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38.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道德经·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的原始碼
←
道德经·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作品名称 [[道德经]]外文名称 Tao Te Ching 作品别名 《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创作年代[[春秋时期]]作品出处道德经文学体裁散文 作者 [[老子]] [[File:B21bb051f81986183bfa2f6340ed2e738ad4e69c.png|缩略图|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b21bb051f81986183bfa2f6340ed2e738ad4e69c?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68,limit_1/format,f_jpg 原图链接][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b21bb051f81986183bfa2f6340ed2e738ad4e69c?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68,limit_1/format,f_jpg 图片来源百度]]]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①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②。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③;养④之覆⑤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⑥。 ==译文== 道生成万事万物,德养育万事万物。万事万物虽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环境使万事万物成长起来。故此,万事万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贵德。道之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贵,就是由于道生长万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养万物而不加以主宰,顺其自然。因而,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生长发展,成熟结果,使其受到抚养、保护。生长万物而不居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 ==注释== 1、势:万物生长的自然环境。一说:势者,力也;一说,对立。 2、莫之命而常自然:不干涉或主宰万物,而任万物自化自成。 3、亭之毒之:一本作成之熟之。 4、养:爱养、护养。 5、覆:维护、保护。 6、玄德:即上德。它产生万物而不居为己有,养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 ==引语== 这一章是着重讲“[[德]]”的作用,可以看作是三十八章的继续。老子在这章里再一次发挥了“[[道]]”以“[[无为]]”的方式生养了万物的思想。本章里的“[[玄德]]”即“[[上德]]”。老子认为,“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但“道”和“德”并不干涉万物的生长繁衍,而是[[顺其自然]]。“德”是“道”的化身,是“道”的人世间的具体作用。万物成长的过程是:一、万物由“道”产生;二、“道”生万物之后,又内在于万物,成为万物各自的本性;三、万物依据各自的本性而发展个别独特的存在;四、周围环境的培养,使各物生长成熟。 ==评析== 在前面的某些章节中,我们已经了解到老子关于“道”和“德”二者之间的关系,也了解到“道”、“德”与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这一章同样论述的是“道”以“无为”的方式生养了万物的学说,有学者认为,“老子提出‘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的见解,说明万物是在无为自然状态中生长的。‘莫之命’,即孟子所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的意思。万物的生长,是顺应着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而长的,各自适应着自己所处的具体环境而生长的,根本就不可能有所谓主持者加以安排,然后才能生长的。这一点,是老子反对鬼神术数的表现,反对有神论的表现,就万物的生长却需要依据着客观自然界存在的规律来说,老子称之为‘道生之’。就客观自然界存在的规律具体运用于物的生长来说,老子称之为‘德畜之’。万物生长,既然必须依据自然界的规律,而为自然界的规律的具体运用,所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但万物的尊道贵德,也仅为对自然界的规律的依据与运用,不是另有什么主宰者加以命令与安排的,这种现象,老子认为是无为自然的状态,所以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我们同意以上所述观点,因为道之创造万事万物,并不含有什么主观的意识,也不具有任何目的,而且不占居、不主宰,整个过程完全是自然而然的,万事万物的生长、发育、繁衍,完全是处于自然状态下。这就是“道”在作用于人类社会时所体现的“德”的特有精神。显然,这是一种勿庸置疑的无神论思想,它否定了作为世界主宰的神的存在,这在先秦时代的思想界应该说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作者简介==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聃(dān)(约前571~前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此地本是封于西周的[[陈国]],今河南鹿邑,安徽涡阳存有争议)人。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File:U=2962351577,3443485012&fm=26&gp=0.jpg|缩略图|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b21bb051f81986183bfa2f6340ed2e738ad4e69c?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68,limit_1/format,f_jpg 原图链接][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b21bb051f81986183bfa2f6340ed2e738ad4e69c?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68,limit_1/format,f_jpg 图片来源百度]]] ==作品出处==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视频== {{#iDisplay:m3139ovqfjo | 560 | 390 | qq }} categorg:+230 [[Category:230 道教總論]]
返回「
道德经·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