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7.209.8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金堂山 的原始碼
←
金堂山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金堂山</big> ''' |- | [[File:20160407225929 0680.jpg|缩略图|居中|[https://cd.scol.com.cn/img/image/20160407/20160407225929_0680.jp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d?query=%E9%87%91%E5%A0%82%E5%B1%B1&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1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金堂山出自北宋的《太平寰宇记》]]。金堂山的名字究竟是怎么来的? 最早见于文献解释的,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乐史的《太平寰宇记》。书中这样说:“《华阳国志》云:[[新都县]]‘金台山,水通于巴汉’,以水出金沙,因以名山云。”从这段记述看,前一句是引用《华阳国志》的话介绍“[[金台山]]”的位置,后一句是介绍“金台山”名字的由来——因为山下的河流出金沙,于是用“金”命山名。“金台山”名字的由来,没有说出处。可见,出于作者的推论。继乐史之后,持此看法者,有南宋王象之和明曹学佺。 王象之《舆地纪胜》中这样说:“金堂山,《元和郡县志》‘在金堂县北二十余里。’金台山,在金水县北十五里。《华阳国志》云:‘新都县有金台山,水通巴汉。’以水出金沙,因以名山。” 明曹学佺《蜀中广记》这样说:“《水经注》云‘新都县有金台山,水通于巴汉。’以水出金沙因以名山。” 显然,王、曹二人是袭用乐史的话。但王、曹二人又都出了错误。王将“金堂山”“金台山”并列介绍,实不知是一山异名。曹错在把《华阳国志》里的话张冠李戴,顶在了《水经注》的头上。 以上三说,实为一说。对此一说,我心存疑问颇久,而又有自己新的看法,故为此文,与大方之家商榷,以抛砖引玉。 “以水出金沙,因以名山云。”“以水出金沙”,可以得出“金”字,那“堂”,因何而来呢?按乐史说,显然“堂”或“台”成了无本之木。 “金堂山”的名字,最早出现在西汉学者,蜀郡成都人扬雄的《蜀都赋》里,赋中说:“铜梁金堂,火井龙湫。”后人均将“金堂”认定为现今金堂县的金堂山。如宋·章樵《古文苑》将“金堂”注释为“金堂山在新都县,水通巴汉。”其时,宋朝已经有金堂县了,但是,迂腐的章樵还是引用《华阳国志》里的话来作注。常璩写《华阳国志》时,金堂山还属于新都管辖,所以如是说。 扬雄、常璩都称“金堂山”,而乐、王、曹,称作“金台山”。有学者认为“堂”“台”音近而误。我即认为误者为后者。在两千多年前,扬雄称“金堂”,两百八十年后的蜀郡(今崇州)人常璩亦记为“金堂”。呼山名水名,必出于土人。扬、常均是蜀人,家离金堂极近,发音亦同。乐为江西宜黄人,王为浙江金华人,曹为福建侯官县人。所以因音近而误听误记,后三人概率最大。所以此山真名,当为“金堂”,而非“金台”。 “金堂”是道教称道士修行的庐舍,“精舍”“精庐”“靖庐”是其别称。道教还把修行的石屋或山洞称着“石室”“玉室”。后来,因道士多能修道成仙,“金堂”“金堂玉室”“玉室金堂”又衍生出新的意思:神仙居住的地方。北魏杨玄之《洛阳伽蓝记》便这样写道“蓬莱山上,银阙金堂,神仙圣人,并列其上。” 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金堂山,与道教、与神仙还真有着很深的联系。 《集仙录》说:李八百在金堂山龙桥峰下搭建“金堂”,在此修道,蜀人历代见他往来八百余年,因此称他“李八百”。初来之时是周穆王时代,他在此炼成九华仙丹,便去云游五岳十洞。后来在海上遇见飞阳君,求得新的炼丹之术,又还归此山炼丹,丹成,又去。数百年,或隐或显,游于市朝,最后又回到龙桥峰做金鼎九丹,丹成,年已八百了。李八百将炼成的丹液涂抹于岩壁之上,顷刻之间,整堵山崖光彩莹润,远远看去金碧辉煌。这就是著名的“丹岩”。后人欲将掘取丹岩上的丹粉,一掘,便会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即使掘撮下来,瞬间也变成了石粉,而所掘之处依然光彩莹润,毫无损伤。《九域志仙居观》说:“李八百于此上升。” 道教仙境学说中,把仙境概括为“洞天福地”,即“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洞天福地记》说:第“四十六福地,金堂山,在四川成都府金堂县东南五十里。唐李八百仙人尝游于此。”可见,在道家眼里,金堂山属于仙境之地了。 与金堂山一脉相承,紧邻其左,有一座山叫三学山,便是李八百修道的另一处所。《华林山实录》说:李八百在汉州金堂县三学山白日升天成仙。其修道的石室在浮云观西一百步中峰下,宽一丈,高一丈,名叫“八百洞天”。东南角又有洞门,只容得一个人进出。往里走数丈,渐渐高大,不知道究竟有多深。洞中炼丹的炉灶还保留了下来。唐朝时,著名篆字书法家,诗仙李白的叔父李阳冰在洞口写了四个大字“龟隺齐寿”。这四个大字拓印在嘉庆《金堂县志》里,被保留了下来。另外,三学山还有一座石室,《太平寰宇记》说:昌利山(即三学山)有一石室三门,中可容九十人,今人呼为三龙门是也。正因为李八百三次在此山学道,所以后人把这山叫做“三学山”,又号为“栖贤山”。 修道的石洞、石室,称作“玉室”,修道的庐舍称作“金堂”,至此可见金堂、三学两山,“金堂”“玉室”遥相呼应,道气仙风氤氲其间。 笔者相信“三学山”因李八百三次修道于此而得其号,更认为“金堂山”因李八百于此搭建“金堂”而成其名。如仿乐史的话,可以成——“《华阳国志》云:新都县‘金堂山,水通于巴汉’,以山有‘金堂’,因以名山云。”大名鼎鼎的庐山,便是因有“神仙之庐”“人去庐存”而得名的。只是“玉室”坚固,流传久远,“金堂”易毁,杳然鹤去。但是,刻进古籍的历史会忠实的向后人昭示他的前因。行文至尾,深有苏子之叹:“古之人不余欺也”! 到了唐·咸亨二年,从雒县、新都、金水三县割出一部分新建一县,县城设置在今赵镇古城街。县名叫什么呢?《元和郡县志》说“以县界连金堂山,故以为名。” <ref>[http://www.jintang.gov.cn/jtxgbds/scgk/2017-06/29/content_caef77dde70b44faa14a353444df6d9e.shtml 金堂山景区简介],搜狗, 2017-06-29 05:37</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金堂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