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1.190.7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释 的原始碼
←
释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释 </big> ''' |- | [[File:T0177e15103ba2b0c37.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77e15103ba2b0c37.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1654310&sid=1748652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释是形声字,采(biàn)为形,墿(yì)为声。采表示[[辨别]]、区别。释的本意是分离、[[分解]],特指详细地说明情况、解释。可用作动词或名词。用作动词时多用于"解说;消除;放开"的意思;用[[作名]]词时泛指[[佛教]]。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释 外文名称; elucidate;set...free;release 拼音; shì 注音; ㄕˋ 部首; 采 五笔86; YOCH 五笔98; TOCG 仓颉输入法; HDEQ 郑码; PFXB 统一码; 91CA 笔画数; 十二画 笔顺编号; 343123454112 GBK; CACD 四角号码; 27954 字级; 一级常用 粤语; sik1 =='''汉字释义'''== (1)[动]消除、[[解脱]] [unfasten and make arrangement; to take things offf and arrange them in order][1] 释,解也。从采,取其分别物也。睾声。--《说文》 释获。--《仪礼·大射仪》 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 主人释服。--《仪礼》 又如:释绂(解下印绶。指致仕罢官);释褐(除去平民的衣服,换上官服。即"作官") (2) [动] 解释[explain] 先读课文,然后解释生词。 Read the text first and then explain the new words. 他不喜欢对他自己的所作所为作出[[解释]]。 He didn't relish the prospect of having to explain his behavior (夫差)乃使行人 奚斯释言于 齐。--《国语·吴语》 又如:释情消迹(消除误会;予以和解);释言(以言语自作解释);释例(说明所著书的凡例) (3) [动] 释放;赦免 [release;pardon] 中印两国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所释放出的新市场规模是毋庸置疑的。 Thereislittledoubtaboutthescaleofthenewmarketsinindiaandchinaunleashedbythepaceandscaleoftheirurbanization. 怀王竟听 [[郑袖]],复释去 张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豪民气尽,以额叩头,谢不敢。乃释之。--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4) [动] 舍弃;抛弃 [give up;abandon] 故释先王之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吕氏春秋·察今》 乃请释子服何于吴。--《左传·哀公八年》 君其释申生也。--《国语·晋语》。注:"释,舍也。" 释舟楫之安。--宋·苏轼《超然台记》 又如:释法(舍弃法令而不施用)。 (5) [动] 放下;放开 [put down]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宋· 欧阳修《归田录》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养生主》 又如:力叮不释(用力叮住不放) (6) [动] 消失 [disappear] 虽欲爱君,惑不释也。--《国语·晋语》 (7) 〈文〉[动] 溶化;消融 [melt] 涣兮其若冰之将释。--《老子》 又如:如冰之将释(就像冰将消融那样) (8)〈文〉[动] 泡在水里或其他液体里 [soak] 欲濡肉,则释而煎之以醢。--《礼记·内则》 (9)[动]发,射出 [shoot] 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书·太甲上》 (10)[动] 解除;免除 [remove;avoid;get rid of] 公(袁可立)曰:"吾固知其无他,但且令释兵柄安坐耳。"──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清· 黄宗羲《原君》 又如:释去仔肩(卸掉责任;放下重担);释憾(解除心中的怨恨。指报复);释难(解除困难);释闷(解闷儿;排遣烦闷);释四增美(除去邪僻之念,增加美善的质性)。 (11)〈文〉[动] 淘米 [wash rice] 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诗·大雅·生民》 (12)(Shì)[名]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翻译用作释迦牟尼的简称 [Sakyamuni]。是佛陀的姓氏;自东晋以后,佛教出家人自称释子,对外人而言称释氏。 如:释厄(唐僧遭受的魔难);释老(指释伽牟尼与老子。即佛家与道家。也叫"释道")。 (13)(Shì)[名] 姓氏用字,参看"释姓" =='''词语'''== 【释典】 shì diǎn [Buddhist scripture;Buddhist sutras] [名] 佛经 【释读】 shì dú [textual research and explain] [动] 考证并解释(古代语言文字等) 【释放】 shì fàng [release] [动] [[恢复]]人身自由 ~犯人 【释怀】 shì huái [be forgotten] [动]([[爱情]]、悲喜、思念等感情)在心中消除(多用于否定式)。 当年离别的情景使我久久不能~ 【释迦牟尼】 Shì jiā mù ní [Sakyamuni, the founder of Buddhism] (公元前563-485)也叫释伽文佛,佛教创始人 【释教】 Shì jiào [Buddhism] [名] [[佛教]] 【释卷】 shì juàn [stop reading] [动] 把书本放下 他读书如痴如醉,甚至[[吃饭]]时也手不释卷 【释然】 shì rán [feel relieved;feel at ease]〈文〉[形] 疑虑、嫌隙等消释后心中平静的样子 听了他的话,我心中便~了 【释手】 shì shǒu [put down;let go;loose one's grip] 放手;撒手 爱不~ 【释俗】 shì sú [explain in simple words] 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 【释文】 shì wén [offer phonetic and semantic explanation of written words] [名]用来解释文字、词语的文字(多用于书名,如《经典释文》) 【释疑】 shì yí [clear one's doubt;dispel suspicion] [动] 解释疑难;解除疑虑 【释义】 shì yì [paraphrase;explain the meaning of] [动] 解释词语或文章的意义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卷二】【采部】释 shì 赏职切 解也。从采;采,取其分别物也。从睾声。 说文解字注 解也。广韵曰。舍也。解也。散也。消也。废也。服也。按其实一解字足以包之。从采。采取其分别。从睾声。考工记以泽为释。史记以醳为释。皆同声假借也。古音在五部。音转则广韵在二十二昔,施只切是也。徐铉所引唐韵赏职切。 康熙字典 【酉集下】【采部】 释 《唐韵》赏职切《集韵》《韵会》施只切,音适。《说文》解也。从采,采取其分别物也。《左传·襄二十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释不朝正于庙也。《注》释,解也。《疏》解释公所以不得亲自朝正也。《吴语》乃使行人奚斯释言於齐。《注》释,解也。以言自解。 又《广韵》舍也。《前汉·食货志》今农事弃捐,而采铜者日蕃,释其耒耨,冶镕炊炭。《管子·霸形篇》释实而攻虚,释坚而攻膬,释难而攻易。 又消也,散也。《前汉·景十三王传》骨肉冰释。《注》师古曰:冰释,言消散也。《淮南子·俶眞训》北方有不释之冰。 又放也。《书·多方》开释无辜,亦克用劝。《传》开放无罪之人。《左传·哀八年》请释子服何於吴。 又《尔雅·释诂》释,服也。《疏》释者,释去恨怨而服也。 又《书·大禹谟》释兹在兹。《传》释,废也。 又《礼·王制》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注》释菜奠币,礼先师也。 又《礼·礼器》礼释回,增美质。《注》释,犹去也。回,邪辟也。 又《仪礼·士虞礼》举鱼腊俎,俎释三个。《注》释,犹遗也。 又《书·伊训》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疏》释弦发矢。 又润也。《礼·内则》欲濡肉,则释而煎之以醢。《疏》欲得濡肉,则以水润释而煎之以醢也。 又《诗·大雅》释之叟叟。《传》释,淅米也。 又释迦,佛号。今僧家皆称释氏。《支遁·咏人日诗》释迦乗虚会。《梁昭明·东斋听讲》昔闻孔道贵,今覩释花珍。 又姓。 又《韵会》或作泽。《诗·周颂》其耕泽泽。《注》言土解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水有时以泽。 又《集韵》亦作绎。通作醳。《史记·魏世家》与其以秦醳卫,不如以魏醳卫。 又《字汇补》羊益切,音亦。悦也。《六书正讹》别作怿,非。《嵆康·琴赋》康乐者闻之,则欨愉欢释。 又《韵补》叶施灼切,音烁。《楚辞·九章》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考证:〔《前汉·食货志》今农事弃捐,而采铜者日蕃,释其耒耨,冾镕炊炭。〕 谨照原文冾改冶。<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type=word&title=%E9%87%8A 释],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释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