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47.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长宁培风中学 的原始碼
←
长宁培风中学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长宁培风中学.jpeg|有框|右|<big>长宁培风中学(校园活动)</big>[http://xjz.kids21.cn/xjzxwt/xyxw/201111/W020111111573178951351.jpg 原图链接][http://xjz.kids21.cn/xjzxwt/xyxw/201111/t20111111_88843.htm 来自 未成年人网 的图片]]] '''长宁培风中学'''办学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学校位于长宁县城中心地带极具川南民居特色的光明街,美丽的碧玉溪绕校而过;占地50亩,各类建筑总面积约14500平方米,[[地理位置]]优越;校园内林木葱茏,花草竞秀,环境优美。 ==历史沿革== 长宁培风中学始建于1945年,是由当时的知名人士梁正麟出资兴办的一所[[初中]]学校,1948年开始招高中。1950年,长宁中学从城厢镇(现双河镇)迁到培风校址办学,培风中学遂停办。从1950年到2000年的五十年间,长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0年7月,为适应长宁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中共长宁县委、长宁县人民政府在“创重点、办名校”思想指导下,合并长宁中学和逸夫中学(1994年由香港著名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ref>[https://www.sohu.com/a/306138156_692932 “追忆逸夫楼背后的老先生” ],搜狐,2019-04-05</ref>捐建)高中部组建新长宁中学,迁入逸夫中学校址办学,争创省级示范高级中学;合并上述两校初中部组建长宁县第二中学校,在原长宁中学校址(即原培风中学校址)办学,创建“县内示范,市内一流”的初级中学。为更好地承接长宁教育历史,进一步挖掘学校的文化内涵,经过充分酝酿和征求长宁教育界部分知名人士意见,报经长宁县人民政府批准,2004年7月17日,长宁县第二中学校正式复名为“四川省长宁县培风中学”。2005年秋期培风中学恢复高中招生。 ==设施和师资== 教育教学设施较为完备,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42个教学班,其中初中24个班,[[高中]]18个班,共有学生2800多人<ref>[https://www.sohu.com/a/435717613_750537 中小学阶段,一个班级,多少人合适?],搜狐,2020-12-02</ref>;全校在岗教职工近180人,其中高级教师19人,中级教师43人;省、市、县级优秀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30多人;学科教师配备较为合理。 ==主要荣誉== 培风中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育为首位,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 近年来,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培风中学先后取得了四川省政府“教育科研三等奖”、“四川省绿色学校”、“四川省红旗团委”、“宜宾市文明单位”、“宜宾市校风示范校”、“宜宾市卫生先进单位”、“宜宾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宜宾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宜宾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宜宾市]]党员实践‘三个代表’示范校”、“宜宾市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集体”、“宜宾市校务公开先进学校”等荣誉和奖励。 全校师生负重自强,勤学苦练,敬业奉献,开拓创新,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县内榜首,市内一流。 ==视频== ===<center> 长宁培风中学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长宁县培风中学2017军训阅兵仪式暨表彰大会</center> <center>{{#iDisplay:j0542qkaqnq|560|390|qq}}</center> <center>长宁县培风中学宣传片</center> <center>{{#iDisplay:h0649izbzsl|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返回「
长宁培风中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