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27.4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读四书大全说 的原始碼
←
读四书大全说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读四书大全说.jpeg|有框|右|<big></big>[https://www.kfzimg.com/sw/kfz-cos/kfzimg/10441588/258a64269abfd281_s.jpg 原图链接][https://search.kongfz.com/product_result/?key=%E8%AF%BB%E5%9B%9B%E4%B9%A6%E5%A4%A7%E5%85%A8%E8%AF%B4&status=0&_stpmt=eyJzZWFyY2hfdHlwZSI6ImFjdGl2ZSJ9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读四书大全说'''》,[[中国]]明末清初伦理思想著作。王夫之(见“周易外传”)著。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新化邓显鹤长沙刊《船山遗书》本。 ==内容简介== 运用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辩证法的观点,在批判程朱理学性二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性者生理也”、“习与性成”的命题,对道德的起源问题作了新的探索。指出“夫性即理也,理者理乎气而气之理也,是岂于气之外别有一理以游行于气中者乎?”“性者生理也”这一命题中的“生理”有两层涵义:1.指人的自然生理心理条件、机能和欲望。2.指人类生活的准则,即人类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和道德意识。正是在这层意义上,指出“仁义自是性”。书中首先通过性、情、欲、理的关系,论述了人的[[生理]]心理机能、欲求和道德意识、观念是“合两而互为体”的。其次,在肯定人性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前提下,进而又提出了“仁义为本”的思想。人的生理机能、欲求只是条件,而人的道德意识则是基础,就人的本性而言,后者离不开前者,前者又依赖后者。人之所以为人,主要的就在于人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有道德意识。“性者生理也”的命题还揭示了人性不是一个绝对的类概念,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否认人性不变的理论,指出人性的“日生日成”并不止是一个“气化流行”的自然过程,也是一个“习与性成”的过程。“习”是习行之习,也即人在环境中的学习和实践。“习与性成”,已认识到人性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乃是人的学、知、行的能动过程。本书以抽象的形式论述了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并力图从人的[[社会]]属性上寻找这种统一的基础,这一观点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无疑是进步的。 ==工具书的特点== 1、从编辑目的而言,它主要供查考、检索而非通读<ref>[https://www.docin.com/p-1616337914.html 论工具书的功用],豆丁网,2016-06-03</ref>。 2、从编排方法而言,[[工具书]]总是按某种特定体例编排,以体现其工具书性,易检性。 3、从内容而言,广泛吸收已有研究成果,所提供的[[知识]]、信息比较成熟可靠,叙述简明扼要,概括性强<ref>[https://www.doc88.com/p-54159545524840.html 工具书的特征],道客巴巴,2021-03-25</ref>。 ==视频== ===<center> 读四书大全说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高一政治——朴素唯物主义</center> <center>{{#iDisplay:smartbox_ab|560|390|qq}}</center> <center>古代朴素唯物主义</center> <center>{{#iDisplay:s0912krebsy|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读四书大全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