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46.10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连山易 的原始碼
←
连山易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连山易</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zhengxin-pub.cdn.bcebos.com%2Fmark%2F7183085cc63c069461e28683d183e710.jpg&refer=http%3A%2F%2Fzhengxin-pub.cdn.bcebos.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73308083&t=6c59e96bbdcded09952ee65c6ee0ef2d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8%BF%9E%E5%B1%B1%E6%98%93&step_word=&hs=0&pn=12&spn=0&di=7169026086108397569&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334446106%2C3682770434&os=1163312280%2C3082515536&simid=4152436741%2C787665985&adpicid=0&lpn=0&ln=1278&fr=&fmq=1670716118766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zhengxin-pub.cdn.bcebos.com%2Fmark%2F7183085cc63c069461e28683d183e710.jpg%26refer%3Dhttp%3A%2F%2Fzhengxin-pub.cdn.bcebos.com%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auto%3Fsec%3D1673308083%26t%3D6c59e96bbdcded09952ee65c6ee0ef2d&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wtqtviw_z%26e3Bkwt17_z%26e3Bv54AzdH3F4w6hAzdH3Ff%3Fq%3D%25C8%25AC%25Cl%25BD%25Dd%25A9&gsm=1e&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连山 别 名;连山易 创 作;天皇氏 属 性;先天易 成书时期;远古 保存状况;已失传 |} 《[[连山]]》,后亦称《[['''连山易''']]》,古多只称《[[连山]]》,其名初见于《[[周礼·春官宗伯·大卜]]》,据传为天皇氏所创。远古有三易,《[[周礼]]》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其中连山易和归藏易,两千年来历代典籍鲜有记载,学术界无不认为其已失传,已成定论。此二易也成为中华文化领域里的一件千古之谜。历来学界以为,连山易是以艮卦开始,如山之连绵,故名连山。<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3032523004372041&wfr=spider&for=pc 连山易真的是神农炎帝作的吗?],百度 , 2022-05-17</ref> ==渊源== 郑玄在《[[易赞]]》中说:“《[[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其是以艮卦开始,如山之连绵,故名连山。《[[连山]]》与《[[归藏]]》、《[[周易]]》并称为“三易”,《[[连山]]》属先天易。宋罗泌《[[路史·前纪二·天皇纪]]》载,据传《[[连山]]》是盘古开天地后第一代君主天皇氏所创。东汉学者桓谭在《[[新论正经]]》中说:“《[[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秦朝精简本)。《[[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 《[[连山]]》是以四季六气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为吉凶判辨之坐标,以三元九运为时空转换。不同于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的客观论来指导概念论的辩证方法。其先天八卦图,以艮(山)为首,主要讲阴阳卦的对峙。 