苦,但应该说我有一个快乐的童年。<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63477962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陈有棋,男,现年62岁,本科学历,1968年至1974年在大旺寺小学、联合小学、金竹中学读书。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记忆中的农村文化生活(陈有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