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68.11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铭刻 的原始碼
←
铭刻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铭刻</big>''' |- |<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s1.com/sdr/400__/t01f8527367768904e7.pn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c5game.com/dota2/4023/%E6%B5%B7%E7%A5%9E%E7%A0%8D%E5%88%80/sell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big>铭刻<big>'''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 míng kè。释义:1、铸在器物上面或刻在[[器物]]、[[碑碣]]等上面的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古代铭刻。2、[[铭记]]:[[沉痛]]的[[教训]]铭刻在心中。3、[[牢记]]在心,无法[[忘记]]。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铭刻 <ref>[https://www.chazidian.com/r_ci_e46af0696f7c3cff69d6b4f6ded09e6e/ 铭刻的意思|铭刻是什么意思]</ref> 拼音 mín gkè 注音 ㄇㄧㄥˊ ㄎㄜˋ 同义词 铭记 ==基本解释== [inscription] 刻在 器物上的文字 古代铭刻 铭刻 míng kè [engrave on one's mind] 铭记 铭刻在心 她的音容笑貌都铭刻在他的记忆中 ==引证解释== 1. 在金石等器物上铸造或镌刻文字或图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谷水》:"今碑上悉铭刻 蔡邕 等名, 魏 正始 中又立古篆隶三字石经。" 2. 谓牢记于心,感念不忘。 元 伊世珍 《嫏嬛记》卷上:"幸传尺素之丹青,岂任寸心之铭刻。" 《英烈传》第一回:"若得如教,自当铭刻。"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羞妇》:"继父之恩,铭刻不忘。"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十幕:"我们要把这个用鲜血换来的真理,牢牢铭刻在心上。" ==其它相关== [[碑帖]] 碑和帖是关于刻石文字的两个概念。碑是竖石,帖是横石(也有用木刻的)。从内容讲,碑是记叙当代的人或事,以志纪念。帖一般是将古代名人墨迹(书札、诗文等)摹勒上石。 碑帖都是刻石,在有纸、墨以后人们便用椎拓方法将铭文拓下来,这样容易阅读清楚,保存方便,流传益广。这里讲的碑帖,就指碑帖拓本。 历代碑帖是一座宝库,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哲学、风俗民情、文学艺术,可与史籍互相补证。现存于故宫的先秦时代的10个石鼓是石刻文字之祖。碑帖留下了自古至今无数名家的书迹,呈现出各种字体,各家流派的书法风格,实为中国书法之渊薮。 故宫博物院收藏各个时代碑帖数以万计,小部分是清宫旧藏,大部分是近五十年搜集入藏的。一批著名的鉴藏家如朱文钧、马衡、张伯英、吴兆璜、陈叔通、张彦生等相继将珍藏赠归故宫博物院,聚集了一批递藏有序的善本(宋拓、明拓和孤本)。 1899年以来,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五里小屯村殷墟出土了殷王占卜记事用的龟甲和兽骨,总计有十万余片。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作甲骨文,已发现的甲骨文字,约有五千多个。 殷墟甲骨刻辞是殷王占卜记事的实录,其内容包含了殷王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研究殷代历史丰富可靠的史料宝库。 故宫博物院所藏殷墟刻辞甲骨,来自拨交、征集和捐赠,约四千余片,著录于《殷虚书契续编》、《卜辞通纂》、《殷契佚存》、《殷契拾掇》、《殷契拾掇二篇》、《甲骨文合集》等书。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揭密生活]]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铭刻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