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7.183.23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轻(257) 金志伟 的原始碼
←
轻(257) 金志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重定向 [[轻(金志伟)]]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轻(257)'''<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2780808/pexels-photo-12780808.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轻(257)》'''是[[中国]]当代作家金志伟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轻(257)=== 前日,遇到一个多日不见的[[朋友]]。寒暄间,他说我气色比过去好多了。我笑问他;“我气色不好过吗?” 他说前些年见我时有些憔悴,现在好了。 “无事一身轻。”我说 “是无官一身轻吧。”[[朋友]]说。 几年不见,我不想和朋友抬杠。其实在学校里大家都是教书的,不存在官儿民儿的。早年,曾经不知天高地厚地和一个校长开玩笑,别看你也是县处级,但重量不一样。人家管的是几千平方公里,我们管的只是几千平方米。 有些事,还是看轻的好。 校园里有几株上百年的[[银杏树]]。秋日里,金黄的叶子从枝头落下来,有种轻盈的美感。 “叶落归根”、“ 化作春泥更护花”…… 一些短语、诗句纷至沓来,又从心头落叶般飘下。 再美的叶子都要变成落叶。一时间,我有了恍然大悟后的轻松。 二 轻,本是车的名字。段玉裁给《说文》做注时解释过:轻本车名,故字从车。引申为轻重的轻。 轻车熟路,这样走在路上会更舒服一些。人的一生,如果把出生看成起点,把死亡看做终点的话,就是一个在路上的过程。 《一个朋友在路上》,记不得是苏童写的,还是余华写的。谁写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在路上,都是行人。 既然都是在路上,还是轻松一点好。负重前行的话,不仅无暇看路旁的风景,还容易累得慌。 三 有一个词站在轻的对面,一站就是几千年。它叫重。 过去我们很浅薄地把它俩对立起来,把它们叫做一对反义词。甚至把它们同黑与白、是与非、生与死等同起来。 黑的不能说成白的,这很像是一条真理。因为人不能颠倒黑白,这是做人必须有的是非观,也是做人必须坚守的底线。 人死不能复生。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个常识。 但轻与重就不是这样绝对的了,我在四十多岁后才明白,年轻时看得重的,中年以后要看轻些了。年轻时,我们看重的是职位、职称、职务。年老时,我们更看重友情、亲情与健康。轻与重奇妙地调换了地方。 有人说,这是辩证法;也有人说,这是生命的哲学。 四 古人是[[喜欢]]轻的。 最有名的是李太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还有苏轼,“微风不起镜面平,安得一舟如叶轻。”还有更早的陶渊明,“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陶是大家,一个“轻”字,就能把辞官还家的心情写得眉飞色舞,笑逐颜开。 过去我们常把人生比作逆水行舟。这虽是一个很旧的比喻,但很有些哲理。人在船上,轻很重要。负重太多,不仅跑不快,还容易搁浅。 轻了才会快,叫轻快。很多人以为“快”只表示速度,其实在很多时段,快,还是一种主观感受。作家池莉写过一本书,书名很另类,叫《有了快感你就喊》。可见,快也是一种感觉。 太重了,你还有快感吗?恐怕只剩呐喊了吧。 轻有时比重好,但也不尽然。轻率,轻浮,轻佻,轻狂。古人造了好多这样的词告诫我们,太轻会不稳重,就草率了;太轻会不[[沉稳]],就浮浅了;太轻会不庄重,就佻达了;太轻会不谦逊,就狂妄了。 重了不行,轻了也不好。这里有个度,有了恰到好处的度。就像古人说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你瞧,古人[[审美]]真的很讲究。 五 早起年,米兰·昆德拉曾火过一阵子。 于是找了一些他的书。有《为了告别的聚会》、《不朽》、《生活在别处》,还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刚拿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时,我还以为译者译错了。不能承受的[[应该]]是“重”,怎么变成“轻”了。看完书才明白,这里的“轻”,不再是形容词,而是一个名词。 于是在灯下顿悟。有时,压弯人高贵头颅与脊梁的,正是那些看上去轻飘飘的名词。<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金志伟,[[安徽]]省庐江人。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轻(257) 金志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