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126.6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路漫漫其修远(关山长月) 的原始碼
←
路漫漫其修远(关山长月)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 路漫漫其修远'''<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1940940/pexels-photo-11940940.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 路漫漫其修远'''是[[中国]]当代作家关山长月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 路漫漫其修远=== 转眼间,与路相伴已经二十年。从最初的连边坡也不知道为何物,到将这么多时光与路联系起来,我便想起屈子的那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的原意是叹息路还很长,而我则见证着公路人的生活,明白这里面至少还有另外的两层意思:一方面,所有的路都是人们一寸一寸修出来的;另一方面,摆在面前的路真的还很漫长,需要人们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地修下去。这路不仅仅是人们用来走的路,还有用来实现梦的路,比如再次在华夏大地上拓展延伸向远方的丝绸之路,以及由此带来的亚洲投资银行,让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投在路上,投在这条人们走了千百年的路上。这样的目光,我比他们早投注了二十年。 小时候,每次从乡间土路走上柏油路的时候,感觉那路面比镜子还要亮,比磨石还要平,自己带着泥土的脚都不忍心踩上去。而走过公路的时候,总是能碰见几个手执铁锹辛勤劳作的人,他们有男有女,一边劳作一边说笑,那笑声和笑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大学毕业,走进与公路紧紧相连的单位;为了尽快熟悉情况,领导让我去一线锻炼,我便成为一名正而八经的公路人。每天黎明起来便跟着班长上路干活,中午不休息,晚上踏着夕阳的余辉回去。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恰好与农村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相契合。班长像农家大哥一样的憨厚和朴实,他的脾气特别好,给予我无尽的关心和照顾。那次不小心我把班里唯一的一辆架子车推到沟里摔坏了,他一点也没有责怪,甚至连说以后小心点这样的话也没有,只是默默收起来重新修好了。单位紧邻着村庄,他与村里的几位老农是铁哥们,下雨天或星期天就凑在一起划拳喝酒,他们把这样的日子叫做“过天阴”,那酒喝得爽快啊,直喝得天昏地暗,到那时他们便什么话都可以说,什么出格的事都可以做,但人心不隔肚皮,之间没有任何隔阂,场面显得无比热闹、亲切。从这样的场景里我便明白,原来幸福就在醉与非醉之间,忘却与记忆之间,就在沟通像河一样顺畅的时候。 每次上路作业的时候,我总是盯着延伸向无尽远方的路,想这条路都经过了些什么地方,还要经过哪里,最终会到达哪里。老班长告诉我这路的起点在遥远的上海,向西一直到遥远的新疆口岸,这两头的地方我都没有去过,脑海里也没有任何印象,根本想不出来路的起点和尽头是什么样儿的,哪里又会有什么样的风景。但从大道两旁那些很高很粗的柳树身上,联系自己粗浅的历史知识,我很快知道这树叫“左公柳”。“上相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就是这样的路用这样的柳,构筑起一条大通道,把我的思绪引到那遥远而又悠久的地方。在这样的路上劳作,为路添土补坑筑基,心里面充满着无尽的神圣感。每次下班时回头望去,柏油路就像一条黑色的飘带,缠绕在山巅,那平整的路面、如切的护坡、干净的边沟,简直像工艺品一样横亘在眼帘里,我感觉那路可真美啊。劳动最美丽,是因为劳动的成果最美丽,那时大家都感觉自己的那条路最美,尤其是在上级检查中受到表扬的时候,心里感觉那条路便更美了。单位的宣传栏里写着“人在路上、路在心上”的字样,外面悬挂的标语写着“以路为业、以班为家”的话句。尽管已经过了标语大字报满天飞的时代,但由于大家住在山顶的道班里,过着这样的生活,自然感觉这话语很真切,真切地反映着大家的心思和生活,也就感觉这标语没有夸张的意思,便放任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流淌着。 这种锻炼给我的职业生涯上了深刻的第一课,也成为人生历程里最[[重要]]的一课。那次锻炼回来,很快完成一篇反映老班长生活的通讯,登在市级单位的内部刊物上,让大家着实开心了一回。也很快能完成一篇反映基层职工生活的材料,因为真实体验到他们的日子,那虽然贫乏单调却也[[富足]]的生活,实实在在地走进了我的头海里,于是写得很舒畅又自然,大家听过之后都说好。之后的二十年里,这个路字便时常出现在我笔下,有时是出现在材料里,有时是出现在报纸上,有时是出现在散文里。我知道,这些路不仅仅脚下踏踏实实的路,更是人生之路,便一直为能与这样的路有亲密接触而庆幸。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乡们从心底里喊出了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这样的话被政府认可了,写进了报告里;加上经济危机后为避免重复投资,那届政府把修路进程提了再提。那么多的高速公路——原来听也没听过的天路,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里,从数日奔波到朝发夕至,从羊肠小道到大道纵横,人们无限感慨到便捷快速,也真正体验到时代变迁的沧海桑田。这样的背景下,人们脚下的路越来越宽广了,我笔下的路也越来越宽广,走在由东向西贯通全省一千多公里的古道上,时而感觉走在从长安到罗马的条条大道里,时而又感觉奔走在现代欧风美雨一样的时尚里。天人合一的时空轮换,让我真切地知道,是路把古今联系起来,把东西连接起来,把人心与大地沟通起来,中间的连接线便是这一条条铺在大地上的美丽线条。 这条路的再次热起是在新一届政府上台后,领袖纵览国际形势,由东向西划了一条便捷的大通道,而这条路走起来,比海上走要省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且要躲开那个令人纠结的海峡。世界上的人们搭额一望,这条路真的要比原来的道直截得多;大家前者呼后者拥,万众一心要打通这条大道,让它永远畅通,让它继续源源不断地相互输送东西方文明,这份齐心与真心把这个纷乱的世界也感动了。 与这样的路同时延伸的,还有那与无数个村庄相连的那毛细血管一样的村道。多年前一位银发长者呼吁,让农民兄弟走上水泥(沥青)路。这样的口号深入到人心的底部,从那时起这路就一直修啊修,从县城修到乡镇,乡镇修到行政村,从行政村修到自然村,一直修到老百姓的家门口,这样的变化亘古未有,这样的时代亘古未有,尽管还有很多令老百姓不满意的地方,但更有许多老百姓享也没享过的福,所以听大家谈论的时候经常听说,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最好的时代。 两千多年前的诗人心头有一条路,这条路漫长而修远,一直通向[[中华民族]]心灵的最深处。他走在这样的[[路上]],志向远大而现实艰涩,只好投身江底警醒万代。而今,无数的路一条条地通向人们的心头,老百姓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这样的路上,由于现代文明与他们的日子紧密[[结合]]在一起,这生活就显得无比亲切而逼真。特别喜欢那首叫《天路》的歌,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20150330<ref>[https://vip.chinawriter.com.cn/index.html 中国作家网]</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路漫漫其修远(关山长月)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