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6.95.3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释佛源 的原始碼
←
释佛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释佛源</big> ''' |- | [[File:释佛源7.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释佛源,佛源禅师,佛源法师 别名;妙心、心净、真空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桃江 出生日期;1922年4月12日(农历2月27日) 逝世日期;2009年2月23日 主要成就;云门宗第13代传人 化解云门厄运;文革期间保护六祖真身 创办云门佛学院,位于广东韶关 力推农禅并举,振兴佛教云门宗 代表作品;《佛源老和尚生平》 《佛源禅师开示录》 《佛源老和尚纪念册》 《大乘佛教与当代社会》 歌曲创作一;《云门天子》 歌曲创作二;《云门佛学院院歌》 嫡系传人;李璜之(本觉上人) |} '''释佛源和尚'''(1922年4月12日--2009年2月23日):[[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人,俗姓莫。少而聪慧,年十八,投益阳会龙山栖霞寺剃落。1951年至云门,得[[虚云法师]]传承,为云门宗第十三代传人。曾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广东]]省佛协常务副会长、[[韶关]]佛协会长。从1953年起,先后担任[[广东]][[云门寺]]、[[南华寺]]、[[湖南]]益阳[[白鹿寺]]、[[栖霞寺]]、德山[[乾明寺]]、南岳[[祝圣寺]]等6个著名寺院的方丈。2009年2月23日圆寂,世寿87岁,僧腊69岁,戒腊63岁。<ref>[https://m.taomingren.com/baike/11809 释佛源简介] ,淘名人 2019-09-24 </ref> ==人物生平== ===受戒学法=== 佛源法师,湖南桃江人,父讳芳有,母贾孺人。法师生于公元1922年癸亥岁二月廿七日辰时,少而聪慧。年十八,投益阳会龙山[[栖霞寺]][[智晖上人]]剃度,法名心净,号真空。方七日,[[《楞严咒》]]已诵熟,寺规法则见即能知。次年赴南岳祝圣寺佛教讲习所,亲近空也、明真、灵涛诸公。1946年春,从福严寺镇清律师受具。时太虚、芝峰诸师创中国佛教会会务人员训练班,法师亦由益阳佛教会选派受训。结业后转入[[镇江]]焦山佛学院、[[宁波]]观宗学社,皆以世局动荡学潮冲击,未久安住。遂结伴三人朝普陀,途逢异僧助给船资,方至潮音洞,各见瑞相,或为紫竹林,或为护法韦驮,唯法师赫然亲见白衣大士趺坐于洞。未几,益阳白鹿寺弘畅老人数电催回,临终付法,嘱继任方丈。寺为魏晋古刹,时住僧百余,蔚然湘中一大丛林。 法师以自谦故,不欲勉为,唯助益阳佛教讲习所教务,开讲[[《弥陀经》]]等。至1951年正月,感无善知识摄引,道业难成,乃与觉民南行亲近虚老。至云门,任知客。一日,地方军警到寺清查户口,处置失度,法师与监院明空均被拘。五月,中央得悉云门受困事,遂遣京中要员至,始获平静。六月十九日[[虚云老人]]启坛传戒,法师任引礼并增受戒品。老人赐师号佛源。旋与朗耀、法云同受云门宗法,老人赐师法派号妙心。