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5.188.21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贵州花灯剧 的原始碼
←
贵州花灯剧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贵州花灯剧</big> ''' |- | [[File:贵州花灯剧.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贵州花灯剧 内容;歌舞,小戏 省份;贵州省 起始年份;清朝 |} '''贵州花灯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清末民初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初,花灯叫采花灯,只有歌舞,后在歌舞中加入小戏,再以后受外来戏曲影响,发展为演出本戏。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铜仁]]等地,是贵州和云南的主要地方剧种,人们习惯地简称花灯。它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其中思南的土家花灯在2006年6月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简介== 贵州花灯剧在[[贵州]]省汉族地区和一些民族杂居地区流传的花灯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戏曲剧种。贵州民间花灯歌舞,历史久远,据清[[康熙]]至[[道光]]年间的地方志记载,福泉、[[遵义]]、开阳等地当时已有花灯歌舞流行,每于上元节,扎各式纸灯,由儿童作时新妆,踏歌和乐,谓之"闹元宵",或男妆唐二,女妆懒大嫂,手持巾、扇,双双起舞,称为"跳花灯"。1915年《[[瓮安县志·风俗篇]]》载"问以杂剧者",说明至迟此时就已有花灯剧了。贵州花灯剧在省内有不同的叫法:黔北、黔西一带叫"灯夹戏";独山一带叫"台灯";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戏"或"花灯戏"。 贵州花灯是贵州民间艺术中的瑰宝,也是贵州省群众基础最广泛的地方剧种。最初的花灯戏演出形式简单,以演民间小戏为主,题材多取农村生活和民间故事,有《[[拜年]]》、《姐妹观花》、《[[三访亲]]》、《刘三妹挑水》、《[[放牛拦妻]]》等剧目。<ref>[https://www.sohu.com/a/251531978_99958617 贵州大型花灯剧《云上红梅》今晚在贵阳感人上演! ] , 搜狐 2018-09-02 </ref> ==溯源== 贵州民间花灯歌舞,历史久远,大致起源于唐宋之间,风行于明代、清代,许家坝、文家店、大河坝、大坝场、塘头等花灯盛行。 最初是"二人转",其中《[[门斗转]]》、《鹰展翅》、《[[边鱼戏水]]》、《膝上栽花》和《[[苏秦负剑]]》等舞蹈动作很有代表性,连歌带舞,十分动人。 明末清初发展到了三人出场,或一男二女,叫"双凤朝阳"或"二男一女"叫"双狮戏球"。也有的地方二男两女叫"双花灯"。旦角又叫幺妹,男扮女装,扎假发辫,包头巾,着花裙,右手执绸边花折扇,左手执彩巾。丑角又叫干哥,反穿皮袄,扎腰带,瓜皮帽子头上戴,右手执大蒲扇。干哥围绕幺妹转,相互旋转唱跳,干哥舞蹈动作丰富多彩,幽默可笑。 据清康熙至道光年间的地方志记载,[[福泉]]、遵义、开阳等地当时已有花灯歌舞流行,每于上元节,扎各式纸灯,由儿童作时新妆,踏歌和乐,谓之"闹元宵",或男妆唐二,女妆懒大嫂,手持巾、扇,双双起舞,称为"跳花灯"。1915年《[[瓮安县志·风俗篇]]》载"问以杂剧者",说明至迟此时就已有花灯剧了。贵州花灯剧在省内有不同的叫法:黔北、黔西一带叫"灯夹戏";独山一带叫"台灯";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戏"或"花灯戏"。 贵州花灯剧《[[香罗帕]]》清道光年间,花灯由原来在室内演出变为院坝搭矮台演出,称之为矮台戏。 [[File:贵州花灯剧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清光绪18年,思南人罗芳林从云南还乡,在家乡罗家坝搭了一正规的舞台,把土家矮台戏搬上了高台演出。高台戏由此而得名。形成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高台戏,立即声震全县,甚至越过县界,民间不管红白喜事,过年过节,都争相邀请戏班出戏。 到清朝末年,因受外来戏剧文化的影响,已发展成为花灯戏--高台戏,这是花灯史上的一个大的飞跃。 ==艺术特色== ===唱腔=== 花灯剧的唱腔有两类,一类是略具雏型的板腔,艺人称"灯戏调子",一类是曲牌,艺人称"花调子"。在一出戏中,板腔与曲牌可以混合使用,形成一种综合体制。板腔的板式较单一,只用若干个上下句反复演唱,最后加上一个"收腔"(也叫"放板"或"放腔")结尾。经常使用的灯戏调子有:出台调、行程调、路调、数调、骂板、哭板、一字调、出马门、阴二黄、山坡羊哀子、四平调等。常用的花调子有:四小景、四季相思、月调、送夫调、巧梳妆、白牡丹、比古调、送茶调、观花调、五更调等。常用的伴奏乐曲有:游台、大开门、小开门、禄位高升、扫花台等。常用的锣鼓牌子有:三六九、扑灯蛾、半边月、金钱吊葫芦、牛擦痒等。