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7.72.20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郭琇琮 的原始碼
←
郭琇琮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max-width:320px"> {| class="wikitable"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郭琇琮</p> |- |<center><img src="https://storystudio.tw/wp-content/uploads/2020/02/%E9%83%AD%E7%A7%80%E7%90%AE-e1614138022600.jpg" width="280"> </center> <small>[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lin-shiue-jiau/ 圖片來自故事]</small> |-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個人資料</p> |- |<small> '''性別''' 男<br> '''出生''' 1918年11月28日 [[日治臺灣]][[臺北廳]]士林支廳士林區士林街<br> '''逝世''' 1950年11月28日 [[中華民國]][[臺北]]<br> '''國籍''' [[大日本帝國]] (1928年–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1950年)<br> '''政黨''' [[中國共產黨]] (1947年10月–1950年11月28日)<br> </small> |-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學 歷</p> |- |<small> '''[[大日本帝國]]'''<br> <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0; list-style:none"> <li><b style="margin-right:20px;"></b>[[樺山小學校]] <b>1926年-1932年</b></li> <li><b style="margin-right:20px;"></b>[[臺北一中]] <b>1932年-1936年</b></li> <li><b style="margin-right:20px;"></b>[[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b>1938年4月-1941年4月</b></li> <li><b style="margin-right:20px;"></b>[[東京工業大學]] <b>1941年3月-1941年4月</b></li> <li><b style="margin-right:20px;"></b>[[臺北帝大]]醫學部 <b>1941年-1945年9月</b></li> </ul> </small> |-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經 歷</p> |- |<small> <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0; list-style:none"><li><b style="margin-right:20px;"></b> <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0; list-style:none"> '''[[中華民國]]'''<br> <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0; list-style:none"> <li><b style="margin-right:20px;"></b>臺大醫院附屬第一外科醫師</li> <li><b style="margin-right:20px;"></b>臺北市衛生局防疫科長</li> <li><b style="margin-right:20px;"></b>[[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臺北市工作委員會]]委員<b>1947年10月</b></li> <li><b style="margin-right:20px;"></b>[[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 學生工作委員會書記<b>1948年</b></li> </ul> </ul></li></ul> </small> |} </div> <div style="margin-bottom:1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郭琇琮]](生1918年11月28日-1950年11月28日歿),[[日治台灣]][[臺北廳]]士林支廳士林區士林街人,[[台灣]]的醫師與[[社會運動]]參與者,[[中國共產黨]]黨員。1944年4月因為預備武裝抗日遭總督府逮捕並判刑5年,1945年9月臺北帝大醫學部畢,進入衛生局防疫科工作在公衛防疫方面有重大貢獻,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左傾,由蔡孝乾引介加入共產黨,成立省工委[[臺北市工委會]]發展組織,引薦[[許強]]、[[胡寶珍]]等醫師加入共產黨,[[光明報]]事件後[[基隆市工委]]與[[台大法學院支部]]遭破獲,臺北市工委也遭瓦解,1950年5月2日郭琇琮與妻子[[林雪嬌]]在嘉義遭到逮捕,1950年11月28日被槍決於[[馬場町]]刑場。<ref name="conscience">{{cite book|title=《消失的台灣醫界良心》|publisher=印刻|author=藍博洲|date=2005-05-11}}</ref><ref name="biography">{{cite book|title=《幌馬車之歌》~革命醫師郭琇琮|publisher=時報文化|author=藍博洲|date=1991-06-20}}</ref> </p> </div> ===生平===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父親郭坤木善於理財,擔任過彰化銀行板橋分行行長、常務董事。郭琇琮生長在富裕家庭,因此進入貴族學校樺山國小就讀,考入臺北一中(現為[[建國中學]]),1938年考取[[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理科甲組,畢業後原本考取東京工業大學,卻因為父親拒絕提供學費僅就讀一個月,復於1941年4月考取[[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與來台灣的[[北京大學]]教授[[徐征]]學習[[北京話]],亦閱讀[[魯迅]]、[[巴金]]、[[老舍]]等人作品,成為具有強烈中國意識民族主義者,暑假曾至[[中國]]的[[廈門]]、[[上海]]、[[廣州]]等地。