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116.14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长江源 的原始碼
←
长江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长江源</big> ''' |- | [[File:长江源长江源.jpg|缩略图|居中|[https://dili.chazidian.com/uploadfile/dili/baike/2017/05/22/3082381355.jpg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长江源 别 名: 长江的源头,三江源之一 位 置: 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之间 级 别: 国家自然保护区 特 点: 自然环境恶劣,景观十分壮丽 生 态: 可可西里逐年恶化 正 源: 在玉树州杂多县北部 正源北支: 布曲在唐古拉山镇南部 西 源: 沱沱河在唐古拉山镇北部 北源楚玛尔河: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治多县西部 水量比较1: 最早是认为布曲水量最大 水量比较2: 当曲水量最大,5倍于沱沱河 |} '''长江源'''(三江源之一):即[[长江]]的源头、也即通天河的几个源头,在[[青藏高原]]腹地[[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之间。长江三源,北源楚玛尔河、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 历史上认为有四个源头:1)正源本支(南支)是一级通天河,即古代所称通天河的上段,大体即布曲,是青藏铁路在唐古拉山镇区域的 主要走向;2)正源南支当曲来自于唐古拉山脉东段山麓的沼泽地,接纳当曲就形成第二级通天河;3)正源西支沱沱河开始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大冰峰,接纳沱沱河就形成第三级通天河;4)北源楚玛尔河出于昆仑山南支的可可西里山黑脊山南麓,接纳它就形成第四 级通天河。正源与北源之间的勒玛曲(上流是秀水河)是季节河。 1976年考察认为是三个源头:认为沱沱河是主源,规定它汇入下面的大河起才称通天河,而把历史上称为通天河上段的布曲降为当曲的最大支流。 2008年,中科院地理所考察队再次进行长江源考证时,发现当曲河长与水量都要长于高于沱沱河,因此认为当曲为长江正源,但尚未被国家备案承认。 当代兼顾:当代的青藏铁路在史称通天河沿的地方设通天河站并列于沱沱河站(在沱沱河沿),兼顾历史上的习惯称呼。 长江源景观十分壮丽,雪山冰峰,无垠草地,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长江源头保护区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交叉关系,它的西部属于可可西里保护区和唐古拉山镇。水量比较:三大源头中当曲的水量更大,且长度最长。<ref>[http://www.dili360.com/cng/article/p5350c3d6698a328.htm 长江源头]中国国家地理</ref> ==传统分类== 正源本支一级通天河 历史变化:1)ga尕尔曲注入布曲(青藏铁路在唐古拉山镇的路段主要是沿布曲行进),此段旧称通天河(是作为上段),大体即布曲, 汇入布曲处旧称 “通天河沿”(北方有沱沱河沿),可见,布曲、ga尕尔曲、冬曲等汇合的河段,即汇合当曲之前,古代就称通天河, 而把当曲视为支流;2)1976年考察后认为沱沱河是主源,因此做出两个更名,一是把旧称通天河沿更名为尕尔曲沿,二是沱沱河汇合后 ,才称通天河,当时以河道长短为标准论级别高低,把 “古称通天河的上段” 作为当曲的最大支流,颠倒了二者的主次地位,而且把沱沱河作为通天河的唯一正源;3)但当代又设通天河站并列于沱沱河站,兼顾历史上的习惯称呼。 青藏铁路在唐古拉山镇区域,北有沱沱河站,中有通天河站,南有雁石坪站(应该不是安多县的雁石坪镇),说明通天河的本支不是沱沱河,就叫通天河,这是一级通天河,因为,沱沱河口在它的下面。 一级通天河:又有三个支:本支伸向伸向唐古拉山口附近、伸向安多县,青藏铁路在唐古拉山镇区域主要就是沿着它行进;南支是旦曲;北支是拉冬曲(它又有几个支)。 