花灯剧主要使用筒筒(胡琴类拉弦乐器)、月琴等弦乐器及锣鼓等打击乐器伴奏。 贵州花灯戏的曲调有的戏剧性较强,也有的源于抒情性的民歌小调,其中"绣荷包"最为闻名。贵州花灯戏在流行过程中逐渐打破了"灯、扇、帕"的歌舞程式,脚色行当也不再局限于"二小"、"三小",而有了净、末、老旦、彩旦等的划分。在表现情节刻画人物时,板腔与曲调综合使用,形成了丝弦灯调系、台灯灯调系和锣鼓灯调系,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 ===动作=== [[File:贵州花灯剧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表演身段大都取材于花灯舞蹈的动作,演出时手执折扇和手帕,灵活运用各种步法、手式,以及耍扇、耍帕的技法,形成清新活泼的艺术特色。其表演以"扭"为特点,演员常用折扇与手帕为道具表示情感。舞蹈的步法有二步半、四方步,快、慢三步,野鸡步、梭步、碎米步、矮桩步、妇田步、快上步等;扇子耍法有小花扇、大花扇、交扇、盖扇、差扇、扑蝶扇等;身段有犀牛望月、膝上栽花、黄龙缠腰、海底捞月、雪花盖顶、岩鹰展翅等。思南土家花灯戏融入本民族傩戏和摆手舞中的一些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婉转动人的优美唱腔、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灯戏兼容的独特民族风格折射出乌江流域的人文风采。 思南土家花灯内容丰富,程式庞杂,有传统的正灯,如"盘灯"、"开财"、"万事兴"、"说春"、"说十二花园妹妹"、"上香"、"打梁山"、"拜闹子"等20多种。内容多反映土家人喜庆吉祥、欢度新春、借古喻今、劝人洁身自好、勤劳致富、吟花咏草、寄物抒情托志等。 ==剧目== 传统剧目已记录有100多个,其中小戏多取材于农村生活故事和民间传说,如《[[拜年]]》、《姊妹观花》、《放牛拦妻》、《[[三访亲]]》、《巧英晒鞋》、《刘三妹挑水》等,大戏多由其他剧种移植而来。<ref>[http://gz.sina.com.cn/news/sh/2019-09-03/detail-iicezzrq3030486.shtml 2019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 花灯剧《红梅赞》明日首演] , 新浪网 2019-09-03 </ref> 早期的独山花灯以歌舞为主,剧目有《踩新台》和《灵官扫台》等,后来逐渐出现了戏剧剧目,如《[[槐荫记]]》、《红灯记》和《还魂记》等。独山布依族花灯道白唱词主要为汉语,同时也用布依语。 黔东土家族花灯系明代从江南一带传入。在原有花灯的基础上,土家族民间艺术家们融入了本民族傩戏和摆手舞中的一些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黔东土家族花灯主要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主要剧目有《[[征东]]》、《征西》、《[[红灯记]]》、《八仙图》和《关爷点兵》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对花灯艺术进行调查、整理和革新工作。1956年专业的贵州省花灯剧团成立。之后,安顺地区也建立了专业的花灯剧团,编演了民间故事戏《[[七妹与蛇郎]]》,现代戏《[[典型人家]]》、《春嫂》等。此外,还有《[[拜年]]》、《三访亲》、《茶山会》、《[[货郎担]]》、《邀妹上学》等。<ref>[https://xww.lixin.edu.cn/yw/wb/79428.htm 贵州花灯剧《月照枫林渡》在校上演] , 校园网 2019-05-13 </ref> ==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思南土家花灯得到长足发展。1956年,县人民政府组织花灯会演。 [[File:贵州花灯剧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1958年,在充实,扩大的基础上建成了花灯剧团。 1956年,全县花灯会演,要求妇女演旦角,土家老艺人田应喜到处动员,终于把许家坝两个15岁的女孩[[许朝珍]]、[[许义福]]请来了。[[田应喜]]还把自古以来丑、旦角以"夫妻"相称的唱法改为"哥妹"相称。这种"哥妹"相称的唱法,一直保持到现在。 1958年,出席全省文艺调演,[[田应喜]]等人创作的大型歌舞《[[社会主义好]]》博得省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扬。 1995年,花灯剧《[[喜相逢]]》和花灯歌舞《[[龙凤花烛]]》参加全省花灯调演,均获优秀节目演出奖和创作奖。 2006年6月,思南的土家花灯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n0515kn6wy0|480|270|qq}} <center>贵州花灯戏《梅花》,表演:邵志庆</center> {{#iDisplay:d0355vn9z3d|480|270|qq}} <center>贵州花灯小戏《拾玉镯》</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980 戏剧总论]]
返回「
贵州花灯剧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