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陈铭枢]]等邀[[虚云老和尚]]进京,佛源法师随侍起居,照料汤药,历京、汉、苏、沪、杭各寺,协助申请筹备中国佛教协会,悉心记录法语开示。次年云门遣[[印开]]、[[宽度]]等迎请老人回山,[[来果]]、[[苇航]]、[[赵朴初]]诸公虑大局故,阻之。而云门诸师以事极艰繁,需胜福德故,均不肯承命领众。老人无奈,乃示监院印开依归元寺规,置诸师名字入筒中,于[[韦驮]]尊前上供祈祷,大众11拈之,若连出三次者为和尚,遂得师名。众俱欢喜,函告[[北京]]。五月,老人即命师南返。 ===苦修励志=== 六月三日[[韦驮圣诞]],佛源法师升座。自是檀信皈依,海众安和,农禅并举,家风重振。然诸行无常,世事沧桑,实莫能测。1958年反右事起,师蒙冤在狱。次年虚公入寂,亦不得知。时值三年自然灾害,幸优婆夷老[[志英]]、[[刘宽]]培竭诚护助,师得以渡过病难。至1961年始获释,随交由南华禅寺劳动监管十八年。师时四大羸弱,病痛折磨,以时时作务,风雨无休故,积疾成疴。诸僧或有自缢、返俗者,然师为传佛种故,苦励心志,不畏时艰,日课地藏经、地藏忏,以祈大士哀佑,今犹未辍,至感大士放光摄护。 ===保护六祖真身=== "文化大革命"中,诸造反派押[[六祖]]、[[憨山]]、[[丹田]]真身至[[韶关]]游行,欲焚之而未果。然将[[六祖]]、[[丹田]]两真身胸背洞穿,大若碗口,脏腑、灵骨掏掷于地,其状实难卒睹。时佛源法师欲落泪亦惧人知,又恐红卫兵卷土重来,祖师真身再遭劫难,乃冒死收其灵骨,藏于后山[[九龙泉]]侧巨树下。复虑身命无常,遂遣使告[[香港]][[圣一法师]],来此摄照片归,以待将来。唯恐祖之灵骨脏腑毁矣。众生业力不可思议,一至于此。在"文化大革命"中,僧众被迫停止诵经、礼佛等佛事活动。师有道心坚固,志诚意笃,虔诚信仰,暗中礼佛诵经,乞佛力加被。1976年1月,"四人帮"被粉碎,十年浩劫终至结束。 三年后,即1979年,佛源法师亦获昭雪,旋赴[[中国佛学院]]主讲律学,兼外事接待、文物管理。师以[[六祖真身]]事告明真、巨赞诸师及[[赵朴初]]会长。朴老震惊,立致函[[广东]]省委[[习仲勋]]书记,习公即委要员至曹溪,助师恢复真身。师常言,[[六祖]]灵骨色如金,坚沉亦如金;[[丹田]]灵骨色黑而轻,其有金铜之别乎? ===复寺弘法=== 1982年,国务院公布[[云门寺]]为首批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佛源法师率四众往礼偃祖,乳源县府遂请师还山。其时寺中仅余老僧三人,残存殿宇尽为危房,经像法器几无所有。师既归也,日夜筹度,事必躬亲;领众出坡,不辞辛劳,遂感龙天拥护,四众仰归,住僧渐至百余。1986年启坛传戒,建筑已具规模。[[赵朴老]]来寺,赞为:"古刹千年几废兴,喜瞻佛日耀云门。殿堂毁后重重建,经像烧余渐渐增。"又云:"十方翘首宗风振,第一功劳在树人。" 至今全寺新增建筑计已二万余平方米。师以住持农禅家风为己任,率寺僧植果树千余,银杏二百,修竹万竿,自种田地十余亩,禅堂坐香每日六支,冬季五七专精参究,复设佛学院摄引后学。道风远播,德泽普被。1990年佛源法师兼任益阳[[白鹿寺]]方丈,1991年兼任南岳[[祝圣寺]]方丈,复任[[中国佛协]]常务理事暨咨议委员会副主席。 1990年,[[曹溪惟因]]和尚入寂,传正法师受两序大众推举为代理住持,而后因胃病加重,力不从心,乃集两序大众议决礼延佛源法师继南华丈席,于1991年11月、1992年3月两度报政府请准。1992年四月初八日佛源法师遂升座晋院。师自言,忆廿余年前[[六祖之真身]]遇难事,应加意爱护常住,直如临深履薄,岂敢轻心放逸。