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3.100.10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走进赵州桥的传说 周乐凯 的原始碼
←
走进赵州桥的传说 周乐凯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重定向 [[走进赵州桥的传说(周乐凯)]]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走进赵州桥的传说 '''<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3235224/pexels-photo-13235224.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走进赵州桥的传说 》'''是[[中国]]当代作家周乐凯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走进赵州桥的传说 === 儿时我经常听到这样一首[[歌谣]]: “赵州石桥什么人修? 玉石栏杆什么人留? 什么人骑驴桥上过? 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么,依而呦。 赵州石桥鲁班爷修, 玉石的栏杆圣人留。 张果老骑驴桥上过, 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欧,呀而呦。” 这首在中国河北民间口耳相传、家喻户晓的儿歌《小放牛》,唱的是咱河北省赵县洨河之上闻名遐迩的 “赵州桥”。 连环画描述得更为[[精彩]],是我[[童年]]时代最爱的图书之一。 传说古代神奇工匠鲁班周游天下来到赵州,一条白茫茫的洨河拦住了去路。河边上推车的、担担的,卖葱的、卖蒜的,骑马赶考的,闹闹嚷嚷、焦急地等待过河进城。而河中只有两只小船摆来摆去,半天过不了几个人。人们焦急的神情引起了鲁班的同情心,问道:“你们为什么不在河上修座桥呢?”,大家说:“这河面宽,水深、浪急,谁敢修呀,恐怕打着灯笼也找不到这样的能工巧匠!”。民众的话深深触动着鲁班,他决定凭自己高超的技术为大家办件好事,自己动手在河上建一座坚固美观的石拱桥。鲁班的[[善良]]和雄心壮志感动了上帝,他派来了“天工”“神役”来支援。 在一天傍晚,有个神童从河的西边赶来一群羊来到鲁班工地,瞬间羊群都变成石料:供圈石、桥面石、栏板石、望柱石、等等......样样俱全,随即神童消失。在“神役”“天工”帮助下,不到一夜时间顺利完成了一座铸造奇特的石拱桥。 鲁班一夜造桥奇迹传到了“蓬莱仙境”,仙人张果老相约柴王爷一起看个究竟,试验一下石桥是否坚固。于是二人开始施法术……张果老聚来了太阳、月亮放在褡裢里,柴王爷将“五岳名山”装在车上,二人微笑着推车骑驴自南向北上桥而来。 恰巧遇见鲁班立在桥头上,二人问道:这桥是否经得起我们过去?鲁班见张果老肩披褡裢倒骑毛驴,柴王爷只是推一辆独轮小推车,立即回答:“当然没问题!”,当他们刚刚走上桥面,大桥剧烈晃动摇摇欲坠,鲁班急忙跳到桥下,举起双手去托桥身;顿时觉得雷霆万钧之势的无穷重力压将下来! 桥面上仙人张果老身披褡裢倒骑神驴潇洒自如,柴王爷手推独轮车闲庭信步,二人伴随着碾压桥体的轰鸣声随风呼啸而过……忽听空中宏亮的声音喊道:鲁班好样的!石桥坚固无比!真可谓“日月名山齐压过”“桥身负重更坚牢”。 鲁班探出身来,但见祥云中张果老正从褡裢里把日月取出用法术恢复原位;柴王爷已做法使三山五岳回归原地。重压之下桥面上留下了清晰的“驴蹄印”、“车道沟”,成为万古永存的[[历史]]遗迹。 赵州桥的神奇传说在民间影响甚大,流传千年盛赞不衰。给“赵州桥披上了浓浓的神秘色彩,从此“赵州桥”成为中国华北四宝之一。 其实赵州桥并非鲁班所造,赵州桥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即公元605年,由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了。 当我们来到赵州桥时,看到古桥依然以雄伟的身姿,横跨在白茫茫的河面上;默默地诉说着古往今来的变化沧桑。 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桥梁,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石拱桥。桥长64.4米宽9.5米,中间行车马,两旁走行人。整个桥身全部用石头砌成,桥下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桥身两侧各有两个小桥洞,不但起到泄洪作用,使桥不易被水冲垮还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当洨河涨水时,一部分水可以从小洞通过,使水流畅通,减少洪水对桥体的冲击力,赵州桥的券是小于半圆的一段弧,这种拱桥,桥身跨度大而弧形平,很像天上的彩虹。 它虽然建在古代,则采用的是现代桥梁学上的所谓“坦拱”, 既减低了桥的高度便于车马通过,也兼顾了航运。同时科学运用了纵向并列砌筑的施工方法,使每道拱券自成一体,如果其中一道拱券损坏不会影响全桥。 1966年邢台发生7.6级地震,[[距离]]赵州桥仅40公里,而赵州桥安然无恙。惊叹之余我深深钦佩古人的智慧与科技的高超!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如何,它能够安然存在1400多年就能说明一切。”。据记载,该桥经历了特大洪水11次(其中有洪水漫过桥面的情况),地震14次,然而坚实的桥体至今固若金汤,在现存的著名古桥中独领风骚。 赵州桥桥面两侧石栏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支撑相抵各自回首遥望;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站在桥上[[感觉]]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古桥历经千年历史、人文的积淀,逐步形成了赵州桥[[文化]]。赵州桥的造桥结构对现在桥梁的[[设计]]观念与创新仍然有很深的启示作用。<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乐凯,喜欢文学写作,2014年曾写《桥的记忆》收录在全国优秀散文集中。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走进赵州桥的传说 周乐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