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41.17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长尾鸮 的原始碼
←
长尾鸮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红腹锥尾鹦鹉 </big> ''' |- | [[File:1-191116214616.jpg|缩略图|居中|长尾鸮[http://udongwu.com/uploads/allimg/191116/1-191116214616.jpg 原图链接]]]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 长尾鸮 </br> 拉丁学名: Surnia ulula </br> 别 称:猛鸮、北方鹰鸮 </br> 界: 动物界 </br> 门:脊索动物门 </br> 纲:鸟纲 </br> 目:鸮形目 </br> 科:鸱鸮科 </br> 属: 猛鸮属 </br> 种:长尾鸮 </br> 亚 种: 无亚种 </br>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br> 英文名称: Northern Hawk Owl</br> |} '''长尾鸮'''(学名:Surnia ulula)体长35-40厘米,体重247-375克,是一种中等大小及夜间活动的猫头鹰,是猛鸮属下的唯一物种。喙坚强而钩曲。嘴基蜡膜为硬须掩盖。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级飞羽缺。尾短圆,尾羽12枚,有时仅10枚。脚强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后反转,以利攀缘。爪大而锐。尾脂腺裸出。无副羽,间或留存。耳孔周缘具耳羽,有助于夜间分辨声响与夜间定位。</br> 栖息于山地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中,特别是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较多见,偶尔也出现于林缘次生林和疏林地带。主要以田鼠、棕背鼠、黑线姬鼠等为食,也吃昆虫、蛙、鸟、兔,以及松鸡科的一些大型鸟类。捕食方式主要是等候在树枝头,当猎物出现时,突然扑向猎物的偷袭方式。营巢于树洞或岩隙中,每窝产卵3-9枚,雏鸟晚成性。<ref>[http://udongwu.com/niao/Northern_Hawk_Owl.html 长尾鸮概述(附图)],有动物网</ref></br> == 形态特征 == 长尾鸮是中型鸟类,具鹰样的尾,脸部图案深褐色与白色纵横。额羽蓬松具细小斑点,两眼间白色,旁具深褐色上、下胸偏白,具褐色细密横纹。上体棕褐色,具大的近白色点斑。两翼及尾多横斑。飞行时似体大而头厚重的雀鹰。 没有耳簇羽,耳羽为白色,先端黑色,后面形成一个新月形的黑斑围着白色脸,面盘也不明显。跗跖和趾上均被有白色的绒羽,尾羽较长,体形与隼类相似,上体为棕褐色,有白色的斑纹,下体为白色,具有褐色的横斑。整个看上去羽色较为醒目,与其他夜行性鴞类在体形和羽色均不相同,这是因为它所生存的北极地区,整个夏天几乎都是连续不断的白昼的缘故。</br> 虹膜-黄色;嘴-偏黄;脚-浅色被羽。</br> 长尾鸮的胸肌比其他鸮形目的猛禽的胸肌要发达,并且尾羽和翅膀以及身体各部分比例都接近于鹰隼,所以长尾鸮在鸮形目猛禽中飞行速度排行首位。 大小量度:体重♂247-375g,♀205-358g;体长♂360-390mm,♀345-380mm;嘴峰♂17mm,♀18-25mm;翅♂224-242mm,♀222-248mm;尾♂90mm,♀175-205mm;跗蹠♂24mm,♀20-33mm。(注:♂雄性;♀雌性) == 栖息环境 == 长尾鸮栖息于原始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也出现于森林苔原和平原的森林地带,尤其喜欢林中的开阔地、采伐迹地以及林中溪流和林缘溪边灌丛等。 生活习性 在白天活动和觅食,尤其是清晨和黄昏的活动十分频繁。飞行迅速,时而振翅飞翔,时而滑翔,二者常常交替进行,特别是在觅食的时候。休息时大多栖于树木的顶端或电线杆上,见到猎物候则猛扑而下,有时也在飞行中捕食,或是靠近地面疾飞,扑向猎物,或在高空滑翔,发现猎物后再俯冲下来。它们的听觉特强,可以穿过雪中捕捉猎物。它的叫声与鹰类相似。</br> 主要以啮齿动物为食,也捕食山鸦、花尾榛鸡、雷鸟、松鸡等鸟类、野兔、鼠兔、鼯鼠和其他小形动物。</br> 鸣声“唬,唬”虽然比较单调,却十分悦耳动听。求偶叫声常在夜里发出,强烈振颤音1千米外可闻。雌鸟回以kshuulip声。告警时发出似隼类的quiquiquiqui尖叫声。 == 分布范围 == 分布于[[加拿大、中国、爱沙尼亚、芬兰、哈萨克斯坦、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坦、蒙古、挪威、俄罗斯联邦、瑞典、美国]]。 区域性灭绝:[[拉脱维亚]]。 旅鸟:[[奥地利、白俄罗斯、比利时、百慕大、捷克共和国、丹麦、法罗群岛、法国、德国、匈牙利、日本、卢森堡、黑山、荷兰、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士、乌克兰、英国]]。 在[[中国]]为罕见鸟。天山亚种繁殖于新疆西北部天山,迁徙时也见于新疆西部。指名亚种越冬于内蒙古东北部的呼伦池地区及大兴安岭。偶见迷鸟至大庆油田。也有少部分指名亚种2002年起定居在大兴安岭漠河县境内的金沟林场和富克山林场。 == 繁殖习性 == 繁殖期为4-7月。营巢于枯树顶端的洞中,也利用乌鸦和喜鹊等鸟类的旧巢。每窝产卵3-13枚,大多为3-9枚,窝卵数的变化幅度较大。产卵个数主要是取决于当年猛鸮的食物来源充足程度。卵的颜色为白色。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由雌鸟孵化。育雏则由雌雄共同担任。育雏期间由雄鸟担任警戒,育雏后期65%的雏鸟食物由雄鸟提供。猛鸮并不怕人,当幼鸟被骚扰时会作出攻击。 == 种群现状 ==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 保护级别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 长尾林鸮的繁殖精彩记录=== {{#iDisplay: n03138xopal |480|360|qq}}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长尾鸮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