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93.20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越南共和國空軍 的原始碼
←
越南共和國空軍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越南共和國空軍'''<br><img src="https://imgur.com/IP9wPOu.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www.airwayeshop.com/website_module_detail.php?website_module_classify_sn=129&website_module_sn=261 圖片來自airwayeshop.com]</small> |} '''越南共和國空軍'''('''空力越南共和'''、'''Không lực Việt Nam Cộng hòa''';縮寫'''KLVNCH'''),一般稱'''南越空軍''',是[[越南共和國軍]]的[[空軍]]部門。[[英語]]中常簡稱「'''VNAF'''」。 越南共和國空軍最初是由[[越南國]]時期、一批經挑選而跟[[法國空軍]]一起執行過空中勤務的越南[[飛行員]]組成。隨著[[越南戰爭]]激化和[[美國空軍]]支援而擴張,到了1974年的鼎盛時期,一度在下轄人員、飛機數量上成為世界規模第六大的空軍,但在此之前大多未於越南上方的空戰之中扮演主力角色。當1975年隨著[[西貢陷落]]<ref>[http://cnwmw.blogspot.com/2017/08/blog-post_7.html 西貢陷落],blogspot.com</ref> 而解體後,許多空軍官兵[[越裔美國人|輾轉移民]]到[[美國]]。 ==歷史== 1949年3月,領導越南國的[[保大帝]]正式要求[[法國]]協助他建立一支越南的航空部隊,曾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與[[法國空軍]]駕駛過[[B-26轟炸機]]的[[阮文馨]]中校也持續向法方施壓。1952年3月,在[[芽莊市|芽莊]]成立了航空訓練學校,翌年已有兩支與陸軍聯合執行任務的飛行中隊開始採用[[Fi-156|MS 500偵察機]]。1954年,[[法軍]]將一批輕型的武裝[[MD 135紅鶴運輸機]]交付[[越南國軍]]航空隊作為庫存機,而越南飛行員也開始赴法接受進階訓練。儘管法軍於1954年5月的[[奠邊府戰役]]中落敗,但在1955年1月31日南越成立共和國空軍後,法籍教官仍然在新空軍中指導飛行和機械項目,直至1956年晚期為止。之後又移交了69架[[F8F熊貓戰鬥機]]給南越空軍,這批戰機在1950年代晚期,都是南越空軍的主力攻擊機種。 ===作戰情形=== 在[[越南戰爭]]的初期和中期,有別於由[[越南人民軍空軍]](北越空軍)投入大部分空戰行動的北越陣營,南越一方的空中主力則多為[[美軍]]海空兩軍的飛行部隊。越南共和國空軍與深入北越轟炸、經歷激戰的美軍飛行隊相比,執行的任務相對基礎、且多屬於配合性質。除了作戰之外,南越自共和國空軍創設初期,也在其他諸多方面籠罩於美國空軍的影子下,並受到深切影響。美方從1956年5月之後便對南越協助空軍訓練及派遣顧問,之後又於1963年6月17日在南越首都[[胡志明市|西貢]]東北方的[[邊和空軍基地]]組成[[第19戰術空中支援中隊]]執行這些訓練任務,提供給南越空軍[[H-19直升機]]、以及之後的[[H-34直升機]]。 在始初,南越空軍配備較簡單的[[T-28啄木鳥教練機]],該款螺旋槳發動機只能裝載少量炸彈。首批噴射機則是1965年運抵的[[B-57轟炸機]],同年10月南越空軍又收到第一批近代化的[[UH-1直升機]]。之後美方又提供威力更強的輕型[[A-1攻擊機]]、[[A-37蜻蜓式攻擊機]],以及美國[[諾斯洛普公司]]售與外國空軍的[[F-5自由鬥士戰鬥機]]。到1972年晚期時,南越空軍共有18個中隊、500架新型直升機,以及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一支直升機隊。