佛源法师见曹溪门外摊肆杂陈,人车喧嚣,了无秩序,乃极力清徙,以墙围其地,外建石牌门楼,内为水泥车坪,左右摊位,统筹划一。复虑殿堂年皆久远,故募缘修复藏经楼。又兴建虚云和尚纪念堂、智药三藏尊者纪念堂,以彰祖德。 ===安详示寂=== 2009年2月23日晚[[北京]]时间20点36分,一代高僧,禅宗尊宿,佛门泰斗上佛下源长老在云门山大觉禅寺方丈寮房内安详示寂。享年八十七岁,僧腊69载,戒腊63夏,云门山大觉禅寺在于2009年2月25日(农历己丑年二月初一)13:00举行封龛仪式;于公元2009年3月1日(农历己丑年二月初五)09:00举行遗体告别追思法会,13:00举行入塔仪式。 赞叹曰: 京汉苏沪,随学虚公,韦驮推出,挑云门宗; 舍身忘死,护祖灵骨,子孙万代,得礼真容; 曹溪绵绵,法乳淙淙,德业流芳,弘振家风。 ===万人送别===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香港]]大屿山[[圣一法师]]、[[湖北]]黄梅四祖寺方丈[[净慧老和尚]]……中国当代最顶级的高僧大德,各率弟子,赶赴云门山大觉禅寺(云门寺)。逾十万善男信女,潮涌而至,送别一代高僧。 2月28日晚,冷风,阴雨。记者一行赶到韶关乳源,所到之处,各大酒店门口均设有"上佛下源老和尚追思法会接待处"字样的引导牌,酒店客房人满为患,沿街打探下榻处的年轻僧人及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此情此景,让人恍若置身于金庸笔下百年一遇的武林盛会。 当晚的云门寺山门口,悬挂着黄底黑字的横幅,上书"沉痛哀悼上佛下源老和尚圆寂"。从山门到设于佛学院的灵堂,约一公里的山路两边摆满了花圈,挽联落款,有寺院、信徒,也有韶关市政府、益阳市政府等党政机关。 据云门寺方丈明向大和尚介绍,佛源老和尚是近代著名高僧虚云老和尚(1840-1959年)的传法弟子,承接了"一花五叶"中的云门宗法脉,经过一生修行,成为大彻大悟的第13代宗师,被佛教界尊称为"云门法王"。佛源老和尚曾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广东]]省佛协常务副会长、韶关佛协会长,他还曾是[[云门寺]]、南华寺、湖南益阳[[白鹿寺]]、栖霞寺、德山[[乾明寺]]、南岳祝圣寺等6个著名寺院的方丈。佛源老和尚圆寂后,云门寺和佛教界长老经过商议,决定保留老和尚的真身封入佛塔中。 [[明向大和尚]]还特意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展示给记者,上面用毛笔工工整整写着"佛源和尚涅盘-弟子一诚祭拜"。原来,佛源老和尚曾是[[一诚长老]]的教授师,83岁的一诚长老接到丧报后,坐在轮椅上说的第一句话是:"只要云门请我,上刀山下火海,我也去!"<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84c6c0100cjs2.html 云门山大觉禅寺释佛源老和尚入塔] , 新浪网 2009-03-25 </ref> [[File:释佛源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3月1日上午,愁雨不休。佛源老和尚的真身已封入龛(圆顶瓦瓮)中,陈列在禅堂灵台上。 前来送别老和尚的群众,在雨中千遍万遍地诵着"南无阿弥陀佛"。据中新社的报道称,3月1日,云门寺里来自海内精简的善男信女,至少有10万人。 来自[[深圳]]的[[邓娘坤]]先生曾在惠州礼佛禅寺短期出家,他告诉记者,佛源老和尚为弘法利生,甘受苦难,单是这种情怀已经让人敬仰不已。