<ref name="biography"/></p> </div> ===就學時期===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總督府臺北高校是當時台灣高等中學校中的最高學府,在臺北高校時期,經常有日本學生欺壓台灣學生的事件,激起台籍學生反日思想,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郭琇琮與臺北高校的同學[[蔡忠恕]]響應祖國抗日<ref name="1500kmeter">{{cite book|title=尋找祖國三千里|publisher=台灣人民出版社|author=藍博洲|date=2010-09-01}}</ref>,在臺北帝國大學成立學生反日組織,1944年學生間諜西山光世向憲兵檢舉台灣學生將日皇及皇太子照片故意從頭部切斷,密報[[謝娥]]與臺北高校及帝大學生秘密集會,結果被[[日本]]憲兵逮捕,郭琇琮遭判刑5年,1945年8月日本戰敗,郭琇琮獲釋,參加[[國立台灣大學]]畢業考完成學業。<ref name="biography"/></p> </div> ===擔任醫學職務期間===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郭琇琮畢業之後出任[[臺大醫院]]外科醫生、醫學院講師,時值戰後,由於防疫發生漏洞,霍亂、天花、鼠疫橫行,郭琇琮臺北市衛生局防疫科長。並建立防疫工作隊,與學生巡迴台灣各鄉鎮進行防疫工作<ref name="biography"/>。林雪嬌回憶與郭琇琮第一次約會,竟是去江山樓附近的藝旦間(妓院),郭琇琮在那裏為身染梅毒的17歲少女注射[[砷凡納明]]606,郭琇琮說:「你覺得他很可憐吧,像你這樣的生活過得好的人,所以你不會知道窮苦女孩過著甚麼樣的生活,在社會上還有許多這樣的女孩,我們要做的事還很多。」並邀請她做社會服務工作,在她眼中看到對社會悲憫並付出無比關懷的青年。<ref name="conscience"/></p> </div> ===二二八與加入共產黨===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之後,擔任學生隊副總指揮,與總指揮共產黨員[[李中志]]發動學生<ref>台湾“二二八”事件真相(上)(下)吴克泰 军事历史 2004年第2、3期</ref>,準備聯合[[台灣原住民]]、工人、農人攻[[臺北南機場]],但是沒有成功,之後便解散。1947年5月郭琇琮經由徐征介紹,認識[[蔡孝乾]],暗中與同樣也是中共地下黨員的台大醫院醫生[[許強]]、[[吳思漢]]等發展學生、農工組織。1947年10月任[[中國共產黨]][[臺北市工作委員會]]委員;1948年6月,[[蔡孝乾]]率核心幹部十人([[朱子慧]]、[[李武昌]]、[[李媽兜]]、[[計梅真]]、[[洪幼樵]]、[[唐海光]]、[[孫古平]] 、郭琇琮、[[陳添福]]、[[張志忠]])飛往香港,與臺盟及上海同鄉會代表們一同參加「華東局」幹部劉曉所主持的臺灣工作幹部會議,即「香港會議」。回到台灣後,代理臺北市工委會書記;不久正式擔任書記,直接領導臺灣大學附屬醫院支部,以及其他所屬各支部。<ref name="memory"/></p> </div> ===被逮捕後===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49年8月,光明報被繳獲,台大法商學生[[王明德]]意外造成光明報組織曝光<ref name="find">{{cite book|title=《尋訪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location=台北|author=藍博洲|publisher=時報出版|date=1994 }}</ref>,1950年5月10日李水井與[[吳思漢]]被捕,保密局循線逮補25人,並由此25人擴及省工委學工委及各省工委支部,台共組織面臨第一次瓦解,陳英泰先生回憶即對地下黨組織有詳細介紹<ref name="memory">{{cite book|title=《回憶,見證白色恐怖》|author=陳英泰|publisher=唐山出版社|date=2009-12-01}}</ref>,1949年10月間,郭琇琮曾將臺灣地圖及工作報告書交由[[林秋興]]帶往香港,但是林秋興在[[基隆]]被捕後,郭琇琮恐受波及,轉往[[宜蘭]]、[[羅東]]等地,建立蘭陽地區工委會。1950年4月間又轉至[[嘉義]],1950年5月2日郭琇琮與妻子[[林雪嬌]]在嘉義遭到逮捕。在監獄中,郭琇琮與妻子[[林雪嬌]]透過曬衣場傳遞字條通資訊,當林雪嬌收到一張:「二條一,死刑。」的字條,徹夜難眠:</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50年11月28日,台灣省保安處39安潔字第2204號判決書宣判郭琇琮等14人死刑後即刻送臺北市[[馬場町]]槍決,行刑當日[[許強]]帶領眾人高呼口號及唱<國際歌>趕赴刑場,駕駛驚慌險些發生車禍,同時遭槍決者包含[[吳思漢]]、[[許強]]、[[朱耀珈]]、[[謝湧鏡]]等14人<ref>{{cite book|title=〈39安潔字. 第2204號〉|publisher=國防部軍法局|date=1950}}</ref><ref>{{cite book|title=安全局機密文件-歷年辦理匪案彙編〈匪台北市工作委員會郭琇琮等叛亂案〉|publisher=國安局|date=1991}}</ref>。1949年7月加入[[臺北市工作委員會]]擔任工委,後因《光明報》曝光遭到逮捕,1950年11月28日槍決於馬場町刑場。槍斃前,穿著[[劉傳明]]送的白襯衫。</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公視]]於2003年播送之《赴宴》劇中[[郭泉溪]]角色即指郭氏。<ref name="陳銘城">{{Cite news|url=|title=「台灣百合」被構陷入罪的礦業鉅子—劉明|language=zh-tw|publisher=《台灣日報》|author=陳銘城|date=2004-11-06|accessdate=}}</ref></p> </div> ===平反===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2018年10月5日,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三字第1075300110B號函文,正式撤銷受難者林慶雲君等1270人之刑事有罪判決暨其刑,其中(39) 安潔字第 2204 號,有關郭琇琮共同意圖破壞國體,以非法之方法顛覆政府而著手實行之有罪判決暨其刑及沒收之宣告正式撤銷。<ref>{{cite news|title=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撤銷有罪判決公告|url=https://www.tjc.gov.tw/news/60|accessdate=2018-10-05|agency=[[中華民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archive-date=2018-10-1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015080249/https://www.tjc.gov.tw/news/60|dead-url=no}}</ref></p> </div> ==參考資料== {{reflist}} [[Category:台灣軍政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new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郭琇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