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7.111.5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连接酶 的原始碼
←
连接酶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连接酶'''(英语:Ligase,或称连结酶和结合酶)是一种[[催化]]两种大型分子以一种新的化学键结合一起的酶,一般会涉及水解其中一个[[分子]]的团。 [[File:连接酶1.jpg|缩略图|连接酶[https://ss3.bdstatic.com/70cFv8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740421137,3048054704&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ss3.bdstatic.com/70cFv8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740421137,3048054704&fm=26&gp=0.jpg 图片来源百度网]]] '''中文名''':[[连接酶]] '''外文名''':[[ligase]] '''拼音名''':[[Lian Jie Mei]] '''又 称''':[[合成酶 连结酶 结合酶]] '''分 类''':[[EC6EC6子类数6个子类]] ==简介== ligase 又称[[合成酶]],能[[催化]]两个分子连接成一个分子或把一个分子的首尾相连接的酶。此反应与[[ATP]]的分解反应相偶联。在把两分子相连接的同时发生[[三磷酸腺苷]](ATP)的高能磷酸键的断裂如[[DNA连接酶]]等。 连接酶是酶分类中重要的一类(EC 6):6.1形成C-O键;6.2形成C-S键;6.3形成C-N键;6.4 形成C-C键。 连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需要[[Mg离子]] ==命名== 连接酶通常是包括“连接酶”这个字,就如DNA连接酶是将脱氧核糖核酸(DNA)片段连接。其他普遍的名称包括“[[合成酶]]”,因为这些酶是用作合成新的分子,或当它们是将二氧化碳加入一个分子时则称为“羧化酶”。 需要留意的是“合成酶”是与合酶有所分别,合成酶是会使用[[三磷酸腺苷]](ATP),但合酶不会使用[[ATP]]且是属于裂合酶。 [[File:连接酶图2.jpg|缩略图|连接酶图[https://ss1.bdstatic.com/70cFv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688782087,504930988&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ss1.bdstatic.com/70cFv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688782087,504930988&fm=26&gp=0.jpg 图片来源百度网]]] ==分类== 连接酶在EC编号中分类为EC6,并再细分为6个子类: EC6.1包括形成C-O键的连接酶 EC6.2包括形成C-S键的连接酶 EC6.3包括形成C-N键的连接酶 EC6.4包括形成C-C键的连接酶 EC6.5包括形成磷酯键的连接酶 EC6.6包括形成N-金属键的连接酶 [[File:连接酶4.jpg|缩略图|连接酶[https://ss1.bdstatic.com/70cFv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243353735,3047167428&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ss1.bdstatic.com/70cFv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243353735,3047167428&fm=26&gp=0.jpg 图片来源百度网]]] ==DNA连接酶== ===发现=== DNA连接酶最早于1967年由三个实验室同时发现,经过[[科学家]]几十年的研究发现,目前在[[病毒]]、[[细菌]]和真核生物体内都发现了DNA连接酶,不同类型的DNA连接酶的作用机制不同。一般情况下,根据DNA连接酶催化反应所需的能量来源可以把DNA连接酶分为[[腺苷三磷酸]](ATP)依赖型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型,[[腺苷三磷酸]]依赖型DNA连接酶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古细菌]]、[[真细菌]]和病毒中,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型DNA连接酶则分布在[[古细菌]]、[[真细菌]]和病毒中。 ===常见种类和作用机制=== 1、T4DNA连接酶 T4DNA连接酶是目前应用比较多的[[病毒基因]]组编码的DNA连接酶,在基因重组中广泛使用。[[噬菌体]]类型较多,目前研究发现T4噬菌体能够合成T4DNA连接酶,并且已经能够从被T4嗜菌体感染的[[大肠杆菌]]中提取该酶,此外科学家也已经定位该酶的合成基因,即噬菌体T4的30基因。T4DNA连接酶具有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的作用,研究人员总结DNA片段的连接过程,认为整个DNA连接反应可以通过三个连续步骤来完成: (1)ATP通过断裂最后一个高能磷酸键释放能量,同时产生的[[AMP]]和[[T4DNA]]连接酶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形成[[E-AMP复合物]]; (2)所形成的E-AMP复合物可以识别DNA双链之前被切开的切口,识别之后AMP会脱离[[E-AMP复合物]]并与[[DNA的5’-P基团]]结合; (3)需要连接的另外一段DNA分子片段的3’-OH会攻击第二步形成5’-P-AMP,3’-OH和磷酸基团残基发生反应形成磷酸二酯键,同时释放出一个AMP。 2、 真核生物DNA连接酶 真核生物存在3种ATP依赖型DNA连接酶——DNA连接酶Ⅰ、DNA连接酶Ⅲ和DNA连接酶Ⅳ。研究显示,DNA连接酶Ⅰ和DNA连接酶Ⅳ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中,如植物界和动物界,DNA连接酶Ⅲ则主要分布于脊椎动物中。 目前科学家认为,在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中,起到连接作用的可能主要是DNA连接酶Ⅰ,DNA连接酶Ⅰ活性的调节与其[[氨基端]]有关,在其氨基端靠近活性中心有一个特定的部位,该部位可以通过磷酸化作用来调节DNA连接酶Ⅰ的活性。DNA连接酶Ⅰ的作用就是将DNA复制时复制叉处形成的不连续的后随链(冈崎片段)连接起来。在此过程中DNA连接酶Ⅰ并不是单独起作用,而是需要和[[多种蛋白因子]]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在真核生物DNA复制时,后随链是由DNA聚合酶α催化合成的,[[DNA聚合酶α]]先催化合成一段引物,然后依赖DNA聚合酶δ与增殖细胞核抗原(持续复制因子),从引物开始合成DNA,然后引物通过降解出去。此外,在损伤的DNA的[[碱基]]修复中,DNA连接酶Ⅰ也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细胞内的特异性的[[核酸内切酶]]和外切酶特异性识别损伤部位,在DNA单链损伤部位的附近进行剪切,切除一段DNA,然后DNA聚合酶以另一条完整的DNA链作为模版进行修复合成重新合成这段DNA,最后由DNA连接酶Ⅰ将缺口连接。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3538585/50b4kmyYQYDXwR8pn1FRsyrw9iOBxYXRlycsBK6bbYY8vEys-duGhIRLxd9DUYN5oHsjLgpZr-HcJp3DVESyxPwvX-il5w87zzI55I2t1NfjO3Gp75Eb31MwLvkw3LQa65EuQ9O9BnVwb8muYah0JH6RkogyMqx-lcJolvr4jJ00Wd18OyhNu3yixK_Eal2yD1ANlAliz42y2Kt-WKvewPbfAFcFolYV6zf4FKuZKi5Onl0ibz5wAaizD4nWm0kMI1pYV1i0m8W2zr19l3bLG1V6ljn3XUHNLzY0j4KK | 超星期刊.2018,引用日期2018-11-11] </ref> ==视频== ==火花学院-DNA连接酶== ;{{#iDisplay:h3030sx9lxp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60 生物科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连接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