《[[连山易]]》古多只称《[[连山]]》,其名初见于《[[周礼·春官·宗伯·大卜]]》: “(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其《[[筮人]]》又云: “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连山”义为山出内气,山连山。 郑玄《[[周礼注]]》:“名曰连山,似山出内气也。” 《[[易赞]]》、《[[易论]]》:“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 贾公彦疏:“名曰连山,似山出内气也者,此连山易,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云气出内于山,故名易为连山。”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连山似山出内气,连天地也。” 后世也有人以为《[[连山]]》不是易。“连山、归藏非易也。而云易者,后人因易之名以名之也。”(顾炎武《[[日知录·三易]]》)顾炎武之说没有过硬依据。 《[[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郑玄于《[[周礼注]]》称:“名曰连山,似山出内气也。”顾炎武《[[日知录‧三易]]》:“连山,归藏非易也。而云易者,后人因易之名以名之也。” 相传连山至汉初时已失佚,桓谭《[[新论]]》云:“山(连山)藏于兰台。”北宋邵雍认为:“连山蓍用九十七策,以八为揲,正卦一〇一六,互卦一〇一六,变卦三二五〇一二,以数断不以辞断。其吉凶一定不可易。”又一说《[[连山]]》即《[[数术略]]》之《[[夏龟]]》。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收有《[[连山]]》一卷。 ==辑文== 1、有崇伯鲧伏于羽山之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淮水]]》。马注:“出郦道元《[[水经注]]》”) 2、鲧封于崇。(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夏本纪]]》。马注:“出裴骃《[[史记集解]]》”,误) 3、禹娶嵞山之子,名曰攸女,生余。(《[[太平御览]]》卷一百三十五引《[[帝王世纪]]》引。马氏辑文中“余”作“启”,误) 4、启筮享神于大陵之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颍水]]》。马未注出处) 第二类的卦爻辞有如下四条: 1、《[[剥·上七]]》曰:“数穷致剥而终吝。”《[[象]]》曰:“致剥而终,亦不知变也。”(黄佐《[[六艺流别]]》、罗泌《[[路史]]》) 2、《[[复·初七]]》曰:“龙潜于神,复以存身,渊兮无畛,操兮无垠。”《[[象]]》曰:“复以存身,可与致用也。”(同上) 3、《[[姤·初八]]》曰:“龙化于蛇,或潜于漥,兹孽之牙。”《[[象]]》曰:“阴滋牙,不可与长也。”(同上) 4、《[[中孚·初八]]》曰:“一人知女,尚可以去。”《[[象]]》曰:“女来归,孚不中也。”(黄佐《[[六艺流别]]》) ==应用== 关于《[[三易]]》之说。《[[周礼]]》“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卦六十有四”。就是说,在周朝《[[连山易]]》《[[归藏易]]》《[[周易]]》这三个易由卜官掌控,对国家大事、军事战争、祭祀活动进行预测。 ==发展== 东汉时期有过《[[连山]]》、《[[归藏]]》 桓谭《[[新论正经]]》记载:“《[[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桓谭是东汉人,其言之凿凿,说有《[[连山]]》、《[[归藏]]》,其中《[[连山]]》有八万言,在古代的书籍里,可算是鸿篇巨制。另一个力证就是去东汉末年的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里都引有《[[连山易]]》的文字(详见下第六节),可证桓谭之说并非无据,说明东汉时代的确有一部《[[连山易]]》。 是不是刘歆等的伪作? 那么这部《[[连山]]》是怎么来的呢?由于文献无记,难以确断,这里只能作一下推测和猜想。 有的认为:这部《[[连山]]》与桓谭说的《[[归藏]]》都是出于刘歆或其同道文人的伪作。刘歆篡改伪作了“中古文经”,他为了给自己的学说提供口实,在这些经书里杜造了不少所谓的古书名目,如《[[左传]]》中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类,也包括《[[周礼]]》中的《[[连山]]》和《[[归藏]]》。这些书在现实里自然是看不到的,但刘歆等人可以说是经过秦火而失传了,可秦火不焚卜筮之书,《[[周易]]》完整地保存下来便是明证,那么要说《[[连山]]》、《[[归藏]]》是经过秦火失传了,是不能取信于人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伪造出这两部易书来。这对刘歆等人来说是最方便不过了,他掌管着中秘的图书,而这些书中就有好多从先秦流传下来的无名古易书,从中选取两种作底本,再参以其它的易书,要作成两部新易书是不难的。