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1.157.20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野有死麇 的原始碼
←
野有死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野有死麇</big>''' |- |<center><img src=https://img0.baidu.com/it/u=4156720329,72391973&fm=253&fmt=auto&app=138&f=JPEG?w=300&h=225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8F%AC%E5%8D%97%C2%B7%E9%87%8E%E6%9C%89%E6%AD%BB%E9%BA%95&step_word=&hs=0&pn=6&spn=0&di=7169026086108397569&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736322698%2C2194143110&os=1165755206%2C2044540986&simid=4009908956%2C715092482&adpicid=0&lpn=0&ln=156&fr=&fmq=1671866603360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a3.att.hudong.com%2F03%2F35%2F01300001128119146121359514372_s.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kwthj_z%26e3Bv54AzdH3F2othtAzdH3F%25Bl%25FA%25B0%25E0%25A8%25A9%25Dc%25Dl%25C9%25CF%25A8%25A9%25Dd%25Ba%25Dn%25Da%25CB%25Ca%25FB%25bE&gsm=1e&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2LDMsNCwyLDUsMSw3LDgsOQ%3D%3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召南·野有死麕 作品别名;野有死麕/诗经·召南·野有死麕 作者;无名氏 创作年代;周代 作品出处;《诗经》 文学体裁;四言诗 |} 《[[召南·野有死麕]]》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赞美了当时淳朴的爱情。全诗分三段,前两段以叙事者的口吻旁白描绘男女之情,后一段全录女子偷情时的言语,侧面表现了男子的情炽热烈和女子的含羞慎微。此诗对口语、方言的使用和刻意营造音乐效果的语词的创造运用,朴实率真,活脱[[生动]],完整准确地再现女子当时的微妙心理状态;转变叙事角度的描写手法使整首诗情景交融,正面侧面相互掩映,含蓄诱人。<ref>[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7bc2f37acf1e.aspx 野有死麕原文、翻译及赏析_古诗],古诗文网 , 2021年5月6日</ref> ==作品原文== 召南⑴·野有死麕⑵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⑶。有女怀春⑷,吉士诱之⑸。 林有朴樕⑹,野有死鹿。白茅纯束⑺,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⑻!无感我帨兮⑼!无使尨也吠⑽! ⑴召(shào)南:《[[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召南指周朝召公[[统治]]的南方地域。 ⑵麕(jūn):同“麇”,獐子。鹿一类的兽,无角。 ⑶白茅:草名。属禾本科,在[[阴历]]三四月间开白花。 ⑷怀春:思春,春心萌动。 ⑸吉士:男子的美称。诱:挑逗。 ⑹朴樕(sù):丛生小树,灌木。亦可写成“朴遬”。毛传释为“小木”,徐锴《[[说文解字系传]]》解释为“小樕树”。“朴樕”有两个引申义:短小,丛生。前者见《[[汉书·息夫躬传]]》颜师古注,后者见《[[尔雅·释木]]》邢昺疏。 ⑺纯束:捆扎,包裹。“纯”为“稇(kǔn)”的假借。 ⑻舒:舒缓。脱(tuì)脱:这里指动作[[文雅]]舒缓。 ⑼感(hàn):通“撼” ,动摇。帨(shuì):佩巾,系在女子腹前,如今日之围裙。 ⑽尨(máng):多毛的狗。 ==白话译文== 打死獐子在荒郊,我用白茅将它包。遇到少女春心动,走上前来把话挑。 林中丛生小[[树木]],荒野有只小死鹿。白茅捆扎献给谁?有位少女颜如玉。 “请你慢慢来别着忙,别碰围裙莫慌张,别惹狗儿叫汪汪!” ==创作背景== 《[[召南·野有死麕]]》是表现男女之情的诗歌。其创作时间,据《[[旧唐书·礼仪志]]》说不是周初,而是周平王东迁之后。 《[[召南·野有死麕]]》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这在五四运动后的白话文学、民间文学的倡导者们如顾颉刚、胡适、俞平伯、周作人的热烈的书信探讨中已作了极大的肯定。顾颉刚说:“《[[召南·野有死麕]]》是一首情歌。”在中国诗作中,抒情诗虽然发达但直面讴歌爱情的却并不多,《[[召南·野有死麕]]》以它鲜明的主题而显得极其可贵。 全诗三段,前两段以叙事者的口吻旁白描绘男女之情,朴实率真;后一段全录女子偷情时的言语,活脱生动,侧面表现了男子的情炽热烈和女子的含羞慎微。转变叙事角度的描写手法使整首诗情景交融,正面侧面相互掩映,含蓄诱人,赞美了男女之间自然、纯真的爱情。对于打破章法、句法的卒章,人们常常难以理解。周蒙、冯宇《[[诗经百首译释]]》就说:“至于卒章三句,错互成文,且无来由,更觉‘兀突’,亦当有过渡衔接词句。”其实,仔细研究《[[诗经]]》,不难发现这种在复沓中突兀的单行章段是《[[诗经]]》尤甚是《[[国风]]》的常见现象。它们往往出现在作品文本的首尾。比如,《[[周南]]》的《[[葛覃]]》《[[卷耳]]》《[[汉广]]》《[[汝坟]]》、《[[召南]]》的《[[采蘩]]》《[[草虫]]》《[[行露]]》《[[何彼襛矣]]》、《[[邶风]]》的《[[燕燕]]》《[[日月]]》《[[终风]]》《[[简兮]]》《[[北门]]》《[[静女]]》《[[新台]]》、《[[鄘风]]》的《[[君子偕老]]》《[[蝃蝀]]》、《[[郑风]]》的《[[女曰鸡鸣]]》《[[子衿]]》、《[[齐风]]》的《[[东方未明]]》《[[甫田]]》、《[[唐风]]》的《[[扬之水]]》《[[葛生]]》、《[[陈风]]》的《[[东门之枌]]》《[[衡门]]》、《[[王风]]》的《[[大东]]》、《[[秦风]]》的《[[车邻]]》、《[[曹风]]》的《[[下泉]]》以及《[[小雅]]》中的《[[皇皇者华]]》《[[南有嘉鱼]]》《[[湛露]]》《[[菁菁者莪]]》等。这种诗甚至往往被视作脱简或串简,执此观点的如宋代的王质、王柏,现当代的孙作云、翟相君等。也有人对此种结构击节赞赏的,比如清代的刘沅、方玉润之评《[[召南·采蘩]]》。对如此大相径庭的看法,要是读者能够从诗的起源的角度进行考察,就可使问题冰释。最早的诗是口头上传唱的歌。歌唱者可以独歌,也可以对歌、和歌。蒋立甫评《[[召南·采蘩]]》就说:“后一章是合唱。”(《[[诗经选注]]》)再比如《[[关雎]]》,后二章复沓,第一章四句单行。《[[论语·秦伯]]》:“《[[关雎]]》之乱,洋洋盈耳哉!”《[[史记·孔子世家]]》:“故曰:‘关雎之乱以为凤始。’”所谓“合乐谓之乱”,众声合唱部分便是“乱”。当原始的自由对歌或集体的祭祀歌唱被刻意摹仿,诗歌的创作者就具备了随意转换叙事角度的能力,诗歌从此而自由飞扬,简洁而形象生动地共时展开情节描述、抒写心理感受成为可能。作为早期的创作诗,《[[诗经]]》中这样一种写作手法的运用不免显得有些程式化,远没有应用自如。但也正因此,读者才感觉《[[诗经]]》中的诗是那么质朴率真。 《[[召南·野有死麕]]》的语言生动而隽永,这主要归功于口语、方言的使用和刻意营造音乐效果的语词的创造运用。卒章三句由祈使句组成,纯属口语。