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123.24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郑万钧 的原始碼
←
郑万钧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郑万钧</big> ''' |- | [[File:郑万钧.jpg|缩略图|居中|[http://www.caf.ac.cn/files/image/20180917/5566d134-53f7-41d5-a482-0170d5f3760e.jpg 原图链接][http://www.caf.ac.cn/html/20181030/2018-09-17-21-43_1_1.html 来自 中国绿色时报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CDCDCD" align= center| '''中科院院士'''、'''著名林学家'''、 '''树木分类学家'''、'''林业教育学家''' |- | align= light| |} '''郑万钧'''(1904.6.24~1983.7.25),中科院院士、著名林学家、树木分类学家、林业教育学家,中国近代林业开拓者之一。在森林地理学和树木学研究中,深入调查、考察与进行定位试验,用动态的观点研究森林生态、林木生理、树木生长及林业经济指标,提出科学经营林业技术措施与管理方法,倡导实验森林地理学根据树木外部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鉴别树种,研究树种的环境条件、生活习性、适应性能和利用价值,主要经济树种在不同地区、海拔成片栽植,研究生长发育规律,创立了实验树木学组织编写了中国树木志等重要学术专著命名了100余个树木新种和三个新属。1948年与[[胡先骕]]先生联合发表的活化石―水杉,被世界植物学界誉为近一个世纪以来最大的科学贡献之一。他一生著作甚丰,晚年主编的《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中国植物志》第七卷和《中国树木志》第一、二卷出版后,受到国内外林学界的赞誉。曾任[[中国林业科学院]]研究员、院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ref>[http://www.forestry.gov.cn/lxh/1460/13104/3.html 在纪念郑万钧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暨《树木志》四卷首发式上的讲话],中国林业网, 2009-05-22</ref>。 ==个人简历== ===大学期间=== 郑万钧于1904年6月24日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一个商人家庭。幼年在一所法国人办的职业学校读书,打下了法语基础。13岁考入[[江苏省第一农校]]林科,1924年毕业,学习成绩特别优秀,毕业后便留校工作。当时在国立[[东南大学]]任教的[[钱崇澍]]教授常去江苏省第一农校讲课,发现郑万钧勤奋好学,非常热爱树木学,于是将他调到国立东南大学,破格提升为树木学助理。当时国立东南大学聘请不少著名学者如[[秉志]]、[[陈焕镛]]等授课,郑万钧总是挤出时间去听课,从而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研究工作=== 1929年,郑万钧应聘为[[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植物学研究员,在这里工作了10年,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他在植物分类学家[[胡先骕]]领导下,从事中国森林植物调查研究工作,大部分时间是在野外调查,获得了丰富踏实的野外考察经验。1930年—1931年,郑万钧在西康东部和[[四川]]西北部调查[[高山云杉]]、[[冷杉]]等[[针叶林]]的种系和分布;1932年调查浙江诸暨的香榧和油棉栽培情况;1934年在[[江西]][[庐山]]参加森林调查;1936年又在[[四川]]峨边主持高山针叶林的调查;1937年在[[浙江]][[龙泉]]调查[[杉木]]和[[天然林]],同年又在[[湖南]][[宜章]]调查[[莽山]]天然林区的树种组成、分布和生长过程。 并多次去[[天目山]]、[[天台山]]、[[黄山]]作森林调查。郑万钧进入山区调查,每天都要步行数十里至百十里,为探索高山针叶林的分布规律,他攀登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实地考察。为提高工作效率,他创造性地运用路线调查法、标准地法和标准木法,在调查中积累了大批标本和资料。每次调查归来,风尘仆仆,顾不上休息,便整天忙于整理资料、鉴定标本,并将调查结果用英文写出论文。这种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得到胡先的赞扬和鼓励,并亲自代为审核修改论文。 十年的野外调查,不仅给郑万钧艰苦的磨炼,而且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在这十年中,他共发表论文20篇。