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45.9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道德情操论 的原始碼
←
道德情操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道德情操论.jpeg|有框|右|<big></big>[https://img2.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33862253.jpg 原图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274782/ 来自 豆瓣网 的图片]]] 《'''道德情操论'''》,情感主义道德哲学著作。亚·斯密著。1759年出版,曾连续重版10余次。周辅成编、商务印书馆1987年出版的《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有选译。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人的同情感为基础建立了道德哲学。1.把同情作为人性的核心部分,认为美德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认为人不仅是自私利己的,而且人性中还有一种同情或怜悯他人的情感。这种同情感是人类本性中最基本,也是包含内容最广泛的道德情感,它是[[人类]]道德行为的基础,由此而形成人们自觉的道德认识、内在的道德良心和普遍的道德律令与一般原则。2.指出道德评价的基本对象是人们情感之间的合宜性,人们同情感的一致便是道德赞许的基础。既然人的道德情感源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同感。人们行为的道德品质也应从人们的相互同感中作出判断,看人们的相互同感是否运用得“合宜”。所谓合宜,就是人们相互同感感情的一致与相称,也就是行为者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社会的良好影响和道德后果)的一致性,实际上就是以一般人的普遍同情作为评判道德的标准。3.阐述了人从自爱到仁爱的过程。认为人爱集体甚于爱自己,爱国家甚于爱集体的道德情操是人类仁爱的天性使然的。完善的人性是节制自私感情,是仁慈仁爱的光大。认为按照完美的谨慎,严格的正义和合理的仁慈的规则而行动的人,可以说是具有最完美德性的人。这就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同情同感,仁慈公正,作为人们[[行为]]的最高准则,体现了一种博爱的道德精神。 ==作者简介== 亚·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英国近代[[经济学家]],伦理学家。 ==工具书的特点== 1、从编辑目的而言,它主要供查考、检索而非通读<ref>[https://www.docin.com/p-1616337914.html 论工具书的功用],豆丁网,2016-06-03</ref>。 2、从编排方法而言,[[工具书]]总是按某种特定体例编排,以体现其工具书性,易检性。 3、从内容而言,广泛吸收已有研究成果,所提供的[[知识]]、信息比较成熟可靠,叙述简明扼要,概括性强<ref>[https://www.doc88.com/p-54159545524840.html 工具书的特征],道客巴巴,2021-03-25</ref>。 ==视频== ===<center> 道德情操论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为什么你读不懂《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6)</center> <center>{{#iDisplay:c3239ysv2r6|560|390|qq}}</center> <center>推本好书·18 以“公民的幸福生活”为目标的伦理思想——《道德情操论》</center> <center>{{#iDisplay:v0964458nw6|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道德情操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