自然,这也需要付出劳动,我们看看桓谭所记,《[[连山]]》有八万言,《[[归藏]]》却只有四千三百言,可见刘歆等人是先作了《[[连山]]》,用力甚勤,故卷帙巨大,到了造《[[归藏]]》时,心力已尽,仓促成书,故仅及《[[连山]]》的二十分之一的篇幅。 《[[连山]]》作成后,藏于兰台(汉代宫中藏书之处),并在社会上流传。为了使人相信这的确是古传的易书,作伪者自然不敢吐露实情,后来刘歆被诛,其事益无人知晓,故桓谭见到了《[[连山]]》、《[[归藏]]》,也相信是古易而写入了《[[新论]]》。此书北魏时尚行于世,故郦道元尚得见而引之,至《[[隋书·经籍志]]》已不著录,则其时已经失传。 刘歆等伪作得这部《[[连山]]》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已经不可详知,据《[[周礼]]》所言:“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郑注曰:“三易卦别之数亦同,其名占异也。”贾疏:“经卦皆八者,谓以卦为经,即《[[周易]]》上经、下经是也;皆八者,《[[连山]]》、《[[归藏]]》、《[[周易]]》皆以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为本,其别六十四。”又曰:“占异者,谓《[[连山]]》、《[[归藏]]》占七、八,《[[周易]]》占九、六,是占异也。” 若郑、贾二人不是妄断臆说的话,那么此《[[连山]]》的形式应当大体与《[[周易]]》相同,只是阳爻称七,阴爻称八,其中还窃用了《[[归藏]]》和《[[易传]]》中的文字(详下第六节)。疑此书除了六十四卦经外,还和《[[周易]]》一样作了《[[传]]》,故能至于八万言之巨也。 刘歆伪作说没有依据,只有猜测,而且不能成立,因为伪作进不了当时的兰台、太卜。 南北朝梁元帝作《[[连山]]》 东汉的《[[连山]]》失传之后,到了南北朝时期,梁元帝又作了一部《[[连山]]》。 梁元帝萧绎,字世诚,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子。兰陵萧氏皆明于易理,盖本自家学。据《[[南史]]》,梁武帝萧衍撰《[[周易讲疏]]》及《[[六十四卦]]》、《[[二系]]》、《[[文言]]》、《[[序卦]]》等义;梁简文帝萧纲(萧绎之兄)也撰有《[[易林]]》十七卷。梁元帝萧绎亦著《[[周易讲疏]]》十卷,又著《[[连山]]》三十卷,《[[金楼子·著书篇]]》曰:“《[[连山]]》三秩三十卷”,注:“金楼年在弱冠著此书,至于立年其功始就。躬亲笔削,极有其劳。”可见这是萧绎早期的作品,但是用了很长时间才写完定稿,前后用了十几年的时间。 《[[隋书·经籍志·五行类]]》、《[[旧唐书·经籍志·五行类]]》和《[[新唐书·艺文志·五行类]]》皆著录梁元帝《[[连山]]》三十卷,此书《[[宋史·艺文志]]》不著录,盖其时已佚,今已不可考。唯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四《[[贬误]]》曰: “焦赣《[[易林·乾卦]]》云:‘道涉多(石)阪,胡言连蹇。译瘖且聋,莫使道通’,据梁元帝《[[易连山]]》,每卦引《[[归藏]]》、《[[斗图]]》、《[[立成]]》、《[[委化]]》、《[[集林]]》及焦赣《[[易林]]》,《[[乾卦]]》卦辞与赣《[[易林]]》卦辞同,盖相传误也。” 可知此书乃杂采易学类诸书编纂而成,故卷帙浩大。而《[[斗图]]》之类的书,皆是以《[[周易]]》卜筮占验的派生类作品,不似圣人之旨,故自《[[隋志]]》以降,皆入于《[[五行类]]》。如《[[隋书·经籍志·五行类]]》有《[[易斗图]]》一卷,郭璞撰;《[[易立成]]》四卷;《[[周易委化]]》四卷,京房撰;《[[周易集林]]》十二卷,京房撰,《[[七录]]》云:“伏万寿撰”;《[[易林]]》十六卷,焦赣撰,梁又本三十二卷,等等,这些除了焦赣《[[易林]]》(即《[[焦氏易林]]》)外,今皆不传。 以此推之,梁元帝《[[连山]]》的形式当不与《[[周易]]》相同,而是同于焦赣《[[易林]]》之类的五行类著作,故不入经类而入于子部之五行类,可惜今天已经只字不存。 隋代刘炫又造《[[连山]]》 继梁元帝《[[连山]]》之后,隋代的刘炫又造了一部《[[连山]]》。 据《[[北史·儒林传]]》,刘炫字光伯,河间景城人,学识渊博,但宦途不遂,做过几任小官。著书多种,而《[[连山]]》乃其所造的伪书。《[[儒林传]]》云: “时牛弘奏购求天下遗逸之书,炫遂伪造书百余卷,题为《[[连山易]]》、《[[鲁史记]]》等,录上送官,取赏而去。后有人讼之,经赦免死,坐除名。” 刘炫的这部《[[连山]]》虽然被发现为伪,但并没有遭毁,《[[隋志]]》和《[[旧唐志]]》里虽然不著录,在《[[新唐书·艺文志·经部·易类]]》里却著录了《[[连山]]》十卷,不著撰人名,司马膺注。这书肯定不是梁元帝的《[[连山]]》,因为在同书《[[五行类]]》里著录了梁元帝《[[连山]]》三十卷,所以这只能是刘炫伪造的那部《[[连山]]》。 