直接采用口头语言能够最完整最准确地再现女子偷情时既欢愉急切又紧张羞涩的心理状态。而祈使句本身也提示了这样一个动作场面的微妙紧张。《[[诗经]]》的语言是诗人创作的艺术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口语,又精心经过提炼。《[[诗经]]》用的是周代的共同语雅言,也就是西周王畿所在地的镐京话。但诗人在《[[野有死麕]]》中,也用到了方言。陆德明《[[毛诗音义]]》引《[[草木疏]]》:“麕,麞也。青州人谓之麕。”青州,据《[[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吕氏春秋·有始览]]》:“东方为青州。”《[[召南]]》,旧说一般以为“召”是指召公及其封地,其采邑在陕西岐山西南。《[[召南]]》中有《[[甘棠]]》,诗中有一“召伯”,冯沅君《[[诗史]]》以召伯为宣王末年征淮夷有功的召穆公虎。总之,《[[野有死麕]]》用了东方方言。方言的使用使整首诗更贴近日常生活,更自然朴实。四字成句,四句成段,是《[[诗经]]》的标准句法、章法。整饬的句式其原始实质和有组织地分布用韵字的押韵一样,是为了产生和谐悦耳、间断有序的声音效果。因为汉语的固有特性,间断有序的声音的产生就自然会要求句式的整饬。 《[[召南·野有死麕]]》中的“朴樕”是联绵词。“朴樕”一字除可异写为“朴遬”外,其声变化,而意义基本保持不变的,还有“扶苏”“扶胥”等分化词。张永言说:“推广来说,灌木丛生貌叫‘朴樕’,枝叶花朵丛生貌叫“扶疏”,鸟羽、兽毛丛生貌叫‘朴樕’‘扑朔’;由灌木、枝叶、羽毛丛生貌又可引申出纷披、披垂、蓬松、不整齐、不整饬等意义,所以衣服不整齐叫‘朴樕’人委琐不整饬叫‘仆遬’。”据朱广祁《[[诗经双音词论稿]]》统计,像“朴樕”这样的联绵词《[[诗经]]》中大概有140个。郑玄《[[诗谱序]]》引《[[虞书]]》:“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联绵词的产生,是长歌永言的结果。换句话说,是修饰音节的需要而产生了“朴樕”这样的词。根据李新魁的构拟,“朴樕”的上古读音应为boksok。按照李新魁在《[[从方言读音看上古汉语入声韵的复尾韵]]》一文中提出的理论,这词本读入声,是由一个音节衍化而形成为两个音节的;其第二个音节的声母s,本是第一个音节韵尾的遗存。也就是说,“朴樕”第二个音节的声母实际上是借自第一个音节的;从一个音节变成两个音节,其实质是音节的延长。是音节延长的需要而补充了后面一个弱读音节,造成了像“朴樕”这样的联绵词。为了声音的和谐而刻意创造的语词丰富了诗歌的语言,也使诗歌的语言更为自然生动。 ==名家评价== 汉代卫宏《[[毛诗序]]》:“野有死麕,恶无礼也。天下大乱,强暴相陵,遂成淫风。被文王之化,虽当乱世,犹恶无礼也。” 汉代郑玄《[[毛诗郑笺]]》:“贞女欲吉士以礼来,厖又疾时无礼,强暴之男相劫胁。” 宋代王质《[[诗总闻]]》:“当是在野而又贫者,无羔雁币帛以将意,取兽于野,包物以茅,护门有犬。皆乡落气象也。” 宋代朱熹《[[诗集传]]》:“此章乃述女子拒之之辞,言姑徐徐而来,毋动我之帨,毋惊我之犬,以甚言其不能相及也。其凛然不可犯之意盖可见矣!” 清代牛运震《[[诗志]]》:“只‘如玉’二字,便有十分珍惜。” 清代戴震《[[杲溪诗经补注]]》:“盖获麕于野,白茅可以苞之;女子当春有怀,吉士宜若可诱之。设言之也。” 清代陈奂《[[诗毛氏传疏]]》:“朴樕为小木,犹扶苏为大木。皆叠韵连绵字,小木以喻杀礼,凡汉唐风绸缪篇:绸缪,束薪。传绸缪犹缠绵也,男女待礼而成,若薪刍待人事而后束也。彼诗以束薪为喻,此诗之上章云:‘野有死麕,白茅包之’谓礼也,昏礼用鹿,杀礼可用麕。云德如玉,言女德如玉德也。” 清代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韩说曰:‘平王东迁,诸侯侮法男女失官昏之礼,《[[野麕]]》之刺兴焉。’”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650 中國史料]]
返回「
野有死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