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211.7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远洋船 的原始碼
←
远洋船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远洋船</big>''' |- |<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s1.com/sdr/400__/t01b1a348cdb887fb9b.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stock.tuchong.com/image/detail?imageId=452299973798396250&source=360tusou 来自 图虫网 的图片]</small> |} '''<big>远洋船<big>''' 特指我国经批准参与[[国际航线]] [[运营]],从事远洋运输的船舶。该类船舶属于进出境船舶的一种,在参与进出境活动时,接受海关[[监管]],其船员[[携带]]进出物品海关按远洋船舶船员[[待遇]] [[验放]]。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远洋船 <ref>[https://wenku.baidu.com/view/29e287235ef7ba0d4b733b38.html?_wkts_=1685778301698 远洋船舶简介]</ref> 外文名 ocean-going ship 定义 可航行于远洋航线的船 繁体 远洋船 特点 大[[续航]]、耐波性[[良好]] 学科 船舶种类 ==介绍== 远洋船(ocean-going ship)是指适于无限航区,可航行于远洋航线的船。在我国特指经批准参与国际航线运营,从事远洋运输的船舶。该类船舶属于进出境船舶的一种,在参与进出境活动时,接受海关监管,其船员携带进出物品海关按远洋船舶船员待遇验放。 远洋船具有较大的续航能力,耐波性良好。一般规范对船体结构与设备、性能等均有较高的要求。动力装置多为汽轮机或柴油机。 ==类型== 船体可分离的远洋船 英国国际海洋数据公司(MDI)经过深人细致的可行性研究后制造出一艘可以一分为二的船舶。这艘登记吨位为1796立方米的船是由两个可以在船体正中60米长度上分开的孪生船体组成。每个船体又是6米宽,3.4米深和满载时吃水深度为2.8米的独立驳船。每个独立的驳船有自己的推进系统和驾驶室。 该船体可分离的远洋船的推进动力是由每条驳船上的两台柴油机提供的,其中一台柴油机用来起动水涡轮机。在海上,水涡轮机要保障船体的连接;在港口,水涡轮机又可使泊岸操作变得容易。当两条驳船卸完货后并再次驶往大海时,可以使用两个配备有联锁装置的液压臂将它们连接在一起,整个连接过程仅需3分钟。 这艘由MDI推出的可分离的船既可以运输集装箱,也可以运输散装的原料和货物,如,煤、矿石、粮食等。MDI预言:在欧洲开始关心比公路运输更"符合生态学"和更经济的海洋运输之际,这种可分离的远洋船肯定会有很大的市场。 不用燃料的远洋船 国外正在研究一种不用带燃料的远洋船只,并且可望得到成功。这种船只依靠两套风力涡轮机装置来产生前进的动力,以太阳能电池作为备用能源。风力涡轮机在风的作用下转动,带动螺旋桨使船前进。多余的功劳还能带动发电机发电,为船上的蓄电池充电。试验表明,6米高的风力涡轮在5级风中转动时,可输出5千瓦的功率。在无风的时候,这种船只可以使用蓄电池,或展开船上装备的太阳能电池钣,为蓄电池充电,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以驱动螺旋桨。 ==东风号== 15世纪,郑和七下西洋.当时其船队规模之大,航程之远,持续时间、涉及领域等均领先于同一时期的西方,但是如此强大的造船和航每能力并没有带来生产力的进步,反而成了封建君主炫耀国威的把戏。随着I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1840年,英国凭借其坚船利炮的海军,逼迫腐朽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由此我国进入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此后,虽然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也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指导思想下兴建了一些船厂,国民党政府也做出过发展船舶工业的努力,但这些努力并没有使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的船舶工业发展起来。 1949年新中国成立。船舶工业伴随共和国的脚步,从非常薄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1956年1月10日,毛泽东在上海市市长陈毅的陪同下,视察了江南造船厂,这极大地鼓舞了广大造船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按照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方针,在吸取国外造船工艺和经验的基础上,1958年,我国将自行设计、制造万吨远洋船,列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重点项目之一。 当时,第一机械工业部把设计任务交给第九局第二产品设计室。设计人员仅用三个半月时间就完成了整个施工设计图纸,比过去5000吨货船的设计周期缩短了四分之三以上。年末,交通部远洋运输局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委托一机部所属江南造船厂承造,双方于1959年1月正式签订了协议书。 江南造船厂修造过许多船,但建造国内自行设计的万吨船还是第一次,根据当时的设备、技术状况,困难是很多的。1959年初,万吨船正式投料开工。第一道工序放样就遇到放样楼场地不够长,无法进行线型放样的难题。放样工人们经过研究,采用按比例缩小四分之三的方法,解决了场地问题,并采用了线型活络多用样板,替代单用样板,既提高工效,又节省材料,结果用12天时间完成原计划15天的放样下料任务。在进入船体装配之前,有关技术人员参阅了数百份图纸资料,并研究学习苏联的造船经验,采用三岛建造法代替过去的双岛建造法,使万吨船底板一上船台,即可分三路同时施工,从而大大加快装配速度。据统计:江南造船厂围绕万吨船生产技术关键,实现了300多项重大技术革新,改进设计和工艺180余件,大大促进了造船速度,提高了产品质量。万吨船主要结构的焊缝优质率达到98%以上,节约钢材43.5吨,船壳建造成本降低5.5%。 1960年4月23日,我国第一艘远洋货轮在"大跃进"的狂热中下水。新船被命名为东风号。东风号从投料到下水,只用了88天时间,比原定计划提前11天,其中船台周期只用了49天时间。 经过后期装配和测试,1965年12月31日,东风号竣工交船。经国家船舶检验局检验,它的快速性、装载量、钢材消耗量和机舱长度等指标都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东风号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自力更生设计和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船舶,总长为161.4米,船宽20.2米,船深12.4米,载重量1.3488万吨,排水量1.7182万吨,航速每小时17海里,续航力12000海里。这艘货轮建成后如从上海起碇,沿太平洋,经印度洋、大西洋,中途不加燃料,可直达苏联列宁格勒。船体采用了国产的高强度低合金钢结构材料,主机采用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8820匹船用重型低速柴油机。它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船舶设计、制造水平以及船舶配套生产能力,为中国大批量建造万吨以上大型船舶奠定了基础。 东风号建成后,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和海内外各界人士的热烈祝贺。1966年5月6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陪同外宾到东风号参观,对东风号予以热情赞扬。美国黑人领袖罗伯特·威廉参观后激动地说:"这艘中国自己造的船,不仅是一个巨大的物质成就,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看到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和能力。"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揭密生活]]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远洋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