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37.8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追随者 的原始碼
←
追随者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希尼9.jpg|缩略图|[http://new.sc.cn/news/388704814_114988.shtml 希尼]]] '''《追随者》'''是英国作家谢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1939年4月13日—2013年8月30日)的作品。 ==作品== 我爹在耕地,把马匹驱赶, <br> 鼓圆了肩膀,像一张满帆 <br> 撑挂在车辕和土垄之间, <br> 马匹使劲拉,他嘴里呃呃喊。 <br> <br> 是行家。他把挡泥板装好, <br> 把尖尖的钢刃固定,它琤亮, <br> 草皮翻过去不会碎掉。 <br> 到垄头,缰绳啪的一声响, <br> <br> 汗淋淋的马匹转过身来 <br> 回到地里,他一只眼睛 <br> 眯成一条缝,向土地斜窥, <br> 估出土垄间行距,确又准。 <br> <br> 在他钉靴后,我跌跌撞撞, <br> 有时跌倒于光滑的草皮, <br> 有时他让我骑在他背上, <br> 随他的脚步忽上来,忽下去。 <br> <br> 我极想长大成人去耕地. <br> 闭上一只眼,使双臂吃劲。 <br> 我能做的却只是在田里 <br> 随着他宽阔的影子行进。 <br> <br> 我是个废物,总是绊倒, <br> 跌交,哇啦哇啦叫,但现在 <br> 却是爹在我后面跌交, <br> 跟着我,硬是不肯走开。 <ref>[https://www.gushimi.org/shiren/267561.html 古诗大全]</ref> ==写作特点== 希尼的诗作[[纯朴]]自然,奔流着祖辈们的血液,散发着土地的芳香, 继承了爱尔兰文学的优秀传统,以极富[[感情色彩]]的[[田园抒情诗]]见长。 希尼的诗歌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蕴丰富的哲理于日常生活,而且他还对古希腊和英国的史诗做了深入的研究和介绍,从而拓宽了现代诗的表现领域。 他以一种带有现代文明的眼光,冷静地挖掘品味着爱尔兰民族精神。他虽有学院派的背景,却绝无学院派的那种[[孤芳自赏]]的[[情调]]。 他在12本诗集中,描摹爱尔兰的乡村生活,歌颂土地、自然、古老的道德,思考爱尔兰复杂的历史与政治冲突,并试图在作品中,唤醒人们对宽容与和解的认知。和他的前辈、爱尔兰诗人叶芝一样,希尼的名字是和他的祖国爱尔兰分不开的,而和叶芝一样,他朴实而深厚的诗歌,能够抵达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广大人群。<ref>[https://www.pinlue.com/article/2019/09/2313/499659459939.html 品略]</ref> ==作者简介== 谢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1939年4月13日—2013年8月30日),生于爱尔兰北部德里郡毛斯邦县一个虔信天主教、世代务农的家庭。希尼不仅是诗人,还是一位[[诗学专家]]。199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诺贝尔奖演讲《归功于诗》(Crediting Poetry,1996)也是一篇重要[[诗论]]。希尼把古英语史诗《贝奥武夫》(Beowulf,2000)译成现代英语,轰动一时。是公认的当今世界最好的英语诗人和天才的文学批评家。1966年,以诗集《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一举成名。1966年到1972年,希尼在母校任现代文学讲师,亲历了北爱尔兰天主教徒为争取公民权举行示威而引起的暴乱。 2013年8月30日,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逝世,终年74岁。<ref>[https://cul.qq.com/a/20130912/009860.htm 腾讯网]</ref>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813 世界文學總集]]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追随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