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154.15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鄧啟福 的原始碼
←
鄧啟福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max-width:320px"> {| class="wikitable"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鄧啟福</p> |- |<center><img src="https://d2a6d2ofes041u.cloudfront.net/resize?url=https%3A%2F%2Fimages.vocus.cc%2F4edf889f-8b81-44c9-a7e8-14b89e2f1912.jpg&width=1903&sign=H4rLKzhXiYdAsnnS1w0p3FyWdadayAylBvUHtjpHKxk" width="280"> </center> <small>[https://vocus.cc/article/5eaa2635fd897800019b5eed 圖片來自方格子]</small> |-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個人資料</p> |- |<small> '''出生''' (1931-11-29) 1931年11月29日(89歲) [[湖北]][[陽新縣]]<br> '''國籍''' [[中華民國]]<br> '''母校''' [[密西根大學]] [[國立交通大學]] [[國立台灣大學]] </small> |} </div> <div style="margin-bottom:1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鄧啟福生於(1931年11月29日-)[[湖北]][[陽新縣]]人,政府官員、大學教授、大學校長,曾任[[國立交通大學]]教授。1956年自[[台大]]電機系畢業後,進入[[台電]]工作,1958年進入[[交大電子所]]攻讀碩士學位,1961年前往[[密西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66年進入[[貝爾實驗室]]進行微波領域研究。曾於1992年至1998年間擔任[[交大]]校長。</p> </div> ==著作==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鄧啟福籍貫[[大陸]][[湖北]]省,為避日軍鐵蹄烽火,千里迢迢遠走[[雲南]]壘允,輾轉來到[[台灣]]。逃難過程中,失去最親近的祖母及二個可愛的妹妹,心痛不已。從戲文開始喜歡上閱讀、醉心歷史的[[鄧啟福]],從[[台大]]電機系畢業後,短暫在台電工作,隨即考上[[交大]]電子研究所,成為首屆研究生。考運亨通的[[鄧啟福]]接著考取第一批公費留學資格,赴美攻讀博士學位。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在美國結婚生子、擁有幸福家庭、且在最先進的研究天堂[[貝爾實驗室(Bell Labs)]]工作的[[鄧啟福]],因為父親驟逝,決定結束旅居[[美國]]十五年的歲月,於1975年返台,並於交大任職,期間1992-1998年擔任交通大學校長。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鄧啟福]]為交大建設了廣闊秀麗的新校園,整編並新增了[[電機]]資訊學院、人文社會學院及e化圖書館。任職交大校長期間,[[鄧啟福]]投入心血為光復校區繪圖、墾地、植樹、造景,為關切建築安全,甚至還親自爬上大禮堂屋頂。新書發表會典禮開始前,[[鄧啟福]]指著浩然圖書館大門前,筆直望向清華大學的景觀大道,笑著說這是他最得意的作品。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鄧啟福]]為人愛護部屬、不喜居功、善於啟動團隊合作精神,他自交大校長退休後,接任國科會大型研究計畫,擔任第一期「電信國家型計畫」總主持人,該計畫不但為如今5G無線通信奠定基礎,同時也被譽為是史上最成功的大型計畫。 </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鄧啟福]]主持的多晶片計畫(Multi Project Chip)影響深遠,如今的晶片中心(CIC)讓學術界研發的IC晶片,得以實際到晶圓產線試產驗證,是推動台灣半導體產業如今得以領先全球最重要基礎的重要推手。此外,[[鄧啟福]]還籌設高速電腦中心、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並推動太空衛星計畫。 </p> </div> ==著作==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ul style="line-height:36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電信國家型計畫之規劃</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單邊帶原理及其在電訊系統之運用</li> <li><b style="margin-right:5px;"></b>國科會工程科技概況專輯</li> </ul> </div> ==教職==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6px;" |- | 前任:<br>[[阮大年]] || 國立交通大學校長<br>第1992年—1998年 ||繼任:<br>[[張俊彥]] |- |} ==參考資料== {{reflist}} [[Category:台灣科學技術醫學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鄧啟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