南越總統[[阮文紹]]曾於1972年要求取得在美軍航空部隊內廣為使用,且速度快、炸彈裝載量大的[[F-4幽靈II戰鬥機]],但未果。 越南共和國空軍在越戰大部分期間裡,主要在二線進行配合性任務,而且也因為人民空軍的飛機很少從北越飛過美軍防衛區,使南越戰機甚少有機會與北越[[米格機]]「交手」。因此在1973年、[[駐越美軍]]隨著美國總統[[理查·尼克森]]的「[[越南化]]政策」和《[[巴黎和平協約]]》的簽訂而撤出越南後,自力接掌局勢的南越空軍,儘管接收了大量美機和裝備而規模膨脹,卻也由於缺乏美國空軍的戰鬥支援,而逐漸陷入不利狀態。1973年起持續加劇的[[第一次石油危機]]造成燃料短缺及儲備燃料的減少,進而使更多軍機難以投入作戰,戰機飛行時數也在空軍司令部要求下大幅減少。當北越[[越南人民軍]]於邊境集結、準備南下,並開始在[[溪生]]週邊設置大量[[面對空飛彈|防空飛彈]]和[[高射砲]]時,南越方面又因為空軍機隊缺乏足夠的機載雷達干擾系統,而疲於防範前線的地面攻擊,也蒙受人員和裝備的損失。此外,原先與美國空軍同由戰術空中管制中心統合指揮的南越空軍各部隊,遭到分拆並由從北至南四大軍區的司令部各自管轄。歸屬陸軍指揮體制下的空軍,自主性和整體作戰的能力再一次削弱。 ===戰爭末期=== [[1975年春季攻勢]]時,南越政府軍大規模潰退,[[隆慶市|隆慶]]的南越地面部隊則在北越攻勢下激戰至死。南越空軍此時投入空中支援以協助陸軍抗戰。CH-47直升機載運193頓重的砲兵彈藥在兩天內不斷地運往當地,[[A-1攻擊機]]也跟著出動、並派遣[[C-130運輸機]]朝人民軍的據點投下大量的1萬5千磅[[BLU-82型炸彈]]。在南北越最後一場的大規模戰鬥——[[春祿戰役]]中,南越空軍冒著人民軍強大的猛烈防空火力,重創進攻春祿的北越正規步兵,但最後仍無法避免春祿在21日的失守。春祿的易手象徵著首都西貢在東邊的門戶大開,而南越空軍司令部也將手下所有飛機移至西貢的[[新山一空軍基地]]和處於國土最南軍區、[[湄公河三角洲]]裡的[[平水空軍基地]]。 4月28日傍晚18時6分,幾位於3月底[[順化-峴港戰役|峴港淪陷]]時已向北越投降的前南越空軍飛官架駛3架[[A-37攻擊機]],飛至[[新山一空軍基地]]上空並投下6顆各重250lb的[[Mk 80系列炸彈#MK 81|MK 81炸彈]],並炸毀了數架軍機,南越空軍的[[F-5自由鬥士戰鬥機|F-5]]立即升空追捕,但攔截不成。到了隔日4月29日的凌晨,南越空軍已開始雜亂而毫無計劃地將飛機撤出新山一機場,A-37攻擊機、F-5戰鬥機、C-7運輸機、[[C-119運輸機|C-119]]和[[C-130運輸機]]飛往[[泰國]],UH-1直升機則朝東方或南方飛往[[南中國海]]上空、尋找[[美國海軍]][[第76特遣艦隊]]的待命艦艇。上午8時,空軍司令[[陳文明 (空軍)]]中將與其下30位幕僚進入新山一空軍基地的[[美國駐南越國防武官辦事處]]搭機疏散,自此南越空軍的指揮機制已告喪滅。 然而仍有少數南越軍機在抵抗勢如破竹、朝西貢中央進發的北越人民軍。一架821中隊的[[AC-119K空中砲艇機]]於28日至29日的夜間持續投擲照明彈,並朝北越軍開火。29日黎明破曉時,兩架A-1攻擊機開始在新山一基地上空處沿機場邊界巡邏,直到其中一架由少校飛官張逢駕駛的飛機遭到疑似[[9K32便携式防空导弹|9K32(SA-7)防空飛彈]]的北越火力擊落為止。上午7時,自昨夜便持續攻擊北越軍、由中尉張文盛駕駛的AC-119K空中砲艇機也在新山一機場東側被9K32(SA-7)防空飛彈擊中,變成火球墜落地面。機艙後方擔任機槍手的[[山姓]]中士在逃出時因為[[降落傘]]纏住機尾而跟著殉職。 儘管遭遇零星的砲火攻擊,首都圈西南方的平水空軍基地在4月29日依然全日備戰、出動軍機。4月30日早上,數量不明的A-37攻擊機從該機場升空,迎擊進入西貢市的北越人民軍,這便是南越空軍在越戰中最後一次的空中作戰。隨著[[西貢陷落]]、總統[[楊文明]]宣布南越陸海空三軍投降後,末批出逃的南越飛官們將飛機開往[[泰國]]的[[烏打拋皇家海軍飛行場]]。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越南共和國空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