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56.14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通济堰 的原始碼
←
通济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通济堰22.jpg|350px|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25/b25f43818d444e95928692afbbe171f6.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67289391_141187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边,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1962年列为省级文保单位。2001年06月25日,通济堰作为南朝至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f>[http://www.godpp.gov.cn/wmzh/2007-09/21/content_11219628.htm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518处)(2001年06月25日国务院公布) ],文明网</ref>。 通济堰,2014年通济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整个[[水利工程]],连同碑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资料。 自宋元至清,历代多次续建整修。大坝呈弧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条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 ==结构体系== 通济堰现存历代碑刻十八通,主要集中在大坝北岸的司马庙中。其中有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范成大“重修通济堰规碑”。 另有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刊宋碑两通,其中[[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丽水县通济堰詹南二司马庙记碑”,是现存最早的通济堰史料。通济闸至石函渠段两侧,留有多株千年护岸香樟。临渠建有文昌阁、店铺、民居、[[牌坊]]等各类清代木石[[建筑物]]。 ==水利工程== 通济堰水利工程由拱形大坝、[[通济闸]]、石函、叶穴、渠道、概闸及湖塘等组成的水利灌溉体系。 通济堰的拦水坝位于丽水市区西南25公里的[[瓯江]]与松荫溪汇合口附近的堰头村。大坝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上游集雨面积约3150平方公里,引水流量为3立方米/秒,每天能拦入堰渠水量约为20万立方米。 通济堰渠道呈竹枝状分布,由干渠、支渠及毛渠三部分组成,蜿蜒穿越整个碧湖平原。干渠长22.5公里,分支渠四十八条,毛渠三百二十一条,大小概闸七十二座,并多处开挖湖塘以储水,形成以引灌为主,兼顾储泄的竹枝状水利[[灌溉]]系统。 ==重大意义== 干渠始于拦水大坝北端的通济闸,渠水经堰头村、保定村,穿越碧湖镇、平原、石牛,流抵下圳汇入瓯江,迂回23公里。干渠上分凿出大小支渠、毛渠321条,使整个碧湖[[平原]]上的3万余亩农田得以旱涝保收。主、支渠上有大小闸概72处,进行分水调节,使渠水能自动流入不少农田。 通济闸为紧靠拦水坝的第一道闸,它控制堰渠总水流量,为全渠道的灌溉枢纽;位于概头村的开拓闸,是通济堰的一座中心闸,通济堰由此分出东支、中支和西支;位于上阁村的城塘概闸又把通济堰划分为上源、中源和下源。除此之外,还有龙子殿概、木栖花概、下概头概、金丝概、河东概、丰产概等多处闸概进行分水和调节水流量。为了便于蓄水和排灌,各支毛渠利用闸概拦蓄多余的渠水,还配以众多的湖、塘、水泊与支毛渠相通,其中给洪塘为最。石函引水桥建于[[北宋]]政和初年(1111-1115年),总长18.26米,净跨 10.24 米,桥墩高4.75米。叶穴为叠梁结构的木构概闸,始建于宋,清[[光绪]]二年(1876年)重建。 洪塘位于[[保定村]]西北,“周九百二十三”(注:一弓为五尺),塘内蓄水可灌溉农田2000余亩。 整个通济堰灌溉网络纵横交错、得体合理,形成了以灌为主、蓄泄相兼的水系布局<ref>[http://wenhua.youth.cn/xwjj/xw/201409/t20140920_5761428.htm 浙江丽水通济堰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中国青年网,2014-09-19</ref>。 ==视频== ===<center> 通济堰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世遗通济堰的前世今生</center> <center>{{#iDisplay:x05394lwo3h|560|390|qq}}</center> <center>古堰画乡的通济堰是中国古代五大水利灌溉工程之一</center> <center>{{#iDisplay:q0753gwhyc1|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443 水利工程]]
返回「
通济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