其中,《对川西高山针叶林的组成、分布的论述》、《莽山天然林对涵养水源的重要作用》等文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又如《浙江维管束植物》一文一直成为编写浙江植物志的重要参考文献。他还参表了树木新种数十种,如[[天目木姜子]]、[[天目槭]]、[[黄山花楸]]、[[白豆杉]]、[[普陀鹅耳枥]]、[[天台鹅耳枥]]、[[狭叶山胡椒]]、[[江浙钓樟]]等,丰富了华东木本植物区系成分,不少研究成果被收入陈嵘编撰的《中国树木分类学》中<ref>[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089&do=blog&id=18584 中国近代林业开拓者之一——郑万钧],科学网,朱政德,2008-3-18</ref>。郑万钧自知自己基础理论知识的不足,学习特别勤奋刻苦,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中国科学社]]决定送他到国外学习,这对郑万钧是一次加强基础理论学习的极好机会。1939年初,他被派往[[法国]][[图卢兹大学]]森林研究所。去法国之前,他作了几个月的准备,将西部高山针叶林的研究资料重新系统整理,用法文写成《四川及西康东部的森林》,论文手稿带往法国。他的指导教师亲自审阅这篇论文后,对郑万钧有如此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知识非常赞赏。在[[法国]]期间,郑万钧珍惜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刻苦学习,工作进展很快,1939年底,即通过论文答辩,被授予科学博士学位,并将该论文出版。后来郑万钧教授森林地理学,其中“西部高山林区”一章即在此论文基础上写成的,已被高等林业院校采用为教材。 ===科研工作=== [[File:郑万钧1.jpg|缩略图|1975年,郑万钧在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工作室与学生向其柏教授、傅立国研究员交流《中国树木志》编写工作[http://www.caf.ac.cn/files/image/20180917/3b121467-24b6-416e-8082-501992882f7a.jpg 原图链接][http://www.caf.ac.cn/html/20181030/2018-09-17-21-43_1_1.html 来自 中国 绿色时报网 的图片]]] 1939年12月,郑万钧回国,[[云南大学]]聘他为[[教授]],兼[[云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44年到[[中央大学]]任教授兼森林系主任,一直工作到1949年。1948年,他和胡先骕发表“活化石”水杉新种,被认为是世界植物学界重大发现之一,轰动了学术界。为水杉定名,郑万钧做出了重大贡献。1945年,郑万钧根据当时中央林业实验所技正王战在[[四川]][[万县]]磨刀溪(又名谋道溪)采得水杉的枝叶标本和拾得的球果进行研究,认为既不是水松,也不是北美的红杉,而是一新属。为慎重起见,1946年,他又派中央大学森林系技术员[[薛纪如]]两次到该地采得完整的花和球果标本,但因当时文献资料不多,于是郑万钧进行[[拉丁文]]描述,并连同标本寄往北平静生生物研究所胡先骕教授,托他查阅文献。 1947年,[[胡先骕]]从文献中查得该植物与[[日本]]古植物学家[[三木茂]]在日本第三纪地层中发现的[[化石]]种十分一致,遂与郑联名定为活化石水杉属和水杉新种,学名为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论文于1948年发表,立即成为轰动植物学界的珍闻。直到现今,这一发现仍为植物学界所传颂。水杉发现的科学价值,在于它是一种“活化石”,其祖先在距今0.65—1亿年前,广布于北半球北纬35°—80°地区,当时至少有10种。近200万年来,北半球发生多次冰川,古水杉几乎灭绝,仅剩此一种幸存于我国川鄂边境一带。 所以很长一段时期内,许多学者只见过[[水杉化石]],不知道还有活的[[水杉]]遗存下来。因此,这个发现被誉为20世纪植物学上最重大的发现,是中国科学家的伟大贡献。水杉是中国珍稀孑遗树种,树势高大挺拔,树姿优美,适应性很强,除不耐干旱外,适生于多种温带气候和土壤,且生长迅速。1948年以来国内外广为栽培。现在水杉已引种到[[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已有18个省、市、自治区用水杉造林和四旁绿化,生长良好。 ===教学态度=== 郑万钧自1939年12月由法国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至1961年12月,先后在[[云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南京林学院]]任教整整22年。在教学中,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经常带领学生到野外,到林区调查实习。1950年和1951年暑假,他带领学生在[[山东]]、[[江苏]]北部考察林业。1951年冬季,又接受国家任务,带领学生去[[广西]]南部开展宜林地调查。