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183.7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豨签草 的原始碼
←
豨签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豨签草7.jpg|缩略图|[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3ac79f3df8dcd100774d3bc9728b4710b8122f01?x-bce-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d2F0ZXIvYmFpa2U4MA==,g_7,xp_5,yp_5/format,f_auto 原图链接]]] '''豨莶草'''是菊科草本植物。 == 主治 == 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 == 药性 == 辛、苦,寒。 == 归经 == 归肝、肾经。<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1%A8%E7%AD%BE%E8%8D%89/9455316?fr=aladdin 豨签草]</ref> == 功效 == 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降血压。 == 用法用量 == 治热痹、痈肿、湿疹宜生用。用量10-15克,煎汤或入丸剂。 == 注意事项 == 生用或大剂量易致呕吐,故内服不宜过量。 == 单方妙用 == 治疗乳腺炎: 鲜豨莶草120克(干品60克),鸡蛋2个。将鲜豨莶草水煎去渣,然后放入鸡蛋煮熟,饮汤食蛋。 治疗风寒泄泻: 豨莶草适量,将其研为末,用醋调成糊状制成如梧子大小的药丸,每次服30丸,用白汤送下。 治疗反胃呕吐: 豨莶草适量,将其焙干并研为末,加炼蜜制成如梧子大小的药丸,每次服50丸,用沸汤服下。 == 形态特征 == [[File:豨签草55.jpg|缩略图|[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4bed2e738bd4b31c5937939a85d6277f9e2ff88c?x-bce-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d2F0ZXIvYmFpa2U4MA==,g_7,xp_5,yp_5/format,f_auto 原图链接]]] 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切直立,上部分枝常成复二歧状,全部分枝被灰白色短柔毛。叶对生;基部叶花期枯萎;叶部叶三角状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0cm,宽1.8-6.5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下延成具翼的柄,边缘有不规则的浅裂或粗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具腺点,两面被毛,三出基脉,侧脉及网脉明显;上部叶渐小,卵状长圆形,边缘浅波状或全缘,近无柄。头状花序多数,集成顶生的圆锥花序;花梗长1.5-4cm,密生短柔毛;总苞阔钟状;总苞片2层,叶质,背面被紫褐色头状具柄的腺毛,外层苞片5-6枚,线状匙形或匙形,开展,长8-11mm,宽约1.2mm;内层苞片卵状长圆表或卵圆形,长约5mm,宽约1.5-2.2mm;外层托片长圆形,内弯,内层托片倒卵状长圆形;花黄色;雌花花冠的管部长约0.7mm;两性管状花上部钟状,上端有4-5卵圆形裂片。瘦果倒卵圆形,有4棱,先端有灰褐色状突起,长3-3.5mm,宽1-1.5mm。腺梗豨莶与豨莶的区别在于;花梗和分枝的上部被紫褐色头具柄的密腺毛和长柔毛;中部以上的地卵圆形或卵形,边缘有尖头齿;分枝非二歧状。总苞背面密被紫褐色头状盼柄腺毛;舌状花的花冠管部长1-1.2mm,舌片先端2-3齿裂,有时5齿裂。瘦果4棱,先端有灰褐色球状突起。毛梗豨莶与前2种的不同点在于;花梗和枝上部疏生平伏的短柔毛;叶片卵圆形,有时二角状卵形,边缘有规则的齿;茎上部分枝非二歧状。总苞片背面密被紫褐色头状有柄的腺毛;托生倒卵状长圆形,背面疏被头状具柄腺毛。 == 鉴别方法 == 茎圆柱形,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紫棕色,有纵沟及细纵纹,枝对生,节略膨大,密被白色短柔毛;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有明显的白色髓部。叶对生,多脱落或破碎;完整的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0 cm,宽1.8~6.5 cm,先端钝尖,基部宽楔形下延成翅柄,边缘有不规则浅裂或粗齿;两面被毛,下表面有腺点。有时在茎顶或叶腋可见黄色头状花序。气微,味微苦。 == 生长环境 == 生于山野、荒草地、灌丛、林缘、山坡、路边、荒地及林下,也常见于耕地中,海拔110-2700米。多野生,适应性强。喜温暖、湿润环境,在富含腐殖质的肥沃粘土和沙质壤土中生长好,产量高。土壤水分不定较多,否则易引起根部腐烂。低洼、积水地区不适栽培。 == 分布范围 == 广产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河南、甘肃、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 410 医药总论]] {{reflist}} [[Category: 414 中药学]]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豨签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