值得了解:这级通天河的水量大不如沱沱河的,所以不大受重视,以前更重视沱沱河。 南源当曲 长江南源——当曲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东段山麓的沼泽地,是一片地球上海拔最高的沼泽地。在玉树州杂多县北部。2008年9月,青海省三 江源科学考察工作历经41天,行程7300多公里的考察后,以着名河流探寻者刘少创领队的“三江源头科学考察”科考队认为,长江南源当曲才是正源,推翻了此前沱沱河为正源的传统观点。此次科考采用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技术,很多都是首次用于三江源头科考。通过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测绘仪器,测得沱沱河的最长支流长度为348.63公里,当曲则为360.34公里,比沱沱河长出11.71公里。若这个结论得到国家认定,意味着长江的长度将更新,中国的地理教科书将改写。 长江全长6392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他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东段杂多县的高原沼泽。当曲自世界海拔最高的沼泽发源,流向西北,纳布曲后的又称第二级通天河,折向东,纳长江西源沱沱河之后,形成第三级通天河。 [[File:图片1tuotuohe.jpg|缩略图|居右|[http://pic87.huitu.com/res/20161016/447217_20161016114642437600_1.jpg 原图链接]西源沱沱河]] 西源沱沱河<ref>[https://new.qq.com/rain/a/20200908A0P50Q00 你不知道的长江之长江西源沱沱河]腾讯网</ref> 通天河接纳沱沱河,形成第三级通天河。 它的西源沱沱河,源头是位于青海省南部唐古拉山脉的主峰格拉丹东大冰峰。在唐古拉山镇。 藏语里“格拉丹东”是“高高尖尖的山峰”的意思,它像一座父亲山,而它的儿女,就是它身下七十几条现代冰川的冈加曲巴冰川。这七十几条现代冰川提供了长江源源不断的冰川水,西南侧的两道姜古迪如冰川,像两把大钳子夹住了姜古迪如雪峰,而南侧较长一点的冰川,则是长江源头的真正所在地。 这里孕育出了长江的西源——沱沱河,此名来源于蒙古语托克托乃乌兰木伦(意为缓慢的红江)。长江源头,明代以前一般皆沿用了2000年前战国时代的一部地理书籍《[[禹贡]]》,说“岷山导江”,这所说的岷山,不是四川的岷山,而是指甘肃省天水县境内的一座山,当然这个说法跟实际情况差之千里,因为这个地方只是长江支流嘉陵江的源头而已。明代徐霞客写下“江源考”,指出江源应属金沙江,但按照「河源唯远,水流顺直」的原则,认为沱沱河是长江的源头。 北源楚玛尔河 通天河接纳楚玛尔河,形成第四级通天河。 长江北源——楚玛尔河,又名”那木齐图乌兰木伦“(蒙古语意为红叶江),又称曲麻莱河、曲玛河。源出昆仑山南支的可可西里山黑脊山南麓(在治多县西部工委辖区),海拔5432米,流经多尔改错(藏语意为石头湖,蒙语称叶鲁苏湖,意为沙湖)在曲麻莱县以西的楚拉地区注入通天河。 西源与北源之间的勒玛曲(上流是秀水河)是季节河。 ==认识变化== 古称通天河,上段在布曲 ga尕尔曲注入布曲(青藏铁路在唐古拉山镇的路段主要是沿布曲行进),此段旧称通天河(的上段),汇入布曲处旧称 “通天河沿”( 北方有沱沱河沿)。 1976年曾认沱沱河为主源 但是,1976年考察后认为沱沱河是主源,因此做出两个更名,一是把旧称通天河沿更名为尕尔曲沿,二是规定沱沱河汇合后,才称通天河。当时以河道长短为标准论级别高低,改变了几大认识。 2008年发现当曲水量最大 可是,2008年三江源头科学考察队对长江源头三大水系考察后认为,当曲长度比沱沱河长16.6公里,当曲的流量比沱沱河大5倍,当曲的 流域面积比沱沱河多1.33万平方公里,同时河谷发育程度也相对好一些,唯有河流方向与长江主流方向不一致。经综合分析,考察队建议在科考成果通过评审后,经过有关程序审核批准,将长江源头(正源)定位于当曲的且曲。——但是这个建议还没有被采纳。 河流树观念认布曲为主干 河流树观念:认为布曲是通天河的主干,左右两个大枝流。它的标准异于长度理论,认为河流如树,左右大体平衡。 兼顾历史称呼 当代的青藏铁路在史称通天河沿的地方设通天河站并列于沱沱河站(在沱沱河沿),兼顾历史上的习惯称呼。因为,历史上长期是把当曲、沱沱河等作为通天河的支流,它们汇入之前的河道就是称呼通天河的,成了民间的习惯称呼。 一些人认为争论沱沱河还是当曲谁是长江(通天河)的正源,只有科考价值,也得照顾民间的习惯称呼。 ==当曲介绍== 长江有三个源头,南源为当曲,北源为楚玛尔河,西源为沱沱河。南源当曲,发源于唐古拉山东段霞舍日阿巴山东麓的高山沼泽,是真正的长江正源。河长360.34公里,流域面积30,219平方公里,根据遥感卫星探测计算以及多支探险队测量,水量为长江各源头之最,其长度居长江源诸河之冠。 建议在科考成果通过评审后,经过有关程序审核批准,将长江源头定位于当曲的且曲。且曲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东段北支5054米的无名山地东北处,行政隶属玉树州杂多县结多乡。在沱沱河源头,有中国权威机构立的“长江源”石碑,但《三江源头科学考察地图集》第7 页称“长江源当曲支流撒当曲”,第8页称“长江正源——当曲”,第10页称“进入长江正源当曲源区”。按照“河源唯长”、“流量唯 大”和“与主流方向一致”的国际标准,科考采用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技术,很多都是首次用于三江源头科考。科考队从唐古拉山镇顺沱沱河谷向东南行59公里后到达囊极巴陇,这里是沱沱河与当曲的交汇处,海拔4470米。经观测,沱沱河水面宽104米,最大水深0.82米;当曲水面宽87米,水深1.5米,流量相当于沱沱河流量的4倍。 《三江源头科学考察地图集》还对杂多县作出这样评价:“杂多县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杂多县是长江和澜沧江两大河流的摇篮,通天河一级支流当曲、澜沧江主源扎曲均发源于这片神奇的土地。”在一本如此严谨的教科书里,为何三次将长江正源称为当曲而非沱沱河呢?若这个结论得到政府认可,则意味着中国的地理教科书将改写,长江的长度将更新。 ==沱沱河介绍== 沱沱河亦作Tuotuo He,托托河。亦称乌兰木伦河,蒙古语意为「红河」。 中国长江的西源。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雪山西南侧的冰川中。长375公里(233哩),与当曲、楚玛尔河等共同组成长江江源水系。 沱沱河是长江的西源。早在《[[尚书]]》中,人们就在讨论长江之源,明朝的着名旅行家徐霞客认为金沙江是长江之源,并着《江源考》一书论述。到了清朝,人们已认识到通天河,但依然无法确定长江正源。中国曾在1956年和1977年,两次考察长江源头地区,在1977年的考察中,认定发源于各拉丹冬的沱沱河是万里长江的正源。 沱沱河从各拉丹冬的姜根迪如冰川发源时,是一些冰川、冰斗的融水汇成的小溪流,这时的水面宽只有3米,深只有20多厘米,然后向北 流过9千米长的的距离,在巴冬山下汇集了尕恰迪如岗雪山的冰川融水,经过一条长约15千米的谷地,继续向北,分成了两条宽4米和6米 的小河,小河两边的谷地中还有许多密如蛛网的水流,这里是沱沱河的上源。在这片谷地的出口,河谷突然下切,形成了一条长约5千米 的陡峭峡谷,高达20多米。 河水在流出了巴冬山后,先经过一片广阔的河漫滩,再经过一条峡谷,流到葫芦湖附近,急转东去。在经过了130多千米的流程后,河道 变得开阔起来,在流到青藏公路的沱沱河沿时,它已是深3米,宽20-60米的大河了。 著名的万里长江第一桥就飞架在沱沱河沿的河滩上,它是长324米;宽11米的钢筋混凝土大桥。 沱沱河从这里继续向东,到囊极巴陇时与当曲、布曲、朵尔曲汇合,它经过375千米,在这里形成宽30多米的大河,从这里起它的名字叫 通天河。 ==交通== 从青藏公路入藏,会经过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长江源”碑刻。该石碑离开公路有一公里左右的路程,就是长江源景区,车开过去相当方便。 ==碑记== 走过三江源的沱沱河大桥,远远就能看到桥北的小山坡上矗立着一座发白色花岗石纪念碑。纪念碑立在姜古迪如冰川下游约300公里处的 沱沱河沿。“长江源”纪念碑在一片洁白之中,带着一种无法言状的庄严和圣洁——俯瞰着蜿蜒曲折的沱沱河,俯瞰着岸边的小镇和来来往往的车队行人。蓝天白云与它作伴,皑皑雪山是它的背景。纪念碑高2.5米,重14吨,选取了7块优质花岗石材。碑石正面雕刻着江泽 民主席题写的“长江源”三个大字,背面刻着碑文: 摩天滴露,润土发祥。姜古迪如冰川,乃六千三百八十公里长江之源,海拔五千四 百米,壮乎高哉。自西极而东海,不惮曲折,经十一省市,浩浩汤汤;由亘古至长今,不择溪流,会九派烟云,坦坦荡荡。如此大江精神,民之魂也,国之魂也。江河畅,民心顺;湖海清,国运昌。感念母亲河哺育之恩,中华儿女立碑勒石,示警明志:治理长江环境,保护长江生态。