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216.73.216.11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邵从恩 的原始碼
←
邵从恩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邵从恩</big>''' |- |<center><img src=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c53cd3b0c6b08b1a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pic.sogou.com/pics?p=77040501&query=%E9%82%B5%E4%BB%8E%E6%81%A9 来自搜狗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 '''邵从恩'''(1871-1949),男,字明叔,清未及[[民国]]政要<ref>[http://2014.sina.com.cn/news/ 邵从恩(1871-1949),男,字明叔,清未及民国政要],搜狐, 2014-06-27</ref> 。四川眉山市青神县南附乡(今南城乡)人<ref>[http://2014.sina.com.cn/news/ 四川眉山市青神县南附乡(今南城乡)人],搜狐, 2014-06-27</ref>。清未进士。后留学日本,1908年回国。任法部主事,[[四川]]法政学堂监督等<ref>[http://2014.sina.com.cn/news/ 1908年回国。任法部主事,四川法政学堂监督等],搜狐, 2014-06-27</ref>。[[辛亥革命]]后,历任川南宣慰使、四川军政府民政部部长、[[国务院]]法制局参事兼[[北京政法大学]]教授等。1933年日军侵入华北后,举家迁回四川。1935年 初被刘湘聘为省政府顾问,力主抗日。1949年被邀请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一届全体会议,因病未能成行。同年10月在[[成都]]病逝。 国籍 ;中国 逝世日期;1949年 中文名称;邵从恩 出生日期;1871年 出生地 ;四川[[眉山市]]青神县南附乡 '''目录''' 1基本内容 ==1基本内容== 个人简介 邵从恩邵幼年从父读书,20岁为秀才,30岁中举人,33岁中进士,后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习法政。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回国,授法部主事,曾亲手订制全国法官考试条例 及其它法规,后回四川主办第一个政法教育学校——绅班法政学堂,培养造就政法人才。 清宣统三年(1911)春,四川保路运动掀起风潮,川政总督赵尔丰诱捕保路同志会领 导人蒲殿俊等数人。时在北京的邵从恩闻讯后,即回川会见汉路大臣端方和总督赵尔丰,力劝释放同志会要人。后端、赵恐事态扩大,只好释放了蒲殿俊等人。 同年,[[武昌]]起义后,尹昌衡继任四川都督,任命邵从恩为川南宣慰使,后调四川军政府任民政部长。成渝两军政府合并后,改民政司,邵任民政司长。 民国2年(1913)7月,邵到北京任法制局参事。北京政法大学开办时,邵任教授,主讲宪法。后因曹锟贿选登台,邵愤而辞职到天津向佛学居士韩德请求习佛学,虽长斋茹 素,却仍心系民族安危与人民困苦。20年(1931)“九·一八”事变后,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派人邀邵前往相助,并许以高官厚禄,遭邵拒绝。后因伪满洲国官员及日本人 来邵家劝邀,邵为摆脱其纠缠,举家迁回四川。 民国26年(1937)“芦沟桥事变”后,邵响应中共发布的团结抗日的通电宣言。27年(1938)7月,邵和张澜到汉口参加国民参政会第一次大会,经吴玉章介绍,认识了周恩 来、董必武等中共领导人,接受了中共团结抗日,为和平民主努力奋斗的思想主张。33年(1944)2月,邵与张澜在成都联名发起组织民主宪政促进会,被选为主席,积极从事 民主宪政宣传活动。 民国35年(1946)1月,邵到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在开幕式上疾呼停止内战,和平建国。36年(1947)5月,国民政府最后一次参政会在南京召开,邵前往参会,临行前曾 说:“此行是拼老命争取和平”。会议期间,邵当面质问蒋介石:“全国期望和平、停止战争,不知主席有何难而必欲诉诸武力?”蒋竟蛮横无礼地部邵:“你为什么只劝我 不打仗?为什么不去劝共产党呢?”邵气急中风倒地,被送中央医院急救。邵住院期间,索纸手书“内战不停我不乐”7字见报,故国人称邵为“和平老人”。 民国36年(1947),邵从恩回到成都,后半身瘫痪。1949年10月1日,邵在成都病逝,终年78岁。临终前,家人告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在北京召开,邵兴奋地说:“和平有 望,国家有幸,人民得福了!”现在,北京革命历史博物馆还陈列有邵从恩的单人照片。 词条标签: 行业人物教师大学教师人物 ==参考来源== [[Category:政府官员]] [[Category:政治家]] [[Category:教授]]
返回「
邵从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