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7.1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鎏金双人盘舞扣饰 的原始碼
←
鎏金双人盘舞扣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鎏金双人盘舞扣饰'''<br><img src="https://encrypted-tbn0.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TMoY8BhOMLzR-gEZ2Y3r-tUzzxcMYEl8XmKw&usqp=CAU"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m.sohu.com/?spm=smwp.404.0.0.1608194340988bhwk1Y2 圖片來自搜狐]</small> |} '''鎏金双人盘舞扣饰''',是一个西汉[[滇国]]贵族服装扣饰。1956年出土,器物主体造型表现了两男子双手各持一圆盘,交错舞蹈。人物佩戴面具,着紧身裤,系腰带,佩长剑,跣足,足下饰一[[巨蛇]]。人物通体[[鎏金]],线条曲折富于变化动感十足。现为[[云南省博物馆]]藏。 「古滇國鎏金雙人盤舞扣飾」中,兩個人手捧盤狀物品、雙膝彎曲,類似舞蹈動作,與實際生活中「[[跳菜]]」<ref>[https://kknews.cc/zh-hk/culture/8vgjl9l.html 這個雲南飲食文化里的小眾宴客禮儀,大理彝族特有,曾瀕臨絕跡],每日頭條,2019-09-07 </ref> 動作十分相似,而且在南澗當地「跳菜」也叫「捧盤」。 == 特点 == 1956年,鎏金双人盘舞扣饰出土于[[云南]][[晋宁区|晋宁]][[石寨山古墓群]]13号墓,长19厘米、宽13厘米<ref>{{Cite book|title=名家点金文物知识系列 青铜器卷|last=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first=|publisher=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year=2013.04|isbn=978-7-5328-6317-4|location=|pages=233}}</ref>。其为鎏金透空浮雕扣饰,背面有一[[榫卯|榫扣]],浮雕两人双手各托圆盘,昂首张口,手舞足蹈,脚踩一[[蛇]]<ref>{{Cite book|title=中国青铜器鉴定实例|last=贾文忠|first=|publisher=北京:紫禁城出版社|year=2009.01|isbn=978-7-80047-316-6|location=|pages=92}}</ref>。两舞俑着长袖交襟,衣裤布有[[月牙纹]]、[[卷云|卷云纹]]饰,佩长剑、跣足<ref>{{Cite book|title=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 青铜卷|last=国家文物局主编|first=|publisher=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year=1995.08|isbn=7-5326-0376-8|location=|pages=327}}</ref>。其舞蹈形态与当地滇国民众不同,因此族属在考古学界众说纷纭<ref>{{Cite book|title=中华民族史记 第3卷 从华夏到汉族|last=徐杰舜主编;徐杰舜,徐桂兰著|first=|publisher=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year=2014.08|isbn=978-7-5334-6509-4|location=|pages=280-281}}</ref>,一说为[[西域]]人<ref>{{Cite book|title=经典中国艺术史 卷1|last=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编著|first=|publisher=合肥:[[黄山书社]]|year=2009.10|isbn=978-7-5461-0413-3|location=|pages=308}}</ref>。 == 文物寓意及價值 == 反映滇人日程生活的器物「鎏金雙人盤舞銅扣飾」,亦寓意深刻。該器物是兩千多年前古滇國人[[腰帶]]上的裝飾,圖案上兩名舞者服飾相同,頭後梳條形小髻,高鼻、深目,身側佩劍,雙手執圓盤,作邊歌邊舞狀。其下有一條蛇,口咬前人之右足,尾繞後人之左足。整件扣飾造型生動有趣,動感極強。從兩個舞者的形象特徵與裝束來看,應是異域來客,有學者認為他們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塞人]]」。此銅扣飾對於研究漢代盤舞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同時也展示了古滇國對外開放的時代印記。<ref>[http://paper.wenweipo.com/2018/07/19/741807190003.htm 國寶「牛虎銅案」見證滇國五百年輝煌],文匯報,2018-07-19</ref> 在石寨山第十三号墓出土的“[[双人盘舞鎏金铜扣饰]]”产生的缘由,有人以为:其一,当时滇人所处地区人们有[[蟒蛇]]崇拜习俗,使得工匠为其他祭祀器物装饰所用而铸造出[[巫师]]手持盘与蟒同舞扣式;其二,滇国最昌盛时期与各方文化交流频繁,滇人生活因融合了外来文化、习俗而发生了审美更新,促使匠人制作此类装饰性饰物。此外还有一种解释,该“扣饰”为周边毗邻邦国赠送给滇国高层或王室的[[礼品]]—为愉悦神圣而制的“[[与图腾神灵共舞]]”扣饰,以求得滇国护佑,后被作为[[陪葬品]]置于该古墓。 现综合来看出土于云南古滇人生活区域的“[[四人铃舞鎏金铜扣饰]]”“[[八人乐舞鎏金铜扣饰]]”与“[[双人盘舞鎏金铜扣饰]]”,尽管这3件器物样式、用途大相径庭,但其工艺和质地却不谋而合地均为青铜制品或青铜鎏金品。而器物所体现的内容,基本没有脱离通过巫师沟通神人,以求得神灵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家族给予人丁兴旺、安乐富足的题材。由此说明在整个历史过程中,人们以“乐”“舞”形式将对[[神灵]]的崇拜与精神寄托置于祭祀仪轨,在其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ref>[http://www.1xuezhe.exuezhe.com/Qk/art/698444?dbcode=1&flag=2 中国古舞文化钩沉],“壹学者”微信 >> ,2018 年</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97 中國古物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鎏金双人盘舞扣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