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8.220.22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铜驼荆棘 的原始碼
←
铜驼荆棘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铜驼荆棘</big> ''' |- |[[File:铜驼荆棘1.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9974287078&di=b2fb063e42d5f7fbf38e6395f838f6db&imgtype=0&src=http%3A%2F%2Flywb.lyd.com.cn%2Fimages%2F2008-09%2F01%2F1220212830375A21B901C002_b.jpg 原图链接] [http://shuizhongxumin.lofter.com/post/1cc5a24c_f91fcaa 来自shuizhongxumin]]]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tóng tuó jīng jí</big> ''' |- | align= light| '''近义词''' :[[残山剩水]] '''反义词''' :[[太平盛世]] '''出 处''' :《[[晋书·索靖传]]》 '''体 裁''' :[[成语]] '''释 义''' :形容国土沦陷后 残破的景象 |} '''铜驼荆棘''',[[汉语]][[成语]],拼音是tóng tuó jīng jí,意思是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ref>[https://www.zdic.net/hans/%E9%93%9C%E9%A9%BC%E8%8D%86%E6%A3%98 铜驼荆棘 .汉典[引用日期2019-12-29]]</ref>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定语、分句;含贬义 【同义词】[[豆剖瓜分]],[[残山剩水]],[[铜驼草莽]]、[[荆棘铜驼]] 【反义词】[[太平盛世]] ===示例=== 宋·[[陆游]]《[[秋夜有感]]》:“中原何时定?铜驼卧荆棘。灭胡恨无人,有复不易识。” 宋·[[陆游]]《[[晓叹]]》:“未闻含桃荐宗庙,至今铜驼没荆棘。” 陆游《[[纵笔]]》其二:“云隔江淮翔翠凤,露沾荆棘没铜驼。” 宋·[[文天祥]]《[[满江红·代王昭仪]]》:“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 明·[[李逊之]]《[[三朝野纪序]]》:“倘读之有兴故国故君之思,怀铜驼荆棘之感者,吾且欲凭吊于断简残编之中,相与悲歌当经也已!” [[秋瑾]]《[[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诗:“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陛下试念两都黍离麦袖之悲,则居处必不安,试念孝陵、长陵铜驼荆棘之惨,则对越必不安。 ★《[[清史稿·庄元辰传]]》 现在想来,他是见过大钱和大世面的人,即便失落潦倒了,身上依旧秉承着一种贵气;哪怕铜驼荆棘,也无法磨去那些曾经的教养。★[[野夫]]《[[乡关何处]]·[[生于末世运偏消——幺叔的故事]]》<ref>[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gudaishicidiangu/4479.html 铜驼荆棘”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可可诗词网] 2018年9月14日 - 典源出处 《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释义用法 晋索靖预知天下将乱,国家将发生变故,指着洛阳宫...</ref> ==成语出处== 《[[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ref>[https://www.cidianwang.com/lishi/diangu/1/4211ra.htm 铜驼荆棘介绍_历史知识_词典网] 《清史稿·庄元辰传》:“陛下试念两都黍离麦秀之悲,则居处必不安,试念孝陵、长陵铜驼荆棘之惨,则对越必不安。” 秋瑾《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诗:“铜...</ref> 晋时[[索靖]]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的铜驼叹曰:「就要看见你埋在荆棘里。」典出《[[晋书]]·卷六○·[[索靖传]]》。 ===成语故事=== [[File:铜驼荆棘2.jpg|缩略图|左|20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9974486303&di=7c42a244d63def55425bd3ca73ee2c3b&imgtype=0&src=http%3A%2F%2Fwww.minxue.net%2Fattachments%2F2011%2F04%2F12%2F1_201104121107051de7Y.jpg 原图链接] 荆棘铜驼 [http://www.books51.com/239097.html 来自51读书网]]]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而又黑暗的王朝,公元265年(泰始元年),由[[晋武帝]][[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定都洛阳。统治集团既腐朽不堪,又激烈地争权夺利,很快亡国,为时仅51年,倘若从灭掉东吴开始计算,则仅36年。 当时有一个名叫索靖的人,早早就看出了西晋存在的严重问题,对它的灭亡作出了精准的预言。 索靖,字幼安,[[敦煌]]龙勒(今属[[甘肃省]])人,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张芝]]的姐姐的孙子,父亲[[索湛]]担任过北地太守。索靖年少时就有“逸群之量”,与同乡[[汜衷]]、[[张彪]]、[[索介]]、[[索永]]在洛阳太学读书,因为[[才艺过人]],[[驰名海内]],时人称“敦煌五龙”。因为“博经史,兼通内纬”,索靖年纪轻轻就被举荐为官,拜驸马都尉,随后历任尚书郎、酒泉太守、大将军、荡寇将军、散骑常侍等官职,封安乐亭侯。 索靖看问题细致入微,目光长远。西晋建立不久,就出现了官僚争相夸富、政治腐败等种种社会现象。他认真分析这些现象,预见到天下行将大乱,晋朝将走向衰亡,但自己又无力改变这一局面,于是郁闷不已。一天,他指着洛阳宫门外设置的铜驼,叹息道:“我会看到你们卧伏在荆棘中?” 后来,索靖的预言果然应验。公元291年(太康十二年),西晋发生了“[[八王之乱]]”,朝政十分昏暗,各方争战不休,持续时间长达16年,都城洛阳(今[[白马寺]]以东,即所说的汉魏故城)遭到严重破坏。 公元303年(太安二年),河间王[[司马颙]]等举兵进犯洛阳,索靖被任要职,率关陇义兵参加保卫洛阳之战,不幸在战斗中受伤而死,卒年65岁。死后,他被追赠“司空”,谥曰庄。 《晋书·索靖传》中记载:“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 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后因以“铜驼荆棘”指山河残破、世族败落或人事衰颓。 <ref>[https://www.cidianwang.com/cy/t/tongtuojingji380.htm 铜驼荆棘的出处及用法 - 成语词典 - 词典网] 成语铜驼荆棘的解释,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置于宫门外。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 “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ref> ==外文翻译== [[英语]] 英语翻译: the brass camel covered by thorns [[日语]] 駱駝の棘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语言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铜驼荆棘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