在担任[[南京]]林学院领导职务后,尽管行政事务繁忙,他仍坚持教学,带领学生到南京郊区和安徽琅琊山实习,还招收研究生,开设森林地理学、植物拉丁文等课程,并指导论文写作。 他对学生从严要求,一丝不苟,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及时完成作业;但对学生的缺点从不当面训斥,总是谆谆教导,启发学生提高认识,自己改正错误。几十年来经他教过的学生不少已成为林业专家、学者。他要求师生们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他组织气象、土壤、森林生态、造林、森林经理等学科青年教师去福建杉木中心产地——南平溪后乡蹲点搞调查研究,总结杉木丰产经验。他们以充分的数据,分析杉木人工林的丰产与多种环境因素和造林技术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杉木造林的宜林地选择和造林技术措施,对中国南方营造速生丰产林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科学方针=== 1962年,郑万钧被调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担任副院长,后任院长。他坚决贯彻林业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为生产服务的方针。他非常强调一切工作从调查研究入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深入南北各地,了解基层单位林业科学研究现状,在这个基础上制定林业研究发展规划。鉴于中国森林资源贫乏,木材短缺,他特别重视速生丰产林技术措施的研究。 1966年上半年,郑万钧去广州参加农业区划会议,会后即转赴南方几省区了解速生丰产林的科研情况。先后和[[广东]]林科所的科研人员在台山了解湿地松种子园的建设,在开平调查马尾松飞播造林,在电白博贺港了解木麻黄人工林速生丰产经验,在湛江雷州调查桉树良种造林经验,然后绕道广西,并北上[[湖南]]、[[湖北]],了解省区林科所科研开展情况。他工作尽职、尽责,不辞劳苦深入科研、林业生产实际。 ===编写文献=== [[File:郑万钧2.jpg|缩略图|郑万钧审阅文稿[http://www.caf.ac.cn/files/image/20180917/2370a5ab-ed68-44f0-8085-6588b7e9efe5.jpg 图片链接][http://www.caf.ac.cn/html/20181030/2018-09-17-21-43_1_1.html 来自 中国绿色时报网 的图片]]] “文革”期间,郑万钧被迫停止了院长工作,他利用这段时间继续编写《中国植物志》第七卷(裸子植物)。裸子植物即松杉柏一类树木,与林业生产关系密切。郑万钧对我国裸子植物各类群十分熟悉。他组织了一个编写小组,从1972年开始编写,于1973年底定稿,1978年出版。它凝聚了郑万钧毕生研究我国裸子[[植物]]的精髓,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出版后深受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好评。此书现为中国各省区植物志、树木志、院校教材采用,1981年获林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73年底《中国植物志》第七卷定稿后,郑万钧开始组织力量编写《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一书,把当前我国林业生产中常用造林树种的造林技术措施总结出来。本书共组织了全国200多个单位、500多位科技人员,包括省地县林业局、林科所、林场、高等和中等林业院校的同志参加,共编写三年,于1978年出版。本书编入中国主要树种210种,共169?5万字,每一树种包括形态特征、分布、生物学特性、各项造林技术、病虫害防治、木材性质和用途等内容,是中国最重要的一部造林专著<ref>[http://zhibao.yuanlin.com/NewsDetail_yh.aspx?ID=227785 《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首次修订工作启动],园林网,作者:铁铮 段劼 日期:2015-12-17 </ref>。此书于1978年出版后获林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郑万钧还组织人力编写《中国树木志》。 他提出在中国号称8000种的乔灌木中编入志书应不少于5000种。中国树木志计划分四卷出版,先制定一个严密的编写条例和细则,以便统一规格,再以科为单位组织有关专家分工编写。在内容上,树木志不同于树木分类学,它虽以树木分类为纲,但又必须包含树种的生态学、生物学特性、造林营林技术要点以及各树种在国民经济中的价值,以加强志书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他的这些观点是他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科技为生产服务的一贯思想的体现。中国树木志的专业性很强,编写和编辑的工作量也相当繁重。 