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连山·附诸家论说]]》引胡应麟曰: “《[[连山易]]》十卷,见《[[唐·艺文志]]》。按班氏《[[六经]]》首《[[周易]]》,凡夏商之易绝不同。隋牛宏(弘)购得寓内遗书至三十七万卷,魏文成等修《[[隋史]]》,晋、梁以降,亡逸篇名无不具载,皆不闻所谓《[[连山]]》者,而至唐始出,可乎?《[[北史·刘炫传]]》:‘隋文搜访图籍,炫因造《[[连山]]》、《[[鲁史记]]》上之。’马端临据此以为炫作,或有然者。盖炫后事发除名,故《[[隋志]]》不录,而其书尚传于后,开元中盛集群书,仍入禁中尔。” 又引胡一桂曰: “《[[连山]]》十卷,见《[[唐·艺文志]]》。自唐以前并无其书,则唐之《[[连山]]》似隋世伪书。” 说皆是也。其书《[[宋史·艺文志]]》不载,但宋代黄裳说:“《[[连山易]]》,长安人家有之,其卦皆纵。”邵博亦曰:“《[[连山易]]》意义浅甚,其刘炫之伪书乎?”(上皆见马国翰辑引),则宋代尚存于世。 北宋时出了三坟易的连山 北宋时又出了一部《[[古三坟]]》,一卷,分为《[[山坟]]》、《[[气坟]]》、《[[形坟]]》三篇。其中《[[山坟]]》又被称为《[[连山]]》,其书以君、臣、民、物、阴、阳、兵、象为八卦,卦序排列以山为首,其首八卦为叠山象、藏山兵、连山阳、潜山阴、兼山物、列山民、伏山臣、崇山君,名皆怪异,辞意浅陋,后人已经辨其为宋人所伪撰。《[[四库全书总目]]》将其列入《[[经部·易类存目]]》,《[[提要]]》曰: “案《[[三坟]]》之名见于《[[左传]]》,然周秦以来,经、传、子、史从无一引其说者,不但汉代至唐不著录也。此本晁公武《[[读书志]]》认为张商英得于比阳民舍;陈振孙《[[书录解题]]》以为毛渐得于唐州,盖北宋人所为。其书分《[[山坟]]》、《[[气坟]]》、《[[形坟]]》,以《[[连山]]》为伏羲之《[[易]]》,《[[归藏]]》为神农之《[[易]]》,《[[乾坤]]》为黄帝之《[[易]]》,各衍为六十四卦,而系之以《[[传]]》,其名皆不可训诂,又杂以《[[河图代姓纪]]》及策辞政典之类,浅陋尤甚。至以燧人氏为有巢氏子、伏羲氏为燧人氏子,古来伪书之拙,莫过于是,故宋元以来,自郑樵外,无一人信之者。至明何镗刻入《[[汉魏丛书]]》,又题为晋阮咸注,伪中之伪,益不足辨矣。” 此书之大略于兹可见。然其虽为宋人所伪作,但作者颇费心力,其《[[河图代姓纪]]》一篇,盖本自谶纬之书,多存汉魏遗说;其推演之理,虽然朴陋,亦可自成一家之言,从中亦可窥见宋人易学得某些方面,故不可一笔抹煞。 清代马国翰玉函山辑佚书 《[[连山]]》虽然经历代学者探讨并产生了许多作品,但自元明以后,除了《[[古三坟]]》以外,其它皆佚,若想见到一鳞半爪,只能看辑本了。《[[连山]]》的辑本不多,就今所能见到的,有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王谟《[[汉魏遗书钞]]》本和观沫道人《[[闰竹居丛书]]》本,而以马国翰的辑本为最备,故兹就马辑本之文略作讨论。 ==相关== 《[[连山]]》是用古人对客观世界的实体论、摸看论来定义万物发展的自然法则,对以人为本的社会人类行为作了系统的规则并论证论述。 《[[连山易]]》中的内容在渗入古代医学文献的同时,还有可能窜向堪舆风水杂学之中,人们将其发挥运化,用于观山说水、择宅选坟,逐渐演变出一些有关峰岭骨象、地气结穴、藏风得水,虎踞龙盘之说。 《[[归藏易]]》为商代人对易的总结,其“中天八卦图”象征收藏的坤(地)。它对中医的影响很大,如《[[黄帝内经]]》。 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连山·附诸家论说]]》引胡应麟曰: “《[[连山易]]》十卷,见《[[唐·艺文志]]》。按班氏《[[六经]]》首《[[周易]]》,凡夏商之易绝不同。隋牛宏(弘)购得寓内遗书至三十七万卷,魏文成等修《[[隋史]]》,晋、梁以降,亡逸篇名无不具载,皆不闻所谓《[[连山]]》者,而至唐始出,可乎?《[[北史·刘炫传]]》:‘隋文搜访图籍,炫因造《[[连山]]》、《[[鲁史记]]》上之。’马端临据此以为炫作,或有然者。盖炫后事发除名,故《[[隋志]]》不录,而其书尚传于后,开元中盛集群书,仍入禁中尔。” 自秦焚书,把它的运算概念去掉,分别成为经篆,传至汉加入五行生克,至宋六亲问世,使占卜者成事后[[孔明]]。悬象注明章云:“法象莫过乎天地,悬象莫大乎日月,变象莫大乎四季。”法象把天下万物归纳为八种客观[[物质]]:天、地、水、火、山、泽、风、雷,分别成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故天地设险:“风、雷、山、泽、水、火”,成为客观[[概念]]。 == 参考来源 == <center> {{#iDisplay:r0772evjrbw|480|270|qq}} <center>连山易相关介绍</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50 中國史料 ]]
返回「
连山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