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54.25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辽中京城遗址 的原始碼
←
辽中京城遗址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辽中京城遗址</big>''' |- |<center><img src=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6b5f7f5ce5a3603.webp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360kuai.com/pc/923eac8c99f406193?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 辽中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天义镇和大明镇境内的老哈河北岸,始建于辽代,为辽代五京之一,是辽代鼎盛时期的都城,也是辽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金、元、明各代沿用。 辽中京遗址周长15余千米,城址由外城、内城和皇城3重组成,遗址内存3座砖塔,即[[大塔]](大明塔)、[[小塔]](金代小塔)、[[半截塔]](莲花塔)。大明塔原名应为大宁塔(尚有清乾隆《[[题大宁塔诗]]》存世,大明属谐音误读)。辽中京遗址地表遗迹多是辽代建筑,基本保存了辽中京城市建筑的原貌,是研究契丹民族史的重要遗址之一。 1961年3月4日,辽中京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f>[https://www.360kuai.com/pc/923eac8c99f406193?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辽中京大明塔遗址],快资讯 , 2020-12-07</ref> ==历史沿革== 辽中京(辽中京遗址)是辽代五京之一,始建于第六帝[[辽圣宗]]耶隆绪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大约用了5—6年的时间才初具规模。到了兴宗初年,又经过近20年的增筑扩建。 辽亡后,中京城经金、元、明各代沿用加筑,金代改称其为“北京路大定府”,元代又改称“大宁路”,明代初年在此设大宁卫,永乐元年(1403年)撤销卫所,从此沦为废墟。 1959年—1960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单位对辽中京遗址进行了调查和考古发掘。 ==遗址特点== 规模布局 辽中京遗址周长15余千米,城址由外城、内城和皇城3重组成。外城东西长4200米,南北宽3500米,残存高度一般在4米—6米之间,基宽11米—15米,夯土层厚10厘米—15厘米,西墙上每隔90余米有一楼橹痕迹,南墙中端有2个高达6米的夯筑土堆,呈正方形,南门为朱夏门,朱夏门往北有一条长达1400米的中央干道,道宽60余米,两侧有排水沟,与中央干道平行的南北向街道在两侧各有3条,另有东西向街道5条,道宽分别为8米、12米、15米,还有市坊、廊舍、官署、庙宇及贤馆等建筑,布局严谨,井然有序;内城,在外城范围之内,位于正中偏北,构 成一个 “ 回 ”字形建筑群,东西长2000米、南北 宽1500米,东、 南、北3面城墙保存较好,残高一般约5米,基宽13米左右,墙上筑有楼橹,南墙楼橹间距近100米,中端也有2个高大的封土堆,相距20余米,残高6米,此即为内城南门阳德门;皇城,在内城范围之内,位处正中偏北,正方形,长 宽各约1000米,城墙多被毁坏,只有西墙残基隐约可 见,南墙正中经钻探似有门址,皇城东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夯筑封土堆,是为路振所记东西角楼,北有中央干道通往宫殿,门的两侧180米处有东、西掖门,各有大道与宫殿相通,由东掖门人经武功门可达武功殿,由西掖 门人经文化门可达文化殿,两殿分别为辽时圣宗及其母萧太后居处,两殿之间也有大道相接。 三座砖塔 辽中京遗址内存3座砖塔,即大塔(大明塔)、小塔(金代小塔)、半截塔(莲花塔)。大塔,又称[[大明塔]],始建于辽代,是辽塔里典型的代表作,在内城阳德门外东南,塔基建在高约5 米的长方形土台上,塔高82米,直径35.6米,周长112米, 为八角型13层密檐式实心砖塔,塔座作须弥状,上部浮雕仰莲,座高17米、每边宽14 米,每面中部用砖浮砌三个卍字,当为清代修补加砌,塔身八面均有各具特色的菩萨浮雕,浮雕内容丰富,雕刻精细,造 型优美,每面转角处雕砌细高的塔形角柱,下托[[仰莲]],上顶[[宝珠]],角柱上有朱红文字;小塔,位于内城 阳德门址西南,八角密檐式,高24米,须弥式塔座,每面正中各雕一伏狮,转角处各有一力士,背负仰莲作托塔状,塔身东、西、南、北四面各有一佛龛,其余四面各有2个胁侍,分别立于仰莲之上,塔身转角作圆柱形,塔檐13层,塔刹作小塔状,宝珠砖制,塔身细长;半截塔,又称莲花塔,位于外城城外的西南方,仅存塔身第1层以下部分,残高约6米。 ==文物遗存== 辽中京遗址地表上除了丰富的建筑遗迹外,各种建筑材料有[[板瓦]]、[[筒瓦]]、[[滴水]]、[[砖]]等,还有[[屋脊]]、[[屋内砖质装饰物]],还有辽时粮仓里被烧的米粒也清晰可辨。其他如金、元、明各代的[[碑刻]]、[[石雕]]、[[铜印]]、[[铜镜]]等,此外有石刻和泥塑的[[佛造像]],定窑白瓷片,仿定窑粗白瓷片,陶用器及北宋铜钱也多有出土。辽中京遗址内其他建筑遗址,主要有外城西南隅山坡上的佛寺建筑。 ==研究价值== 辽有五京,中京大定府(辽中京遗址)为辽盛时期的陪都,在辽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辽中京遗址城址建筑面积大,沿用时间长,是辽中晚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是当时北方草原较大的都市之一,对研究中国汉代及辽、金、元、明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民族发展,有极高的科研价值。辽中京遗址和辽上京遗址一样,是契丹族在漠北建立的、保存较好的2个重要京城,为研究契丹民族史及古代城市建筑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对研究女真及蒙古史方面具有较重要的地位。 ==保护措施== 1961年3月4日,辽中京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国家文物局投资50多万元对大明塔进行了全面修补。施工3年,1984年8月完工。 2012年,宁城县人民政府委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编制《[[辽中京遗址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 中京(辽中京遗址)地区地理位置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自西周至战国,世为山戎、东胡所居,战国后期,燕将秦开却胡千里,筑长城以拒胡,始设辽东、辽西、渔阳、上谷、右北平五郡,中京地属右北平郡。东 汉以后,乌丸、鲜卑南迁,老哈河流域为其游猎出没之处。北魏以后契丹始强,逐渐南牧,遂与奚族共踞中京地带。史料记载,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辽圣宗路过中京,遥望南方霞光闪烁,有郛郭楼阁之状,一派瑞气,因议建都。因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而且地近中原,便于和宋朝交往,所以到辽圣宗时便在这里建立了中京。 中京城的营造规制仿效中原京师(北宋都城汴梁城)城市布局,整个工程主要出于汉族工人之手。分外城、内城和皇城。外城东西长4000米,南北宽3500米;内城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500米,内外两城略呈“回”字形。皇城呈正方形,每边长1000米,居于内城中北部,以内城北墙为皇城北墙。由于它的规模壮阔,工程浩大,除了驱使大量的工匠外,耗费的建筑材料也是惊人的,如在中京城南5公里沿老哈河南岸,仅辽代砖瓦窑就 发现近100处。中京城自兴建到失于金,历经近120年,一直是辽的重要都城。金兵攻陷上京后,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攻占中京。金时改辽中京为[[北京大定府]]。元初改为[[北京总管府]],至元二十五年改为武平路。明初在此设大宁卫,[[明太祖]]死后,因诸王纷乱,此城遭战火遂成废墟。辽中京城内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惟塔独立。据《[[元一统志]]》载可能建于辽重熙四年(1036年)。塔身赤面有2行蒙文,内容是:“大清咸丰甲寅年敬修”,为清代补修所写。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辽中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天义镇和大明镇境内的老哈河北岸冲积平原,东距叶(叶植寿) 赤(赤峰)赤铁路天义站15千米,北距辽上京遗址280千米,与北宋使臣 《[[行程录]]》中记载的由中京到上京的 里程大致相符。 开放时间 辽中京遗址开放时间:夏季08:00—18:00;冬季08:00 —16:00。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x0521aark9r|480|270|qq}} <center>走进内蒙辽中京</center> </center>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辽中京城遗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