来自[[广州]]南方日报的一位女义工则表示,寺院不仅仅是出家人的地方,所有内心存有美好愿望的人都可以进来。在这里,她学会了怀着感恩的心去帮助别人。 ==大事年表== 1922年生于[[湖南]]桃江。18岁剃度出家,法名心净,号真空。 1946年春,於福严寺依上镇下清律师受具足戒。时太虚、芝峰诸师创中国佛教会会务人员训练班,法师亦由益阳佛教会选派受训。 1951年正月,南行亲近虚老。至云门,任知客。6月19日虚老传戒,任引礼并增受戒品,虚老赐师号佛源、派号妙心。 1951年春,"云门事变",被拘于县城,关在州街碉堡内,直到[[北京]]来人,五月时被无罪放归云门。 1952年2月19日,佛源燃指供佛,数日后主动请缨,前往[[北京]]向[[虚云老和尚]]的弟子、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求助。[[李济深]]副主席、[[周恩来]]总理邀[[虚老]]进京,师随侍起居,照料汤药,历京、汉、苏、沪、杭各寺,协助申请筹备佛协,悉心记录法语开示。 1953年,受命接任[[云门禅寺]]方丈。 1958年,佛源法师被划成"右派",4月被执行逮捕,蒙冤在狱。 1961年,获释,随交由南华寺劳动监管18年。 文革中,[[六祖慧能]]大师的真身被红卫兵用手推车推到[[韶关]]游街,要砸毁烧掉。更有人用铁棒在[[六祖真身]]胸部捣了一个碗口大小的窟窿,掏出五脏六腑扔到大佛殿。[[六祖]]的肋骨、脊梁骨也被丢了一地,说是猪骨头、狗骨头。佛源法师偷偷把[[六祖]]的灵骨收拾起来,用瓦盒装好埋藏于九龙井后山的大树下。做好标记后,送信给[[香港]]的[[圣一法师]],让他来时用照相机拍下来。 1979年,获平反。赴[[中国佛学院]]主讲律学,兼外事接待、文物管理。以六祖真身事告明真、巨赞及[[赵朴初]]会长。[[朴老]]震惊立致函[[广东]][[习书记]],至曹溪恢复[[六祖真身]]。 1982年,国务院公布云门寺为首批全国重点寺观,率四众往礼偃祖,日夜筹度,事必躬亲,领众出坡,不辞辛劳,住僧渐至百余。 1986年传戒,建筑已具规模,[[赵朴老]]来寺,赞为:"古刹千年几废兴,喜瞻佛日耀云门;殿堂坏后重重建,经像烧余渐渐增。"又云:"十方翘首宗风振,第一功劳在树人。" 1990年,任益阳白鹿寺方丈。 1991年,兼任南岳[[祝圣寺]]方丈,后任[[中国佛教]]协常务理事暨谘议委员会副主席。继[[南华寺]]方丈席,于1991年11月、1992年3月两席报政府请准,四月初八升座。 1992年,创办云门佛学院,亲任院长。 2009年2月23日,于云门山大觉禅寺安详示寂,世寿87岁,僧腊67载,戒腊63夏。 ==主持寺院== ===云门寺=== 云门寺又称大觉寺,坐落在[[广东]]省乳源县云门山,是国务院确定的汉地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云门寺]]源于云门文偃(864-949),俗姓张,嘉兴(今浙江)人。出家后到各地参学。初参睦州道,后参义存,获得印可。禅宗[[六祖惠能]]圆寂后,嗣法弟子有[[湖南]]南岳怀让和[[江西]]青原行思两个法系。到唐末五代间,南岳一系形成沩仰和临济二宗,青原一系分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合称禅宗五家。云门宗的传承是:青原山行思--道悟--崇信--宣鉴--义存--文偃。文偃在福州象骨山雪峰广福院得义存印可后,就来到韶州云门山,修复残破的光泰禅院,开创了自成一系的云门宗禅风。其说教方式独特,被称作"云门三句"。