1980年—1982年,《中国树木志》各科作者陆续交稿,郑万钧组织了全国十多位专业知识丰富的中年树木学家(不少是他教导过的学生)到[[北京]]统稿定稿。对编辑过的文稿,他本人都要仔细再阅读一遍,亲自修改,有些文稿修改几遍,直到满意为止。《中国树木志》第一卷文稿132?8万字,于1981年定稿。第二卷文稿共200万字,也经他审过一遍。由于过度操劳,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先是受高血压和痛风的折磨,随后出现一些老年性并发症如贫血、糖尿病、脊髓炎等,使他不能坚持工作,只得住院治疗。1983年7月25日,郑万钧未能等到他主编的这本巨著问世,十分遗憾的与世长辞,享年79岁。 ===发现水杉=== 20世纪初我国林学家[[干铎]]教授第一次发现了[[水杉]],后由[[王战]]教授把其发现的水杉标本转请“郑氏裸子植物系统学说”创始人郑万钧教授鉴定,1948年郑万钧教授与胡先骕院士联名为“活化石”水杉定名。这一发现引起世界林业界的震惊,被誉为[[二十世纪植物学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ref>[http://www.cila.cn/news/327572.html 郑万钧——定名活化石(水杉) 奠基树木志],中国景观网,2018-09-17 </ref>。 为“活化石”水杉定名的郑万钧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林学家、树木分类学家和林业教育家。郑万钧教授踏遍祖国大地,调查森林,研究各地区天然林的分类、分布、特性和树种特征,主张用动态观点研究森林生态指标、林木生理指标、林木生长指标和林业经济指标,倡导实验森林地理学。郑万钧教授在多年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并命名了100多个树木新种和3个新属。 郑万钧教授建立的裸子植物新分类系统被称为郑万钧系统,被世界植物分类学界广泛使用。郑万钧教授从事林业科研和教育工作长达六十年,为新中国林业科学、教育事业和林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水杉之所以享有如此盛誉,是因为水杉是世界上最珍贵、最古老的树种之一。水杉能存活到现在,是经历过万般艰辛的。在第四纪时,地球上出现了四次大冰川,中欧、北美都被它所覆盖,而在我国仅发生了局部的山地冰川。而位于川鄂交界的利川这一带,更是得天独厚:西北、东北有被称为“万里长城”的齐岳山、佛宝山为屏障,阻隔了北来的冰川。由于这样的有利地理条件,遂使这一古老的植物得以幸存下来。 南京是水杉的发现地,同时也是[[水杉]]树种传播发散地。水杉被发现后,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在国际友人的支助下,中央大学森林系(南京林业大学前身)在南京成立了水杉研究中心,并建立起水杉苗圃基地。科学家们从四川采集标本后,就在这里大量进行育种和繁殖。水杉被发现和科学命名后育成的第一批水杉苗木就被种植在南京,[[中山陵]]、南京林业大学、御道街两旁等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批种植水杉的地区。被称为植物界“活化石”的水杉,在被我国学者发现60年后,成为我国平原地区种植量最大的树种之一。 ==主要论著== {| class="wikitable" |- | 1郑万钧,中国松属之研究(英文),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论文集,1930,6(5)。 |- | 2郑万钧,中国植物新种(英文、拉丁文),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论文集植物组,1931,6(59)。 |- | 3郑万钧,西康东部森林初步之观察,边疆,1931,(8)。 |- | 4郑万钧,中国西南部铁杉新种(英文、拉丁文),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论文集植物组,1932,7(1)。 |- | 5郑万钧,浙江木本植物新种(英文、拉丁文),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论文集植物组,1932,7(135)。 |- | 6郑万钧,贵州裸子植物(英文),中央研究院博物馆丛刊,1932,(2)。 |- | 7郑万钧,浙江维管束植物之记载Ⅰ(英文),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论文集植物组,(8);Ⅱ(英文、拉丁文)同上刊物,(9);Ⅲ(英文、拉丁文)同上刊物,1934,(9);Ⅳ(英文、拉丁文)同上刊物,1936,(10)。 |- | 8郑万钧,中国松杉植物研究Ⅰ(英文),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论文集植物组,1933,(9)。 |- | 9郑万钧,中国松及栽培之日本松,科学世界,1934,3(12)。 |- | 10郑万钧,中国木本植物记载(英文、拉丁文),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论文集植物组,1934,(9)。 |- | 11郑万钧,中国木兰,中国植物学杂志,1934,(1)。 |- | 12郑万钧,广西槲寄生一新种(英文、拉丁文),中央研究院历史博物馆丛刊,1935,(4)。 |- | 13郑万钧,中国核桃及山核桃,科学,1935,(19)。 |- | 14郑万钧,中国木本植物新种(英文、拉丁文),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论文集植物组,1935,(10)。 |- | 15郑万钧,中国榆树新种(法文、拉丁文),法国图卢兹大学森林研究所研究报告1辑,1936,(3)。 |- | 16郑万钧,椴树新种(中、英、拉丁文),静生生物研究所汇报,1936,(6)。 |- | 17郑万钧,中国野茉莉新种(英文、拉丁文),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论文集植物组,1938,(10)。 |- | 18郑万钧,四川峨边森林调查报告,四川之森林,1938。 |- | 19郑万钧,湖南莽山森林之观察,科学,1938,(22)。 |- | 20郑万钧,四川及西康东部的森林(法文),法国图卢兹大学博士学位论文62号,法国图卢兹大学森林研究报告5辑,1939,1(2)。 |- | 21郑万钧,成都平原楠木之研究,林学,1943,(10)。 |- | 22郑万钧,中国桧柏新种(法文、拉丁文),法国图卢兹大学森林研究所研究报告1辑,1946,3(8)。 |- | 23郑万钧,中国树木新属新种(英、拉、中文摘要),中央大学森林系研究报告,1947,(1)。 |- | 24胡先骕、郑万钧,水杉新科及生存之水杉新种(中、英、拉丁文),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新辑,1948,1(2)。 |- | 25胡先骕、郑万钧,云南树木新种,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新辑1948,(1)。 |- | 26郑万钧,水杉坝的森林现状,科学,1949,(31)。 |- | 27郑万钧,湖北利川水杉产区的树木新种(英文),中国科学与建设,1949,(2)。 |- | 28郑万钧,中国树木新种,科学,1950,(32)。 |- | 29胡先骕、郑万钧,中国西南部木兰科新属,植物分类学报,1951,1(1)。 |- | 30胡先骕、郑万钧,云南山毛榉科补志一,植物分类学报,1951,1(1)。 |- | 31胡先骕、郑万钧,云南山毛榉科补志二,植物分类学报,1951,1(1)。 |- | 32郑万钧,云南木兰科新种,植物分类学报,1951,1(1)。 |- | 33郑万钧,木兰科新属拟木莲,植物分类学报,1951,1(1)。 |- | 34郑万钧等,福建南平溪后乡杉木林丰产经验调查报告,南林学报Ⅱ,1951,(1)。 |- | 35郑万钧,山东主要树种造林性质,中国林业,1957,3(6)。 |- | 36郑万钧,中国榆树新种,南林学报,1958,(1)。 |- | 37郑万钧,中国树木学(第一分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61。 |- | 38郑万钧,树木学(上、下册),农业出版社,1962。 |- | 39郑万钧,中国经济树木新种及学名订正,林业科学,1963,3(1)。 |- | 40郑万钧,银鹊树属二新种,云南林业科学研究纪要1,1963。 |- | 41郑万钧、傅立国等,中国裸子植物,植物分类学报,1975,13(4)。 |- | 42郑万钧主编,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农业出版社,1978。 |- | 43郑万钧主编,中国植物志(第七卷),科学出版社,1978。 |- | 44郑万钧,梧桐槭新种,中国槭科植物预报,植物分类学报,1979,(17)。 |- | 45郑万钧、傅立国,李叶榆新种,中国榆科植物志资料,植物分类学报,1979,(17)。 |- | 46郑万钧,谈谈林业现代化,中国林业,1980,(1)。 |- | 47郑万钧主编,中国树木志第一卷,林业出版社,1983。 |- | 48郑万钧主编,中国树木志第二卷,林业出版社,1985。 |- | 49郑万钧主编,中国树木志第三卷,林业出版社,1998。袁翰青<ref>[http://www.93.gov.cn/hero/zylz/51706325224342599392.shtml 郑万钧院士主要论著],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ref> |} ==视频== ===<center>1962年郑万钧曾任职副院长、院长的中国林科院</center>=== <center>《绿色征程》——中国林科院建院60周年</center> <center>:{{#iDisplay:t0769f0m966 |650|480|qq}}</center> ===<center>“活化石”水杉</center>=== <center>:{{#iDisplay:e0163e9kvns|650|48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植物学家]][[Category:中国人]]
返回「
郑万钧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