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05.22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造谣学校(理查德•谢里丹) 的原始碼
←
造谣学校(理查德•谢里丹)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www.kfzimg.com%2FG06%2FM00%2FC6%2F3E%2Fp4YBAFpupr6AL5N2AADOeS9UId8753_b.jpg&refer=http%3A%2F%2Fwww.kfzimg.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71103600&t=f56665e9b5926c81043e46db9fccc836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book.kongfz.com/27248/835419790/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small> |} == 内容简介 == 本书为哈佛经典丛书第十八卷——“现代英国戏剧”中的一部。这里所指“现代”为本书编著者所处年代的时代划分方式。现称“古典主义”。《造谣学校》是谢里丹最著名的喜剧,也是英国喜剧的优秀典范。在这部喜剧里,谢里丹以“自然状态”的宗法道德和“文明的”上流社会道德败坏相对比,描写狄泽尔爵士,娶了一个梦想进入上流社会的穷乡绅的女儿为妻,她到伦敦后渐渐沾染上社交圈中的一些恶习,挥霍无度,搬弄是非,致使自己差点失身,最后终于悔悟与丈夫重新和好。 == 作者简介 == [[理查德•谢里丹]],英国剧作家、政治家。1751年10月30日生于爱尔兰,卒于1816年7月7日。谢里丹先入哈罗中学,后学习法律。1775年,其第一部剧作上演,至1779年,他已经写了7部剧本。1776至1809年间,他经营朱瑞巷剧院。1780年后,他主要从事政治活动。当过议员,并在外交部、财政部和海军内任过要职,拥护自由民主,反对不义战争,反对压迫平民。谢里丹最有名的剧作《造谣学校》是英国风俗喜剧最佳作品之一。他的全部作品几乎都是以明快的机智嘲弄当时那个感情脆弱的社会,并以卓越的性格描绘著称。其他作品有喜剧《[[情敌]]》、喜歌剧《[[陪媪]]》、改写自17世纪末英国剧作家范布勒《失足》的喜剧《[[斯卡巴勒之行]]》、滑稽剧《批评家》以及据同时代德国剧作家科采布《[[秘鲁的西班牙人]]》改编的悲剧《[[皮扎罗]]》等。 <ref>[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801515/ 豆瓣网]</ref>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造谣学校(理查德•谢里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