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41.6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赤壁赋 的原始碼
←
赤壁赋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赤壁怀古123.jpg|350px|缩略图|右|<big>书画:《赤壁怀古》</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27/07ba66395db04deb8c31301b931aed3a.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43564767_304020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ref>[https://www.gushiwen.org/Author_1d96298374.aspx 苏轼简介],古诗文网</ref>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 ==原文及翻译== 《[[前赤壁赋]]》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 《前赤壁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情感,矢志不移的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ref>[http://3g.163.com/dy/article/DP0STC1H0521EERS.html 《前赤壁赋》的由来——苏轼与佛印的性格结缘!],网易,2018-08-12</ref>。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50"> File:文徵明《前赤壁赋》4.jpg|<big>文徵明《前赤壁赋》</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717/e82575f2f1d84c6f8a19874c54361af4.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327355473_652448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File:文徵明《前赤壁赋》3.jpg|<big>文徵明《前赤壁赋》</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717/e82575f2f1d84c6f8a19874c54361af4.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327355473_652448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File:文徵明《前赤壁赋》2.jpg|<big>文徵明《前赤壁赋》</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717/d6e73e7804e44673a399c1fcb67fc608.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327355473_652448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File:文徵明《前赤壁赋》1.jpg|<big>文徵明《前赤壁赋》</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717/6ab6582053e247c1863881f8a132bfa1.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327355473_652448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gallery>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50"> File:文徵明《前赤壁赋》8.jpg|<big>文徵明《前赤壁赋》</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717/e82575f2f1d84c6f8a19874c54361af4.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327355473_652448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File:文徵明《前赤壁赋》7.jpg|<big>文徵明《前赤壁赋》</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717/e82575f2f1d84c6f8a19874c54361af4.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327355473_652448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File:文徵明《前赤壁赋》6.jpg|<big>文徵明《前赤壁赋》</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717/d6e73e7804e44673a399c1fcb67fc608.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327355473_652448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File:文徵明《前赤壁赋》5.jpg|<big>文徵明《前赤壁赋》</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717/6ab6582053e247c1863881f8a132bfa1.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327355473_652448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gallery>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 ==创作背景==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ref>[http://www.ruiwen.com/news/39484.htm 贬谪黄州的苏东坡垦荒:劳动者最快乐],瑞文网,2016-2-5</ref>。元丰二年(1079),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弹劾并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623/23/16534268_666030620.shtml 乌台诗案与苏东坡:乌台诗案对苏轼有何影响],360个人图书馆,2017-06-23</ref>。“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ref>[http://wyw.5156edu.com/html/z7169m8883j2015.html 苏轼《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在线文言文翻译</ref>。 ==作品鉴赏== ===艺术特点=== “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作者抓住风和月展开描写与议论。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情、说理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意象连贯,结构严谨。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统一。 ==名家点评== 宋代晃补之《[[续离骚序]]》:《[[赤壁]]》前、后赋者,苏公之所作也。[[曹操]]气吞宇内,楼船浮江,以谓遂无吴矣。而周瑜少年,黄盖裨将,一炬以焚之。公滴黄冈,数游赤壁下,盖忘意于世矣。观江涛汹涌,慨然怀古,犹壮瑜事而赋之。 宋代[[俞文豹]]《[[吹剑四录]]》:碑记文字铺叙易,形容难,扰之传神,面目易摹写,容止气象难描摹。……《赤壁赋》:“清风徐来,……水落石出。”此类如伸殊所谓费尽丹青,只这些儿画不成。 宋代唐庚《[[唐子西文录]]》:余作《[[南征赋]]》,或者称之,然仅与曹大家辈争衡耳。惟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 宋代张表臣<ref>[https://www.gushimi.org/shiren/3561.html 张表臣的诗词全集],古诗文网</ref>《珊瑚钩诗话》:《赤壁赋》卓绝近于雄风。 宋代[[苏籀]]《[[栾城遗言]]》:子瞻诸文皆有竒气。至《赤壁赋》,髣髴[[屈原]]宋玉之作,汉唐诸公皆莫及也。 宋代方夔<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3538de4b2dde.aspx 方夔],古诗文网</ref>《[[读赤壁赋]]》:万舸浮江互荡磨,一番蛟鳄战盘涡。中天日月悲分影,对局英雄付逝波。形胜空传二赤壁,文章谁肯百东坡。荆州风景今何似,秋夜时闻窈窕歌。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太史公《[[伯夷传]]》,苏东坡《赤壁赋》,文章绝唱也。其机轴略同《[[伯夷传]]》,以求仁得仁又何怨之语设问,谓夫子称其不怨,而《[[采薇]]》之诗,犹若未免怨何也?盖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而遍观古今操行不轨者多富乐。公正发愤者,毎遇祸,是以不免于怨也。虽然富贵何足求,节操为可尚,其重在此,其轻在彼,况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伯夷颜子得夫子而名益彰,则所得亦已多矣。又何怨之有?《赤壁赋》因客吹箫而有怨慕之声,以此漫问,谓举酒相属,凌万顷之茫,可谓至乐,而箫声乃若哀怨何也?盖此乃周郎破曹公之地,以曹公之雄豪亦终归于安在,况吾与子寄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须臾,宜其托遗响而悲也。虽然自其变者而观之,虽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又何必羡长江而哀吾生哉!矧江风山月用之无尽,此天下之至乐。于是洗盏更酌,而向之感慨,风休冰释矣。东坡步骤太史公者也。 宋代[[谢枋]]得《[[文章规范]]》:此赋学《[[庄]]》、《[[骚]]》文法,无一句与《[[庄]]》、《骚》相似。非超然之才、绝伦之识不能为也。潇洒神奇,出尘绝俗,如乘云御风而立乎九霄之上,俯视六合,何物茫茫?非惟不挂之齿牙,亦不足入其灵台丹府也。 宋代周密《[[浩然斋雅谈]]》:《赤壁赋》谓:“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此葢用《[[庄子]]》句法:“自其异者而眂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而眂之,万物皆一也。”又用《[[楞严经]]》意,佛告波斯匿王言:“汝今自伤髪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汝面虽皱, 而此见精性未甞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生灭,不变者元无生灭。”东坡《赤壁赋》,多用《[[史记]]》语,如杯盘狼籍,归而谋诸妇,皆《[[滑稽传]]》;正襟危坐,《[[曰者传]]》;举网得鱼,《[[龟策传]]》;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则如《[[神女赋]]》。所谓以文为戏者。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年~1063年)[[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视频== ===<center> 赤壁赋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国学经典之千古名篇《赤壁赋》苏轼 </center> <center>{{#iDisplay:n0750jldqag|560|390|qq}}</center> <center> 《赤壁赋》朗诵 </center> <center>{{#iDisplay:l05470zqkj4|560|390|qq}}</center> <center> 伤感催泪一曲《赤壁赋》,动感十足,怎么都听不够 </center> <center>{{#iDisplay:f077142o6ga|560|390|qq}}</center> <center>《赤壁赋》朗诵视频 </center> <center>{{#iDisplay:w0308xn7n8x|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返回「
赤壁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