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180.24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载流子迁移率 的原始碼
←
载流子迁移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719/6df28cde3cdc4847ae4541c6f1a02fa7.jpeg width="35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327855993_100058214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载流子迁移率'''是中国科技名词,属于科技术语。 汉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的古老[[文字]]系统<ref>[https://www.sohu.com/a/352718719_120343035 最古老的五种文字],搜狐,2019-11-09</ref>,直到现在我们仍在使用。其不单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表述用具,更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记录者、传承者。可以说,汉文字是[[中华]]民族古老悠久、博大精深文明的“活化石<ref>[https://www.sohu.com/a/480250823_121106902 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书将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搜狐,2021-07-29</ref>”。 ==名词解释== 电子迁移率(英语:electron mobility)是固体物理学中用于描述金属或半导体内部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移动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在半导体中,另一个类似的物理量称为空穴迁移率(hole mobility)。人们常用载流子迁移率(carrier mobility)来指代半导体内部电子和空穴整体的[[运动]]快慢。 电子运动速度等于迁移率乘以电场强度 ,也就是说相同的电场强度下,载流子迁移率越大,运动得越快;迁移率小,运动得慢。同一种半导体材料中,载流子类型不同,迁移率不同,一般是电子的迁移率高于空穴。如室温下,低掺杂硅材料中,电子的迁移率为1350cm2V-1s-1,而空穴的迁移率仅为480cm2V-1s-1。 迁移率主要[[影响]]到晶体管的两个性能: 一是和载流子浓度一起决定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电阻率的倒数)的大小。迁移率越大,电阻率越小,通过相同[[电流]]时,功耗越小,电流承载能力越大。由于电子的迁移率一般高于空穴的迁移率,因此,功率型MOSFET通常总是采用电子作为载流子的n沟道结构,而不采用空穴作为载流子的p沟道结构。 二是影响器件的工作频率。双极晶体管频率响应特性最主要的限制是少数载流子渡越基区的时间。迁移率越大,需要的渡越时间越短,晶体管的截止频率与基区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成正比,因此提高载流子迁移率,可以降低功耗,提高器件的电流承载能力,同时,提高晶体管的开关转换速度。 一般来说P型半导体的迁移率是N型半导体的1/3到1/2.。 迁移率的相关概念 迁移率是衡量半导体导电性能的重要参数,它决定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影响器件的工作速度。对于载流子迁移率已有诸多文章对载流子迁移率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 为载流子的漂移迁移率,简称迁移率,表示单位电场下载流子的平均漂移速度,单位是m2V-1s-1或cm2V-1s-1。 迁移率是反映半导体中载流子导电能力的重要参数,同样的掺杂浓度,载流子的迁移率越大,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率越高。迁移率的大小不仅关系着导电能力的强弱,而且还直接决定着载流子运动的快慢。它对半导体器件的工作速度有直接的影响。 在恒定电场的作用下,载流子的平均漂移速度只能取一定的数值,这意味着半导体中的载流子并不是不受任何阻力,不断被加速的。事实上,载流子在其热运动的过程中,不断地与晶格、杂质、缺陷等发生碰撞,无规则的改变其运动方向,即发生了散射。无机晶体不是理想晶体,而有机半导体本质上既是非晶态,所以存在着晶格散射、电离杂质散射等,因此载流子迁移率只能有一定的数值。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载流子迁移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