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19.12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道长(张兴海) 的原始碼
←
道长(张兴海)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道长'''<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4098563/pexels-photo-4098563.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道长》'''是[[中国]]当代作家张兴海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道长=== 这个人,我开始称他为道人,继而呼之为道士,后来又尊之为道长。虽然他已经声名显赫,誉满天下,我依然顺口顺心地称他为道长。 回想起来,最早见他,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其时我在陕西省周至县广播站当记者,去县政协召开的会议采访,想不到遇见一位打扮奇特的“异人”:玄青色布袍,白色长筒云袜,脚蹬青布十方鞋,头戴扁平混元帽,黑楂楂络腮胡须包裹着清癯脸膛,一直抬头挺胸正襟危坐,显出七分庄重三分谦和的神情。他是个道人,一般是在文艺作品中出现,在乡间小道也能偶尔见到,可是谁能在县城的会议上见过,而且还坐在主席台上?像我一样,不少人饶有兴致地望着他,私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人说这个人身上堆满了传奇故事:文化革命中用神奇的掩埋法保护了道观[[珍贵]]文物;会使枪弄棒,精通武当功夫,飞檐走壁刀枪难入;谙熟八卦,能掐会算,谁家丢了牛走失了孩子就找他求助。关于他的出家,人们说得更玄:原籍甘肃天水,7岁入私塾读书,19岁到陇县龙门洞道观游览,看见一条通身金黄的巨龙从洞口飞出,似在向他召唤,便毅然灭了尘世俗念,皈依道门;几年后来楼观台道院挂单,见老子祠飞檐下挂着“其犹龙乎”匾额,心思大动,又在这儿参道拜师。此人精通阴阳,颇有神通,今后可能要“飞龙在天”哩! 出于好奇,加上奉命要写[[政协委员]]的[[风采]],我很快就去[[秦岭]]北麓的楼观台,采访担任道观监院(俗称道长)的任法融先生。时逢五月初夏,秦岭北坡叠峰耸翠,处处绿树笼罩,岚烟袅袅。楼观台得天独厚,山麓有意向平原伸出这么外凸的一个土丘,显眼地矗立成几百米高的圆柱体,显然是一个天然瞭望台。以森森古橡树为植被的这座高台,正是2600年前周大夫尹喜结草为楼观星望气的地方,楼观因此而得名。正是他在函谷关遇见伟大思想家老子,把他带到这里,请他在台上说经布道,整理圣哲宝典《道德经》,这儿便留下了说经台遗迹。自此,楼观成为中国道林张本之地。唐朝初年,唐高祖李渊尊老子为先祖,在此大兴土木,修筑规模恢弘的宗圣宫,楼观台遂成为全国很有名望的道教宫观。关于这些,我虽然早有耳闻,却一直未曾实地游览。正午的骄阳将光辉撒播在高岗周围古老橡树的枝叶上,盘旋扶摇的一层层砖石台阶也撒满树叶间的点点银光。我拾阶而上,在台顶的老子祠见到了任法融先生。他正带领几个青年道人修补墙壁。经过文革浩劫,道观变得千疮百孔,道人们四散逃命,有的被迫还俗,古建筑惨遭破坏,不少房舍场院耕田林地被一些企事业单位占据。不难想象,作为新上任的道长,他的工作多么忙碌。他还是我前几天见到的那身打扮,还是那种七分庄重三分谦和的神色,看过我的介绍信后,用浓重的甘肃口音吟诗一般地说:“兴波澜兮海泱泱,张风帆以远航!张兴海君的前程无量哟!”一个风趣的玩笑,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我在道观住了下来,才知道道人平日生活的大致情形。像古代[[雅士]]一样,他们把吃饭叫用膳,伙房叫膳房,[[墙壁]]地面非常洁净,粮食蔬菜都是自己出产的。他们的作息极有规律,诵经,谯事,练功,耕作,就寝,按照天干时辰有序进行;拜师,云游,交友,著述,羽化,有一套严密制度。他们平素生活极其简朴,一日三餐全是素食,主张节俭,不能有丝毫浪费。和我同桌吃饭的道人,将桌面上抛撒的馍渣菜叶都要捡起来再吃,甚至掉到地上的食物也要捡起来吃了。我问身边的道人何必这么吝啬?他说出家人讲究的是自己受苦受难,忍耻含垢﹐苦己利人﹐戒杀戒色﹐以柔弱谦下为表﹐以清静虚无为内﹐这样才能修炼自身,[[感化世人]],拯救苦难民众。仔细想来,他们以如此严苛的自律,养成高格极品,所谓[[道骨仙风]],与所在的深山野林相融相谐,自身在高山林海白云风鹤中陶冶修行,深山野林也蒙上一层神话般的[[色彩]],宗教的意旨情怀就这样净化世人的灵魂,也保护了一方一处的山林。 中国道教时而被朝廷看重影响着[[政治思潮]],时而被[[朝廷]]抛弃被迫流落民间,不论在朝在野,[[久而久之]],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因而鲁迅先生说:“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 这是一个[[拨乱反正]]百废俱兴的年月,农村的分地承包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西安市文联专业作家[[贾平凹]]与和谷来周至采风,对我说楼观台道观有位厉害的道人,对老子思想很有研究,想去见识见识。于是,我就带他们去了。 <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张兴海,副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群众文艺创作中心艺术指导。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道长(张兴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