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3.101.6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里氏震级 的原始碼
←
里氏震级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里氏震级.jpg|350px|缩略图|右|<big>里氏震级</big>[http://pic.baike.soso.com/p/20090824/bki-20090824202807-1681889033.jpg 原图链接][http://www.yixuezazhi.cn/shownew143475.html 来自 医学杂志 的图片]]] '''里氏震级'''(英语:Richter magnitude scale,港澳称黎克特制地震震级,台湾称芮氏地震规模),亦称近震震级(记作{\displaystyle M_{L}}{\displaystyle M_{L}},英语:local magnitude,[[中国大陆]]又称地方性震级),是一种表示[[地震]]规模大小的标度。它是由观测点处地震仪所记录到的地震波最大振幅的常用对数演算而来。震级定义在距离震中100千米处之观测点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水平位移为1微米(这也是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的最高精度)的地震作为0级地震。如果录得按照这个定义,如果距震中100千米处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振幅为10微米(0.01毫米)为1级,100微米(0.1毫米)为2级,1000微米(1毫米)为黎克3级,如此类推。所以,震级相差1代表振幅相差10倍,而所释出的能量则相差约32倍<ref>[https://k.sina.cn/article_1222135407_48d84e6f04000y024.html?from=science&vt=4 地震震级是地震释放能量的定量表示……],新浪网,2020-6-11</ref>。由于地震仪的位置一般并不在震中,考虑到[[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以及其它干扰因素,计算时需减去观测点所在地地震震级所应有的振幅之对数。 ==发展历史== 里氏地震震级最早是在1935年由两位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地震学家里克特和古腾堡共同制定的。 此标度原先仅是为了研究美国[[加州]]地区发生的地震而[[设计]]的,并用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测量。里克特设计此标度的目的是区分当时加州地区发生的大量小规模地震和少量大规模地震,而灵感则来自[[天文学]]中表示天体亮度的星等。 为了使结果不为负数,里克特定义在距离震中100千米处之观测点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水平位移为1[[微米]](这也是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的最高精度)的地震作为0级地震。按照这个定义,如果距震中100千米处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振幅为1毫米(103微米)的话,则震级为里氏3。里氏地震震级并没有规定上限或下限。现代精密的地震仪经常记录到规模为负数的地震。 由于当初设计里氏地震震级时所使用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的限制,近震规模ML若大于约6.8或观测点的震中距超过约600[[千米]]便不适用。后来研究人员提议了一些改进,其中面波震级(MS)和体波震级(mb)最为常用<ref>[https://www.doc88.com/p-4089175041998.html 地震等级] ,道客巴巴, 2019-4-23</ref>。 ==缺点和改进== 里氏地震震级的主要缺陷在于它与震源的[[物理]]特性没有直接的联系,并且由于“地震强度频谱的比例定律”(The Scaling Law of Earthquake Spectra)的限制,在震级7左右即会产生饱和效应,使得一些强度明显不同的地震在用传统方法计算后得出的里氏地震震级(ML)数值却一样。到了20世纪中后期,地震[[学者]]普遍认为这些传统的地震震级表示方法已经过时,转而采用物理含义更为丰富,更能直接反应地震过程物理实质的表示方法即矩震级。地震矩规模是由加州理工学院的金森博雄教授于1977年提出的。地震矩规模能更仔细的描述地震的物理特性,如地层错动的规模和地震的[[能量]]等。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是不同的概念。地震烈度(例如[[麦加利地震烈度表|麦加利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震破坏程度的标度,与地震区域的各种条件有关,并非地震之绝对强度。 ==震級與發生頻率== 下表列出的是不同黎克特制震級(M<sub>L</sub>)的年均發生次數和震中地區的影響: {| class="wikitable" |- !震級 !描述 !麥加利地震烈度 !一般地震影響 !平均發生頻率(全球) |- |少於2.0 |極微 |I |微震,一般人無法察覺,[[地震儀]]可記錄 |持續/每年數百萬次 |- |2.0–2.9 |rowspan="2"|微小 |I–II |一些人略微感覺到,但不損傷建築物 |每年超過100萬次 |- |3.0–3.9 |II–IV |大部分人有[[感覺]],但很少造成傷害,室內物體晃動明顯 |每年超過10萬次 |- |4.0–4.9 |輕微 |IV–VI |室內物體明顯晃動,大多數人在受影響地區感覺,在外面稍微感覺到。通常會導致無人最小的損傷,中度至顯著損害則不太可能,某些物件可能從貨架掉落或打翻。 |每年1–1.5萬次 |- |5.0–5.9 |中等 |VI–VIII |可對建造不佳的[[建築物]]引起不同嚴重程度的損壞,但向其他所有建築物只造成無或輕微損壞,每個人都感覺到 |每年1000–1500次 |- |6.0–6.9 |強烈 |VII–X |在人口密集的地區,對一定數量的建造優良的建築物造成損壞。抗震結構承受輕度到中度損傷。設計不佳的結構造成中度至嚴重的傷害。在更廣泛的領域都感覺到地震,從震央到數百英里或公里。於震央區有強至劇烈搖晃。 |每年100–150次 |- |7.0–7.9 |重大 |rowspan="3"|VIII或以上 |導致大部分建築物損壞,有的部分或全部倒塌或受到嚴重損壞。設計優良的結構也可能造成損害。在很遠的距離都有重大損害,但主要局限於震央250公里内 |每年10–20次 |- |8.0–8.9 |rowspan="2"|極大 |建築物嚴重損壞,其結構可被破壞,會對堅固和抗震建築造成中度至嚴重破壞。在廣大地區造成損壞,在非常大的地區都感覺到 |每年1次 |- |9.0或以上 |已經或接近完全破壞-對所有建築物嚴重損壞或倒塌,嚴重破壞和震動延伸到遙遠的地方,地面地形有永久性的變化 |每10–50年1次 |} (''數據來自美國地質調查局。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地震影響還受當地地質條件等因素的影響,表中描述的是極端影響'') [[歷史]]紀錄中最強烈的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的[[1960年智利大地震|智利大地震]],矩震級為9.5。 ==视频== ===<center> 里氏震级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可汗讲里氏震级</center> <center>{{#iDisplay:m035596mqr1|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50 地球科學總論;地質學總論]]
返回「
里氏震级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