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205.18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进谏 的原始碼
←
进谏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进谏</big>''' |- |<center><img src=https://ss2.baidu.com/6ONYsjip0QIZ8tyhnq/it/u=1453943888,2535663771&fm=173&app=49&f=JPEG?w=512&h=340&s=E58AB1570FD277E5D8E8354E0300E073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error?third=baijiahao&baijiahao_id=1617831844621174196&wfr&id=1617831844621174196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big>进谏</big>''' 释义:对[[君主]]、[[尊长]]或朋友进言[[规劝]];同样指下级对上级臣子对君主年幼者对长者进行的[[劝告]] [[建议]]的[[方式]]。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进谏 <ref>[https://www.chazidian.com/r_ci_7789786bd4cdb7e321dc3f4fb915930e/ 进谏的意思|进谏是什么意思]</ref> 拼音 jìn jiàn 释义 对君主、尊长或朋友进言规劝 出处 《东周列国志》 ==词目== 进谏 ==拼音== jìn jiàn ==引证解释== 向君主或尊长直言[[规劝]]。 《荀子·成相》:"﹝ 伍子胥 ﹞进谏不听,刭而独鹿弃之江。" 《南史·江淹传》:" 淹 每从容进谏, 景素 不纳。" 《旧唐书·韦温独孤郁传赞》:"伏蒲进谏,染翰为文。" 《新唐书·于志宁等传赞》:" 季辅 、 行成 数进谏,然雍容有礼,皆长厚君子也。" 明 冯梦龙 清 蔡元放《东周列国志》第一回:"料民者,将本地户口,按籍查阅,观其人数之多少,车马粟刍之饶乏,好做准备,征调出征。太宰仲山甫进谏不听。" 《东周列国志》第二回 :"却说大夫褒珦,自褒城来,闻赵叔带被逐,急忙入朝进谏:'吾王不畏天变,黜逐贤臣,恐国家空虚,社稷不保。'"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 高宗 李治 都屡次告戒他,但不改故态,臣下进谏更要遭受到打骂。" ==忠臣进谏== 进谏需要置生死于肚外的勇气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正因为有了这种勇气与责任感,烛之武才能"夜缒而出",救郑国于水火之中。 进谏需要扪心自问,深思熟虑的意识以及相提并论的方法,正因为有了这种意识和方法,邹忌才能得出"王之蔽甚矣",使齐国门庭若市,"战胜于朝廷"。 ==进谏技巧== 进谏需要避免开门见山,循循深入的技巧,正因为有了这一技巧,触龙才能令长安君为质,使齐国出兵相救。 进谏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意思是向君王提出意见或建议,当然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行为,君王的威严不容侵犯,敢于进谏的臣子在史书中多被大肆称赞, 因为他们本着为国为君为民的初衷勇敢的提出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这是要冒着生命危险的。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揭密生活]]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进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