据[[《五灯会元》]]曰:"我有三句话,示汝诸人。一句函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悟此三句便可入道。 历届修复 1943年,近代名僧[[虚云]]从[[广东]]曹溪来到云门寺,见古寺年久失修,残破不堪,但文偃祖师肉身犹存,就发愿重兴云门宗祖庭。在[[虚云]]法师的努力下,1943年至1951年,历时10年,先后修建了殿堂楼阁300余间,雕塑佛菩萨圣像100余尊,并安禅传戒,演教弘宗,使梵宇重光,钟鼓重鸣,宗风重振。从1953年起,虚云法师的入室弟子佛源继任云门大觉寺方丈,实行农禅并重,以寺养寺。"文革"中停止佛教活动。1983年国务院确定大觉寺为汉地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受到政府的重视和保护。大觉寺交给佛教界管理使用,佛源法师回到云门,重修寺庙,再塑佛像,恢复佛教活动。1986年农历十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大觉寺举行传戒法会,有800多人分别受出家和在家二众的戒律。云门寺住持佛源法师、广州光孝寺住持本焕法师、香港大屿山宝莲寺住持圣一法师分别担任传戒师。 大规模的维修 1984年7月至1990年夏,在政府的支持和海内外信徒的资助下,云门[[大觉寺]]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修复后的云门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客堂、钟楼、[[功德堂]]、鼓楼、伽蓝殿、[[延寿堂]]、祖师殿、禅堂,还新建了[[虚云和尚]][[纪念堂]]、舍利塔、山门、佛经流通处、凉亭等,殿堂内塑造了佛像,使寺庙比原貌更加雄伟庄严,格局更加宏大,设备更加完善,以新的面貌再现云门山麓。云门大觉寺共维修改建2600多平方米,新建9800多平方米。今后拟计划建设图书馆、佛教诊所,开发云门峰、云门亭等旅游景点。<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3639584546273933 中国佛教协会两任会长是他徒弟:他的十二大弟子个个都是圣贤级别] , 百度 2018-10-07 </ref> 云门大觉寺新修的山石碑坊高达12米。山门内壁存有著名的南汉大宝元年(958)《大汉韶州云门光泰禅院故匡真大师实性碑》等重要石碑,为佛教珍贵文物。距寺半华里,有海会塔,周围有殿堂房舍数十间,可容百人居住,现为女众修学的场所。后山又新修了[[虚云和尚]][[纪念堂]]及舍利塔,林泉幽胜,可供僧人闭关阅经之用。寺前有观音山、桂花潭风景区,有桂花潮、出米石、九仙岩、慈悲峰、铁鼓山等山水名胜,流泉飞瀑,山岩嵯峨,桂花香溢,风光绮丽。[4] ===南华寺=== 一九九二年,师兼任南华寺方丈。 [[File:释佛源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南华禅寺两序大众礼请源公住持曹溪,振兴祖庭。1992年5月17日隆重举行方丈升座庆典及[[虚云老和尚]]和[[惟因和尚]]舍利塔落成开光仪式。其主事于南华期间,源公继前贤未遂宏愿,重修[[天王殿]]、宝林门、[[藏经楼]],新建虚云老和尚纪念堂、智药三藏尊者纪念堂、卓锡泉牌坊、[[《六祖坛经》]]碑林、头山门第一牌坊等。1994年首次在曹溪启坛传授二部僧戒,举行水陆法会,镌刻佛祖道影分布供奉在法堂、六祖殿内。