玉洁冰清,还诸天才;青山碧水,留以子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科学院/青海省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测绘局/ 一九九九年六月五日 敬立 勒石立碑 1999年6月5日,中国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科学院等政府部门共同在长江源头勒石立碑,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题写碑名,以示对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立碑江源,本是民间环保志愿者杨欣的创意。他在1998年即提出了这个想法,意在通过这一行动,吸引一批科学家同往江源考察,以向国人警示长江生态破坏的严重程度,并请曾和他一道前往可可西里建筑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的另一位志愿者金辉撰写碑文。1999年4月,政府部门接手这一计划,杨欣淡出;金辉精心撰写并几易其稿的碑文未被采用。现征得这两位会员的同意,将金辉碑文原 稿刊布于此,以表达我们对长江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浑,容滔滔长江亘古奔流之豪气,纳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之英魂,堪称文之精品。 附记 戊寅岁末,多年来为保护长江源只身呼号奋斗的民间环保活动家杨欣先生,策划于一九九九年世界环境日在长江源头建立一座环保标志纪念碑,嘱余作碑记。大江之标碑,历史之文字也,辉之不敏,不堪此任,初稿幸得吾师仿佛先生脱胎换骨之匡润,且蒙徐怀中、张卫明、韩宝章、裴飙、顾德希、傅建平、吴稼祥、张文敬、杜兰弟、张守仁、姜成楠诸先生之赐教,乃有此文。大江东去,逝者如斯。忍看江河日下,痛当饮水思源。保护长江,需全社会共同努力;关爱家园,要你我他付诸行动。谨以六百三十字文,献给六千三百万年与六千三百公里之大江,献给大江之子。 ==科考== 为进一步了解长江源区的生态环境现状,为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提供数据支撑,由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和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大学-清华大学三江源研究院和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共同组织多学科的科考队,2019年8月30日正式启动2019长江源区综合科学考察。 为期6天的科考将对长江三源,北源楚玛尔河、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进行实地调查,对该区域内的地质、动植物、土壤、水文水资源、 社会人文开展现场调研及样本采集工作。内容涵括地质演变、裂腹鱼研究、植物种类结构变化、水情现状及演变趋势研究、三源区居民幸福指数与生态保护相关性研究等。 此次科考考察范围大、任务重、涉及学科多,不仅要为长江源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和长江上游的生态保护及研究提供可用的数据资料,也将直接服务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工作。 ==谜团== 高原湿地退化 高原[[湿地]]的严重退化。1994年,当曲处处是沼泽、海子等,2006年9月,原来的海子、沼泽等湿地已不复存在,可以说湿地变成“实地” ,大部分地方都已盐碱化。当曲源头的湿地面积至少减少了一半。高原湿地的退化,对长江源来说是一个不幸的生态噩耗。高原湿地的逐步消失从当地来看并不是人为的,而是由于气候变干、降雨量减少造成的,但退化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草场沙化、荒漠化。由此,大量的黄土势必将注入长江,使长江变成“黄河”。 生态再受威胁 盗猎者与反盗猎执法者用枪对峙,盗猎者猎杀各种珍贵动物并使用氯化汞毒剂。氯化汞的使用意味着如今的盗猎团伙使用的盗猎工具已经变化,不再用容易暴露的枪支盗猎,而是用具有麻醉作用的毒剂来猎杀稀有动物,这给保护长江生态带来了更加严峻的问题。 