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45.12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谢自楚 的原始碼
←
谢自楚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谢自楚.jpeg|有框|右|<big>谢自楚</big>[http://pic.gerenjianli.com/mingren/2473/76922907.jpg 原图链接][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44/s1nedds4m5.html 来自 个人简历网 的图片]]] '''谢自楚''',1937年1月30日出生于[[湖南]]衡南,冰川学家、中国雪崩学初创者,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兼任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谢自楚的专业领域为:冰川学、极地地理。 ==第一个到北极考察的中国科学家== 谈到自己之所以选择极地冰川这个专业时,谢自楚教授告诉记者,是受了竺可桢的影响。 1957年秋,谢自楚从敖德萨大学转校到莫斯科大学地理系学习,他想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极地冰川专业,但又担心回国后无用武之地,正在犹豫时,适逢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教授来访。竺可桢勉励他:“中国应该有人学极地专业。[[中国]]是个大国,应该有研究全球极地的气魄。现在可以先学冰川,将来中国总会到两极去考察的。” 当他在志愿表上写下“极地冰川”四个字时,便注定了自己和荒凉、寒冷、冰雪相伴的人生。 1958年和1959年的夏天,谢自楚两次奉派赴北极实习。这使他有幸领略了北极的风光,并成为中国北极科考第一人。 1960年回国后,谢自楚分配到了兰州大学[[地理]]系任助教。1962年,他调到了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冰川冻土研究室工作。25岁的谢自楚担任了天山冰川考察队队长。1966年,谢自楚登上了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此后,他又两次登上珠峰,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三次登上珠峰的科学家。 ==主要贡献== 先后主持国家、中科院、省(自治区)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中国现代冰川的基本特征》、《中国冰川的分布特征及变化》、《冰川稳定性系数的初步研究》等重要的论文,对中国冰川特征、成冰作用和冰川物质平衡、冰物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创见性的理论原理,成为中国冰川学的奠基之作,为开创中国的冰川科研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出版学术专著12部。先后到20余个国家作访问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访问约30余次。 ==最新论著== 小冰期以来[[羌塘高原]]中西部冰川变化图谱分析,《冰川冻土》2009年 第1期 近期东西天山冰川变化的对比研究,《冰川冻土》2008年 第6期 周期性升温下冰川系统的变化预测研究——以长江流域冰川系统为例,《冰川冻土》2008年 第4期 冰川系统模理及其应用——以金沙江流域为例,《干旱区地理》2008年 第4期 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暖季气温、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响应分析,《石河子大学学报》2008年 第1期 变化世界中的地理学,《经济地理》2006年 第S1期 长江流域冰川系统面积结构特征,《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年 第3期 高原区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分布及其特点分析——以[[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为例, 《石河子大学学报》2006年 第6期 西昆仑山冰芯记录指示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对流层中上部近百年大气尘埃变化趋势,《冰川冻土》2006年 第6期 恒河-雅鲁藏布江流域雪线场的建立及其环境意义,《冰川冻土》2006年 第6期 塔里木河源区冰川系统变化趋势预测,《山地学报》2006年 第6期 中国冰川径流的评估及其未来50 a变化趋势预测,《冰川冻土》2006年 第4期 基于GIS的西藏南部雪线场的建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年 第3期 中国冰川系统变化趋势预测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 第5期 [[长江]]源区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冰川冻土》2005年 第4期 《Glaciological Study of Collins Ice Cap King George Island Antarctica》一书评介,《冰川冻土》2004年 第1期 杰出的俄罗斯冰川及地理学家科特梁可夫院士,《冰川冻土》2004年 第5期 冰川系统高度结构计算研究——以塔里木盆地水系冰川为例,《冰川冻土》2004年 第5期 塔里木河流域冰川系统平衡线的计算及其分布特征,《冰川冻土》2003年 第4期 雪崩危险度评价的类型、特征和方法,《自然灾害学报》2003年 第2期 迈入新世纪的中国冰冻圈科学——第六届全国冰川冻土学大会侧记,《冰川冻土》2003年 第1期 冰种系统变化的模型研究—以[[西藏]]南部外流水系为例,《冰川冻土》2002年 第1期 贡嘎山海螺沟冰川物质平衡,水交换特征及其对径流的影响,《冰川冻土》2001年 第1期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马兰山冰川的初步研究,《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0年 第1期 《世界冰雪资源地图集》评介,《冰川冻土》2000年 第3期 高亚洲地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特征研究,《冰川冻土》2000年 第2期 ==科学家品质== [[科学家]]的品质对于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ref>[https://www.sohu.com/a/354373541_120044327 世界最伟大的10位科学家排行榜 让我们共同瞻仰伟人 ],搜狐,2019-11-18</ref>所具备的[[素质]],首先必须是要有好奇心,对于[[自然]]的好奇,对于普遍事物的好奇。据我所知的优秀科学家,他们对于所有事物都非常好奇。他们想探知事物的[[规律]],他们具有看到事物最为本质一面的[[本领]]。作为科学家,他们能够将事物归纳为最基本的简单而重要的法则,并通过这些基本法则去了解许多其它事物。他们所了解的事物不单单是一个清单,或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是将对它们的认识归纳成为一种普遍的认识。这些素质都是应该具有的。另外,优秀的科学家必须要有[[恒心]]。他们在研究实验过程中不断努力,努力再努力,锲而不舍<ref>[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17-08/18/c_136536418.htm 成为科学家,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新华网,2017-08-18</ref>。此外,优秀的科学家一般都有很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判断。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素质。 ==视频== ===<center> 谢自楚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冰川学家用实地研究和延时摄影展现冰川流淌!格陵兰冰川如今在加速流向大海!</center> <center>{{#iDisplay:r32406zkn81|560|390|qq}}</center> <center>两分钟丨教你分辨“科学家”与“民科”</center> <center>{{#iDisplay:p093667jzcp|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科學家]]
返回「
谢自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