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22.9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路易·菲利普·约瑟夫 的原始碼
←
路易·菲利普·约瑟夫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路易·菲利普·约瑟夫</big> ''' |- | <center><img src=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614/bf54cae4db164b99a0348c213c32220d_th.jpg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82955522_395819 来自 搜狐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本名 路易·菲利普·约瑟夫 国 籍 [[法兰西王国]]→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民 族 法兰西人 出生日期 1747年4月13日 逝世日期 1793年11月6日 职 务 蒙旁西埃公爵→ 查理公爵→[[奥尔良公爵]] 出生地 [[圣克劳德城堡]] (Château de Saint-Cloud) 信 仰 [[天主教]],启蒙思想 主要成就 支持[[法国大革命]] 在[[罗伯斯庇尔]]当政期间被斩首 |} '''路易·菲利普·约瑟夫''':(法语:Louis Philippe II;1747年4月13日-1793年11月6日),全名'''奥尔良的路易·菲利普·约瑟夫'''(法语:Louis Philippe Joseph d'Orléans),通称菲利普(Philippe);是统治法国的[[波旁王朝]]之庶系分支[[奥尔良家族]]成员。他因热心支持[[法国大革命]]而被称为'''平等的菲利普'''(法语:Philippe Égalité),但最后仍在[[雅各宾专政]]时期被送上断头台。他的长子[[路易·菲利普]]在1830年[[七月革命]]后成为法国国王。 <ref>[https://www.sohu.com/a/82955522_395819 路易·菲利普·约瑟夫], 豆瓣电影, 2020-01-18</ref> == 人物生平== 路易斯·菲利普·约瑟夫是奥尔良公爵路易斯·菲利普与公爵夫人波旁-孔代家族的[[路易丝·亨利特·德-波旁]]之子,法国王室近支奥尔良家族成员。菲利普于1747年4月13日出生在位于巴黎以西五公里的圣克劳德城堡(Château de Saint-Cloud)。他的姐姐生于1745年,早夭。他的妹妹,[[巴希德·德-奥尔良]],生于1750年,后嫁与孔代亲王[[路易·亨利]]。 ==纨绔子弟== 菲利普出生时即被封为蒙旁西埃公爵。1752年祖父去世后,菲利普继承了查理公爵的头衔。1785年父亲去世后,菲利普继承奥尔良公爵的头衔。 1769年6月6日,路易·菲利普·约瑟夫与路易丝·玛丽·阿德莱德·德-波旁在凡尔赛宫的教堂结婚。她是他表兄彭迪耶夫公爵,海军上将路易·让·马里·德-波旁的女儿,也是全国最富有的人之一。这是一场政治联姻,在她父亲死后,作为彭迪耶夫公爵唯一的后代,他的妻子会成为法国最富有的女人,这样能够发挥更大的政治作用,甚至可以觊觎王位。 ==大革命旗手== 菲利普是[[让-雅克·卢梭]]的忠实信徒,坚定地信仰[[启蒙思想]],主张在法国建立民主的、政教分离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同时还认为应当废除封建采邑制和奴隶制。后加入雅各宾派。 作为奥尔良的新公爵,菲利普继承的众多遗产之一是主教宫殿(Palais-Royal),在宫殿的长廊边他建造了商店和咖啡馆,人们可以相互交流,很快它就成为了巴黎社会生活的中心。由于巴黎警方无权进入奥尔良家族的私有财产,它成为了非法活动的中心,如赃物贸易、可疑交易和革命思想的传播。事实上,这是雅各宾派见面和讨论他们的计划和想法的一个共同的地方。许多国民议会议员声称,主教宫殿是“革命的发源地”。 菲利普的目标是创造一个人们可以见面的地方,他认为这是民主的一个关键部分,也是“公民生活的物质需求”。1789年,当法国一位广受爱戴的财政大臣被免职后,感到愤懑不平的人们,都相聚在其中一家咖啡厅内,议论纷纷。就连革命家、新闻人米卡米尔·德穆兰甚至还站到桌子上,义愤填膺地发表言论,呼吁大家揭竿而起。 1789年5月,三级会议召开。菲利普是第二等级的贵族 ,也是持自由主义启蒙思想观点的贵族的领袖。虽然他是第二等级的一员,但他同情第三等级,因为他们占了大部分三级会议代表,但却是话语权最弱的。当第三等级的代表决定脱离三级会议并组成国民议会时,菲利普是第一个加入他们的贵族,并带领他的团体中的47位脱离他们的阶级,加入了国民大会。在7月14日,与巴黎人民一道攻占巴士底狱,奥尔良公爵菲利普遂成为法国的英雄。10月5日在凡尔赛宫发起的妇女游行中,人们高喊:“我们的父亲万岁!我们的国王德-奥尔良万岁!” 然而,另一位法国的革命旗手、德-奥尔良的革命同志,拉法耶特侯爵吉尔伯特 ∙ 德-莫蒂勒,却将他视为对革命的威胁。他怂恿他去英伦诸岛,承诺他有可能成为布拉班特的国家元首。他的目标只是让菲利普离开这个国家。 起初,很难说服德奥尔良离开法国,但在拉法耶特的强力压力和诱惑之后,他最终离开了。在流亡期间,他写了几本回忆录,提到他强烈渴望回到法国。当他回来的时候,他再也没有恢复到他离开前几年享有的权力和影响力。那些不支持他的人,以及海外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胆小鬼。他逃到英国,称这是一段“流放”的时期。然而,直到1791年9月30日,他才得以保住自己在国会的地位。 由于自由主义思想,菲利普·德-奥尔良与他的皇室家族分离,而他总是对自己的名字感到不自在。他认为他的名字与他的民主和启蒙思想不相符合,因此他要求巴黎人民允许他更名。在1792年9月大屠杀后不久,他将他的姓氏改为“平等”,故称为“平等的菲利普”作为法国大革命的座右铭之一,他认为这个名字更好地代表了法国人民的象征,以及他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平等主义者还将他的新姓氏归因于法国人民,尤其是对穷人的慷慨大方。他以分发食物和钱给穷人,以及在1788年至1789年严冬期间为无家可归者提供庇护而闻名。 尽管是路易十六的亲戚,菲利普·德奥尔良与其关系始终很差。 在继承了奥尔良公爵的头衔后,如果主要的波旁家族绝嗣,他将会是王位第一顺位继承人。由于这个原因,许多人声称菲利普的目标是要继承他表弟的宝座。菲利普和国王的妻子玛丽·安托瓦内特也互相憎恨。玛丽·安托瓦内特恨他,因为她认为这是一种背叛、虚伪和自私的行为;反过来,他也因为她的轻率和挥霍的生活方式而蔑视她。国王不愿让菲利普在军队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菲利普对国王不满的另一个原因。最令人震惊的事件发生在菲利普投票支持国王路易十六的死刑。国王对这个消息感到特别震惊,他说:“看到我的亲人德-奥尔良先生投票赞成将我处决,我感到非常痛苦。” ==牵连处死== 1793年4月5日他的儿子沙特尔公爵和法军司令官夏尔·弗朗索瓦·迪穆里埃一起叛逃奥地利,他被指控与迪穆里埃同谋,同年4月6日被逮捕,11月6日被送上断头台。他的儿子沙特尔公爵路易·菲利浦后来成为法国国王。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740 欧洲史地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路易·菲利普·约瑟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