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171.7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釋白雲 的原始碼
←
釋白雲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釋白雲'''({{bd|1915年|4月4日|2011年|5月18日|catIdx=Shi釋白雲}}),俗姓歐陽,字夢殊,籍貫北京,傳承[[臨濟宗]]。在臺灣創立[[臨濟宗]][[千佛山 (臺灣)|千佛山]]派,2011年,因心臟病過世,世壽97歲。 ==生平== 釋白雲幼年曾入天岳山沙彌園,後入志成學堂,1935年卒業於湖南大學中文系。 釋白雲於湖北漢陽歸元寺受具足戒。曾佇留西藏業富絳央寺九個月習因明,並從[[能海法師]]結密夏六個月。 1938年秋,[[溈仰宗]][[廣修老和尚]]傳法脈於師,賜號大宇,為第十九代孫。 1990年8月,釋白雲在[[瀛島]]將溈仰宗法脈傳於[[若遷法師]],賜字智藏,為第二十代孫。 1939年冬月,[[能海法師]]親赴浮丘山[[雷音寺]],將殊勝之曼殊諸密傾囊授於釋白雲,賜法名寬一, 1942年正月,釋白雲經[[本山長老]]推舉,出任小南天天岳山梵音寺之方丈。 1948年端午,釋白雲於應供返寺途中被抓頂替逃兵而入軍旅,不得已卸下僧服穿上戎裝,師遂隨順因緣而投入紅塵鬧處。隨軍來台,當兵百日,不久即通過軍部幹部人才擢選之招考,升為少尉,歷任通訊官、參謀、排連長、教官等職,升至少校,其間任教官有八年之久,曾被選派赴美受訓,參與東北亞軍事訪問團等。1959年秋,因授課積勞成疾而退役,戎馬生涯共十年又百日。 退役後,師隱居於[[高雄]]甲仙之犁頭山上,建茅蓬,自耕自食 1960年,[[虛因老和尚]]從[[緬甸]]來台,親付法卷,囑於瀛島開山傳法,續佛慧命。 1961年,釋白雲為了瞭解寶島的佛教情況,於是全省行腳。先循山線環島步行一周,次年,復循海線環島步行一周;同年裡,循縱貫線由北而南,全省行腳終告圓滿。 1963年,釋白雲應中國佛教月刊社之邀,開始以文章介紹佛法,闡揚禪宗法要及佛法大要。 1964年秋,應聘於台南白河關子嶺碧雲寺為導師。 1965年,應邀至屏東東山寺佛學院任教席,開講金剛經與六祖壇經 1966年,創辦大智佛學苑,以弘法、印行佛書、救濟事業為範圍。 1971年,釋白雲應弟子[[如參法師]](建寺之請,移錫彰化大城鄉之古嚴禪寺。從此長住伽藍,得以專心致力於佛法的弘化。 1972年,首辦全國大專禪七,接引青年學子學佛。年底,創辦佛印月刊,師從此心耘筆耕,以文字佈教,濟度眾生不遺餘力,迄今不輟。 1974年8月,釋白雲為培養弘法僧才,遂將大智佛學苑提昇為大智佛學苑研究所,設立大乘佛法之唯識、法華、華嚴、禪宗四大學系,以五年為期來培養有志學佛的知識青年,荷擔如來家業。 1976年5月,大智佛學苑研究所更名為「佛陀學術研究院」。 1979年10月,佛陀學術研究院遷至[[千佛山菩提寺]],並定名為「千佛山佛陀學術研究院」。 1982年,於千佛山菩提寺內創辦「千佛山女子佛學院」,並招收第一屆學生入學。訂兩年為修學期,接引有緣的學佛青年得一身心歷練的道場。 1986年,釋白雲於[[甲仙]]購地建精舍,有心規劃為比丘之專修道場,後精舍隨緣發展為現今之祇園。 1998年6月,釋白雲於高雄縣甲仙鄉風空子山建天岳山梵音禪寺,並設天岳山男眾佛學院。 1988年,成立千佛山佛學教育機構,將佛陀學術研究院及千佛山女子佛學院以及後來成立之天岳山男眾佛學院均隸屬之,並督導弟子學習籌辦弘法刊物。 1993年,于高雄成立中華佛弟子協會及財團法人佛弟子慈善基金會,引領在家居士學佛。 1996年6月開辦公益性質之白雲廣播電台,將清心自在透過無遠弗屆的媒體,傳送人間,達到淨化人心、安定社會之目的。 2002年5月,配合電子媒體新時代的來臨,增設網際網路兩個網站,並將白雲廣播改為「金禧之聲」。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釋白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