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6.141.24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近代 的原始碼
←
近代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近代.jpg|350px|缩略图|右|<big>近代著名军舰写真</big>[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5931056529&di=1e1c783ffcad07f1f44784db911af065&imgtype=0&src=http%3A%2F%2Fimage31.bookschina.com%2F2011%2F20110122%2F5003869.jpg 原图链接][http://www.bookschina.com/5003869.htm 来自 中国图书网 的图片]]] '''近代''',指接近当今的一个[[历史]]时代,对应到英语:Modern,为[[欧洲历史]]学界常见的三阶段(古代,[[中世纪]],近代)分期法<ref>[https://www.jianshu.com/p/622c48ec8d8f 欧洲中心主义与世界史分期],简书,2020-3-23</ref>中的一段时期,指中世纪文艺复兴之后至今这段时间。欧洲历史学界另一个常见的四阶段分期法(古代,中世纪,近世与近代)中,近代为近世(英语:Early modern)之后,意指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与[[工业革命]]之后至今这段时间。 但在[[中国历史|中国史]]中,近代与现代又有不同定义。近代可以是现代之前的一个时期,相当于近世;而近代又可以被译为现代(Modern)。于中文语法中,近代和现代又可以合称近现代,有时近代和现代没有截然的含义区别,视为同义,相互替代使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界,在1990年代后将近代对应到近世(英语:Early modern),而近代之后为现代(Modern)。在[[台湾]]学界,主要遵循[[民国]]传统,将现代(Modern)定义为近代,而近代之前为近世(英语:Early modern)。 ==概论== 在[[欧洲]],近代大略是前续中世纪、后接工业时代的一段历史分期。一般以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等一连串欧洲历史事件的发生为起点;而以法国革命结束后的1800年为终点。也有人认为近代史以[[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时期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终点,或以二战后或冷战年代为下限。甚至有些人认为现今仍属于近代史范围。史学上,古代(上古及中古)和近代在时间点区隔上较无统一说法,但近代和现代通常以一战爆发的1914年作为时间点区隔。 [[日本]]史学界首先将这个名词引进,英语:Modern被汉译为现代,Early Modern译为近代。经由[[梁启超]]等人,这个名词被引进中国。但是在一开始,其意义还没有被固定,如梁启超将“[[乾隆]]末年至今”称为“近世史”,也就是将近世对应到Modern。 在民国时代,近世与近代的意义被确定下来,近世对应到Early Modern,而近代对应到Modern。台湾史学界承继了这个传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中国史学界发展出另一个传统,将Modern译为现代,而近代对应到Early Modern<ref>[https://www.allhistory.com/detail/5924141355b54278ac0015ba 近代史],全历史</ref>。 ==范围== 通常,“近代”指的是随着欧洲各国相继与[[世界]]上其他[[民族]]建立联系,传统专制政治崩溃,以自由和民主的建立作为标志,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 ==视频== ===<center> 近代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三分钟看欧洲近代的变革 </center> <center>{{#iDisplay:m306124fuds|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712 世界斷代史]]
返回「
近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