1996年冬,为不忘前贤大德弘扬禅宗,振兴曹溪祖庭之丰功伟绩,主修[[《新编曹溪通志》]],示嘱弟子[[李志真]]等搜集历代诸多遗失史料,聘请[[何明栋]]先生为主编,"将清代[[康熙]]十一年之后曹溪史实记事,与明代[[憨山]]主修,[[康熙]]十年重修之[[《曹溪通志》]],进行增补接续"。1998年敬印[[《金山江天禅寺规约》]]、《高旻寺四寮规约》各二千册;《禅林宝训》、[[《六祖坛经讲义》]]、《金刚经讲义》各五千册;[[《虚云老和尚开示录》]]一万册、《古佛画谱》二千册,使法宝经典流传法界。1999年7月,佛源老和尚退居,传正和尚就任[[南华禅寺]]住持。 1993年,[[韩国]]观音禅院方丈、曹溪宗传灯第七十八代传人[[崇山禅师]],率领本国及[[美国]]、[[日本]]、[[东欧南非诸国]]一百三十多人专程到[[曹溪礼祖]]。1995年佛源法师应[[韩国]]华溪寺之请,前往该寺主法传戒。1996年又与同仁在南华禅寺举行'禅宗世界一花第四届法会',是中国乃至世界禅宗历史上第一次盛举。1997年10月间,佛源法师率觉慧、继贤二位知客师,参加中国佛教协会组团赴日本出席中、日、韩佛教徒友好交流会议,佛源法师为该出访团副团长,在曹溪南华禅寺历史上也是空前未有的盛事。这些盛世之举,俱出现当今国事昌盛、政通人和的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白鹿寺=== 一九九零年,师兼任益阳白鹿寺方丈 。 白鹿寺建在益阳市城区资江南岸的白鹿山上,毗邻会龙山,距离资江一桥仅200余米。它始建于唐代宪宗元和年间,距今约1200年。古寺鼎盛时期有四进,第一进为弥勒佛殿,左右为四大天王;第二进为观音殿,左右为佛学堂;第三进为大雄宝殿,左右为十八罗汉,左厢房为禅堂,右厢房为斋房,第四进为药师殿、藏经楼。住寺和尚有300多人,是益阳最大的一座寺庙。 ===祝圣寺=== 一九九一年,师兼任南岳衡山祝圣寺方丈 。 [[祝圣寺]]原名迎祥寺,又名钵盂庵, 是鸡足山一座庞大的建筑群,系虚云和尚亲自在国内外募化功德创建,清光绪赐名"护国祝圣寺",为十方丛林大刹,总面积1.335万平方米,1984年,国务院确定祝圣寺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佛教开放活动场所。 ===其他=== 此外,佛源老和尚还先后担任过[[栖霞寺]]、德山[[乾明寺]]的方丈。现今所看到的"乾明寺"竖匾,为佛源老和尚亲笔题写 。 ==化解云门厄运== 本目录内容摘自佛源老和尚1992年所写的自传。 ===云门事变=== 五一年春,乳源县实行土改,有人鼓动农民向云门寺清算。一天,数十农民入寺,将全寺衣被等物拿到方丈,逼老和尚承认是云门寺欠了他们的钱,要云门寺清还。但此衣被等物折价后仍不够,农民又逼老和尚写欠条,并要限期还清。时值解放初期,地处粤北山区的乳源县又在清匪反霸,所以每天都有公安局的人入寺清查户口。一天查出一个逃亡保长,事情引起波动。有的年轻僧人胆小乱供,胡说寺内藏有电台、手枪等物。公安局信以为真,便到寺内严查。我与[[明空]]、[[智悟]]当家师等被拘于县城,关在州街碉堡内,直到[[北京]]来人,五月时被无罪放归云门。 五二年初,老人预知此乃大祸临头,若[[北京]]不来人解决,全寺僧人将难以幸免。乃招大家于方丈内开会,望能有人去北京求助,但众僧摄于威胁,无人敢去,老人焦急万分。当时事态万分危急,老和尚被囚在方丈,有数人昼夜看守,百余僧人分囚于禅堂、法堂不许外出。有关人员遍搜寺内,上至瓦盖,下及地砖,佛祖尊像,法器经藏,无不一一细查,甚至挖地三尺。严查两日,均一无所获,遂将监院明空、智悟和我等拘去。