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5.195.16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鄭家大屋 (澳門) 的原始碼
←
鄭家大屋 (澳門)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鄭家大屋 (澳門)'''<br><img src="https://macaucloser.com/sites/default/files/styles/flexslider_full/public/mc_em_20181113_casa_do_mandarim_lr_01_0.jpg?itok=1TDpeYLm"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macaucloser.com/zh-hant/magazine/%E9%84%AD%E5%AE%B6%E5%A4%A7%E5%B1%8B-%E2%94%80-%E7%B4%B0%E5%91%B3%E6%AD%B7%E5%8F%B2%E6%96%87%E5%8C%96%E9%81%BA%E7%94%A2 圖片來自macaucloser]</small> |} '''鄭家大屋'''('''Casa da Cheang'''),[[澳葡政府|澳葡]]時期稱'''文華大屋'''('''Casa do Mandarim'''),為[[中國]]近代[[思想家]][[鄭觀應]]的故居,與[[盧家大屋]]同屬嶺南風格民宅。鄭家大屋位於[[澳門]]龍頭左巷,面對[[阿婆井前地]]。其建築融合中西特色,現已列入[[澳門歷史城區]]。 ==建築== 鄭家大屋的土地總面積為4000平方米,鄭家大屋屬嶺南風格民宅。大宅由兩座[[四合院]]式建築組成,並以大內院相連。建築材料以青[[磚]]為主,牆基則由[[花崗石]]<ref>[https://www.donloong.com/product 花崗石],donloong</ref> 築砌。中式建築特色表現於中式大宅建築格局與屋頂等;而西方特色則表現於古典建築裝飾風格,可見於部分室內天花、門楣窗楣的式樣、檐口線和外牆批盪等。 ==沿革== 鄭家大屋約建於1881年,由鄭文瑞籌建,其子[[鄭觀應]]協助父親興建。其後,[[孫中山]]在[[香港西醫書院]]學習時,常與鄭觀應在此議論時政,相討救國救民的路徑。在1894年,鄭觀應在此完成《[[盛世危言]]》,提出“富強救國”的思想;1907年,鄭觀應完成了《盛世危言後編》。1950年代的鄭家大屋曾分租,高峰期曾住了70多戶人,共300多人。 約在1990年,有發展商從鄭家後人收購了鄭家大屋的屋權。自鄭家後人遷出後,曾被多戶佔據。當中不少[[文物]]亦成為賊人的目標,以致破敗不堪。自1991年開始,[[澳葡政府]]已跟發展商談判收購鄭家大屋,可惜一直不成功。經多次磋商後,[[澳門政府]]終於在2001年成功用“以地易地”的方式,接收了鄭家大屋的業權。2005年,以澳門歷史城區一部份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修復工程== 自[[澳門文化局]]於2001年接管鄭家大屋後,便按“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大宅進行修復工作。但由於大宅長期失修、亦曾遭嚴重破壞與大量僭建,這都增加了修葺難度。修復工程因應建築物的原有結構,運用同類物料進行修復,盡可能恢復建築物昔日面貌。鄭家大屋於2010年2月中已完成整體修葺工程,全面向公眾開放。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0 建築藝術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鄭家大屋 (澳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