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130.12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金缕玉衣 的原始碼
←
金缕玉衣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BC8F8F " align= center| '''<big>金缕玉衣</big>''' |- |<center><img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19%2F02%2F19%2F3cdce93801b7479a900563b0685f5833.pn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163.com/dy/article/E8BD663505437027.html 来自 网易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金缕玉衣 别名: 金缕玉匣,玉柙 时代: 汉代 使用等级: 皇帝和高级贵族 |}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一般是[[皇帝]]才能用,除了皇帝以外,有一些特殊功勋的军事将领,或者是一些特别分封的王在经过皇帝的允许后,也能享用金缕玉衣。 玉衣的起源,可追溯到东周。当时一些贵族死后将玉石做成眉、眼、鼻、口形状覆盖于脸上,称为“覆面缀玉”,又叫“缀玉面饰”。这种面饰后来逐渐演变成面罩,而后又扩展到身体、四肢,成为玉衣。<ref>[https://www.163.com/v/video/VO4O341OP.html 千年不腐的金缕玉衣,为什么盗墓贼不敢拿?盗墓贼在怕什么?] 网易 2024-06-27</ref> == 简介 ==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 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片大小不等的玉片,金丝重1100克。其妻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克,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十分惊人,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整件玉衣设计精巧,做工细致,是旷世难得的艺术魁宝。 '''起源''' 玉衣的起源,可追溯到[[东周]]。当时一些贵族死后将玉石做成眉、眼、鼻、口形状覆盖于脸上,称为“覆面缀玉”,又叫“缀玉面饰”。这种面饰后来逐渐演变成面罩,而后又扩展到身体、四肢,成为玉衣。从战国末期到汉代,玉衣是贵族丧葬中等级最高的殓服,它由玉片连缀而成,分为头罩、面盖、上衣、袖、手套、裤、脚套。汉代人认为,玉是“山岳精英”,将金玉置于人的九窍,人的精气便不会外泄,能使尸骨不腐,可求来世再生。因此在两汉时期,玉衣作为敛葬服饰尤为盛行。 == 穿戴者 == 金缕玉衣一般是皇帝才能用,除了皇帝以外,有一些特殊功勋的军事将领,或者是一些特别分封的王在经过皇帝的允许后,也能享用金缕玉衣。在汉朝,徐州地区有资格在下葬时使用金缕玉衣的人,只可能是楚王,因为,他是当时皇帝分封在[[徐州]]的诸侯国楚国的最高统治者。那么,这也就证明了兵马俑的主人就是穿着金缕玉衣的这位楚王。 == 材质种类 == 根据连缀玉片的材料来区分,有金缕玉衣、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等,代表着死者的身份等级。在西汉,金缕、银缕的等级制度尚未分明,诸侯王也常使用金缕连缀玉衣。到了东汉时期,金缕玉衣便只有皇帝才能使用。《后汉书·礼仪志》记载:“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皆令赠印玺、玉柙银缕;大贵人、长公主铜缕。”玉柙即指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死后可用银缕玉衣敛葬,而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玉衣。 然而,在后来的上千年里,玉衣究竟是何模样,几乎没有人搞得清楚。[[东晋]]的炼丹家[[葛洪]]在《西京杂记》中写道:“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这是对玉衣形状最为“靠谱”的描述了。 == 完整玉衣 == 1968年对于新中国考古工作者来说是特别的一年,解放军某部在河北满城县西南的陵山施工时发现了一座大墓。在郭沫若的指导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对这座汉墓进行了发掘。这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王后窦绾墓,墓中出土了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文物,然而最为轰动的,是两件完整的金缕玉衣。 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第一次发现完整的金缕玉衣,两件“玉衣”均由长方形?方形?梯形?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玉片拼合,玉片各角穿孔,用黄金材质的丝缕加工编缀。其中,刘胜玉衣全长1.88米,用玉2498片,金丝约1100克;窦绾玉衣全长1.72米,用玉2160片,金丝约700克。在“玉衣”内,人们还发现了18块玉璧,另有饭含、佩饰等。 在后来的几十年中,汉代玉衣陆续出土。 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村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用玉1203块,金丝2567克,主人中山怀王刘修是中山靖王刘胜的第五代孙。 1983年,广州在市区发掘出一座西汉陵墓,根据墓中发现的“文帝行玺”金印和“赵?”玉印,考古工作者确认了陵墓的主人就是西汉南越王赵?。这座陵墓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一件完整的丝缕玉衣。 1995年,徐州狮子山楚王陵考古发掘队在发掘徐州汉兵马俑主墓时,在墓室外发现了大量散碎玉片,它们和江苏盱眙出土的玉衣一样,是被盗墓贼抽走金缕后的玉衣残片。徐州博物馆组织国内专家,历时1年零9个月,经编号、清洗、拼对等工序,耗资50余万元才复原了这件国之瑰宝。这件玉片全部是用新疆和阗白玉、青玉琢磨而成。考古界认为,这是迄今为止玉质最好、制作工艺最精细的金缕玉衣。这件玉衣的主人是谁至今没有定论,有人说是第三代楚王刘戊,也有观点认为是第二代楚王刘郢客。 2006年,在[[湖南]]省望城风篷岭西汉墓中,考古研究人员又发现了三十多片缀有金丝的玉衣残片,江南地区第一次出现金缕玉衣。 2007年,南京博物院收到一份捐赠,那是1850片粗糙的玉片,上面残留有金丝。经过鉴定,这也一件金缕玉衣,但是因为出土地点无据可查,主人身份也无法确认。第二年,这件金缕玉衣也被修复完整。 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出土玉衣22件,但是其中规格最高的金缕玉衣,加上江苏盱眙汉墓出土的这一件,只有九件。 == 参考来源 == [[Category:650 中國史料]]
返回「
金缕玉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