又将册籍部录及往来书扎及老人百年来所著法语、经疏等一并搜去。此皆为工作组误信寺内藏有电台、枪械及黄金白银等物所致。数日之内,连拘去僧人二十六人,严刑逼供,至使妙云法师被打死,体智等手臂断折,法云等亦因之致残。众僧恐惧至极,又有数人逃走失踪。虽严加囚刑十日,工作组一无所获,更迁怒于老和尚。 老和尚三月初一便遭囚禁,并连遭审讯,勒令交出金银枪械。老和尚或言无有,或默默不应。初三,工作组按捺不住,用木棒、铁棒将老和尚打得头破血流,肋骨断折。老和尚跏趺入定,坚忍不对。工作组愤怒,更用力殴打,乃于昏死,后二日方醒。初五工作组又至,见老和尚端坐养息,又暴殴之,以为必死。老和尚被侍者抱坐禅榻,趺坐如故。初十老和尚不支,方作吉祥卧下,经一日一夜,全无动静,众以为涅盘矣。次日晨,老和尚方苏醒。 ===燃指供佛=== 我先于二月十九燃指供佛,数日后禀明老人,毅赴北京。 (编辑注:燃指供佛,指1952年的2月19日,即将过30岁生日的佛源,虔诚地在云门寺大殿内烧香点烛,跪拜宣誓,自燃左手无名指以供佛,数日后主动请缨,前往北京求助。) ===请缨赴京=== 先到[[武汉]]见[[陈铭枢]],陈说,这是农民运动,谁也不敢阻拦,要我立即上[[北京]]见老人弟子[[李济深]]。李济深乃民革主席,与[[刘少奇]]、[[宋庆龄]]、[[张澜]]同为建国时中央政府副主席。到[[北京]]后,[[李济深]]对我很客气,我将云门和老和尚的事一一向他汇报,他立即去找[[周总理]]。周总理得知情况后,也立即与身在[[广东]]任上的[[叶剑英]]通了电话,要[[叶剑英]]立即采取行动保护[[老和尚]]的安危,并派人护送到[[北京]]。李济深回到家里,要我火速回云门,请老和尚立即离开[[云门寺]],因为云门寺在农村,下面政策水平差,不离开恐怕出事。次日我乘火车南下,到了[[韶关]]不敢回云门,怕人知我到了[[北京]]报信,回去必受报复。故托天性、提辉二师赴云门,将李副主席的话一一转告。 老和尚便于四月初四离开云门,在大鉴寺过五一节(四月初八)。当时韶关负责的官员要他带头在大街上参加庆祝游行,可怜老和尚当时一身病苦,游行回来,汗水湿透全身。 当时中央已派专员南下,准备接老和尚进京,次年正月至三月,[[北京]]更四次来电相催。四月初八,我与觉民、宽度、法云侍奉,乘车北上。 ==创建云门佛学院== 佛源法师于1992年创办了云门佛学院,亲任院长,亲撰一诗谱为《云门佛学院院歌》,诗句的字里行间蕴含着老和尚办学的良苦用心: 大觉欣开选佛场,普天花雨散华藏。 三车虚设怜诸子,火宅同离赴乐邦。 衣里明珠当自悟,如来家业勇承当。 宝山已入休空手,高坐白牛见法王。 在老和尚的倡导下,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发展,今天的云门佛学院开设有禅修、教理、尼众律学等三个专业。根据佛学院的办学宗旨与目标,按学修次第又分设为考察班、养正班、预科班、正科班、研究班。 ==佛源传灯== 一日,[[李璜之]]往云门山礼参佛源禅师,师问其往事因缘,俱答之,即作偈曰: 云门祖庭曲径开,痴人颠倒闯进来. 清风明月是财富,净土莲花唯心栽. 云公入定心能死,源师不觉鸟飞来. 弟子今日盘趺坐,不瞥红尘兴与衰. 佛源禅师悦之, 赐名:明赛,字:本觉。自此,予其随时入室,慈诲无间、棒喝不断。多番印证后曰:"此子有唐宋祖师遗风,异于常人,乃法器也"! 佛源禅师亲授其云门宗嫡系十四代法脉传承。 佛源禅师表信曰: 明心拈花称别诠,赛获珠矶名离天. 本来虚空无一物,觉者真如遍大千。 李璜之应偈曰: 元日时节万家灯,弃经舍教犹未空。 源公赐我曹溪月,自照通明赠后人。 李璜之遵从佛源老人教诲自养道业, 勤勉实修,出世入俗,力行三宝之事。2013年8月李璜之获得<联合国宗教艺术贡献奖>,实为云门宗学子之典范,祈法界清明,期云门传灯无尽也! ==佛源和尚纪念馆== 中国现代高僧佛源老和尚纪念堂在[[广东]][[韶关]]云门山[[大觉禅寺]]落成,2012年2月20日(农历正月廿九)举行开光盛典。佛源老和尚圆寂3周年纪念法会、二十一大士焰口佛事和云门佛学院20周年校庆等多项法事亦同时举行。 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中国各地以及新加坡、韩国等海外诸山长老、大德法师和善信香客共10000多人,专程前来表达对佛源老和尚的怀念与敬仰。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老和尚]]、[[纯一大和尚]]等海内外66位高僧名师为纪念堂落成开光剪彩。 佛源纪念堂坐落在离韶关市区约40公里的云门山麓、桂花潭畔,青松翠竹环抱,碧水绿山作伴,环境优雅。其址是由中华周易协会副会长、风水大师[[赵灵智]]和现任[[云门禅寺]]住持[[明向大和尚]]共同择定、调整布局的。 [[File:释佛源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佛源纪念堂占地约3000平方米,是以石木结构为主体、以灰白和灰蓝为主色调的仿古建筑。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题写了纪念堂横匾,两侧是云门禅寺住持明向大和尚的题联:传承云门宗脉,弘扬祖师家风。纪念堂内供有据称是用曾埋藏地下4万多年的古木来雕刻的2米多高的佛源老和尚坐像。众多香港人士为纪念堂的建成予以了大力支持。 ==《云门天子》== ===歌词=== 《云门天子》 词:云门宗十三祖佛源妙心禅师 三乘教法秋天炯,一片禅心月色高, 步步金莲生极乐,重重花雨若飞毫; 闲居静坐金刚窟,独爱燃灯割截刀, 歇虑忘缘观自在,窗前掩卷听松涛; 返闻自性道方成,所作皆办护己灵, 般若性空无障碍,真如非假亦非真; 实际理体无一法,幻虚佛事无点尘, 翠柳含烟随燕舞,清平乐曲奏和平。 云门天子,大道至简,禅风古峻,朴素庄严; 慈容笑貌,尤在眼前,而今鸿去,梦断魂牵; 云水生涯,六十余年,为法为人,丹心一片。 顺逆境界,只作等闲,披荆斩棘,威风八面; 世出世间,超然物外,恪勤朝夕,随缘不变; 作狮子吼,弘演善法,泛海潮音,妙用方圆; 厚德恒养,以报师恩,为苍生谋,历勤克俭; 莲开九品,功果圆成,恩师本佛,天地同咽! ===介绍=== [[《云门天子》]]一曲为云门宗十三祖佛源妙心禅师所作,其深刻的体现出了禅门云门宗的思想和宗风,三乘特指经、律、论三学,此三藏于佛源禅师内心已得闪亮秋天之丰硕之色。澄净无染之禅心似秋月之高洁,时空为之停顿,却仍穿越时空。步步金莲不离当下法喜充满。有幸见过老和尚的人就知道:老和尚健步如飞......眼神之深邃令人胆寒......慈悲之笑容让人热泪满面......闲居静坐金窟,独爱燃灯割截刀一句,乃老和尚慈悲开示喜以书法警世,裁纸挥墨拟对一气呵成。清清净净做人,清清净净读书,清清净净活在当下。云门慈悲峰上松涛阵阵,碧桂飘香,桂花潭清澈见底,清凉透爽,不离当下,所以有返闻自性道方成,所作皆办护己灵,般若性空无障碍,真如非假亦非真;实际理体无一法,幻虚佛事无点尘,翠柳含烟随燕舞,清平乐曲奏和平之内心境界。 == 参考资料 == [[Category:220 佛教總論]]
返回「
释佛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