科考勇士解密探险:当曲变长了 她是长江源? 惊险科考 暴风雨中唱儿歌 既是领队又担任此次漂流船船长的刘建称,当漂流小分队得知漂流船不能逆流而上,而给养只剩15包方便面和少许干粮时,队员之间开始相互谦让,有的说自己不喜欢吃方便面,有的说自己拉肚子不想吃,都把面让给队友。脱险那天的早餐,他们将最后的3盒方便面全部煮 了。马达感冒、冯春拉肚子,站起来都费力,但他们仍然不让其他队员背着走:“我们自己可以走,你们保存点体力吧!” 与大部队失去联络的那3天,每天都会遭遇至少1场的暴雨和冰雹。这时,队员们就会将动力船推靠岸,躲在防雨布下唱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是每次“演唱会”的开幕曲,然后是唱儿歌,一直唱到暴雨、冰雹停了后再踏上漂流的征途。作为1986年的老长漂队员,王列诗感慨地说:“如果遇到不可抵抗的因素,我们肯定是要保证队员的安全。20年前是激情和冒险,20年后更多理性和思考。” “当曲变长了” “再探长江源”科考探险漂流队完成对长江当曲河源的科考探险,返回成都的消息经本报报道后,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昨日,刘建、王列诗、高明等队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独家解密此次科考探险之旅。 此次再探长江源,科考队首要任务就是测量当曲的长度及流量等方面的精确数据,让数据来证明当曲和沱沱河谁更应该是长江的正源。科考队领队、本报首席记者刘建称,科考队完成了对当曲的全面考察。但相关的数据并不能马上公布,此次活动的首席科学家唐邦兴教授等专家还要进行整理和论证,论证后才能向社会公布,并提交给有关部门。刘建说:“目前可以公布的发现是,当曲和沱沱河一样发源于冰川,并非此前大家认为的那样发源于沼泽,这说明当曲变长了,她更可能是长江正源。” 2008年9月,中国三江源科考队从唐古拉山镇顺沱沱河谷向东南行59公里后到达囊极巴陇,这里是沱沱河与当曲的交汇处(E92°54′48″,N34°05′38″,海拔4070米)。经观测: 沱沱河水面宽104米,最大水深0.82米,流域面积仅为16982.34平方公里; 当曲水面宽87米,水深1.5米,流量相当于沱沱河流量的4倍,流域面积为32233.10平方公里。 而后,科学考察队又对沱沱河水系、当曲水系的干支流、冰川进行了考察量算,以极巴陇为结算点,结果显示: 沱沱河——尕恰迪如冰川末端起,总长为349416.2米; 沱沱河——姜古迪如冰川末端起,总长度343720米; 当曲与最长支流且曲扎西格君起,总长为353597.9米。 同时,当曲的流量和流域面积均大于沱沱河,历史上人类在长江源区的活动也以当曲年代为久,历史记录为多。因此,当曲的且曲源头应为长江源头。且曲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东段北支5054米无名台地东北处(杂西格君),行政隶属为青海省玉,长江水质总体尚可,但已呈现恶化之势,加强水质保护刻不容缓。 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涉及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2个省区市。根据 长江水文局2004年度对长江流域内37447公里河长进行的监测评价,长江水质总体保持良好,水质较好的一、二、三类水河长占总评价河 长的72.5%,但劣于三类水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比例已由上一年度的22.5%上升至27.5%,其中四类水河长2611公里,占7%;五类水河长1886公里,占5%;劣于五类水河长5817公里,占15.5%。 长江的年净流量约9600亿立方米,占中国水资源总量的35%,但其排污量也占到了中国总量的34%。2004年度废污水排放总量为288.1亿吨(不含火电厂直流式冷却水和矿坑排水248.2亿吨),比上年度增加14.8亿吨,增幅为5.4%。其中生活污水超过80亿吨(含第三产业和建筑业25.3亿吨),占29.6%,工业废水202亿多吨,占70.4%。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长江流域的年废污水排放量仅为95亿吨,80年代末为150亿吨。 沱沱河的泥沙量已有所增加,其原因是洪水流经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于草场遭到了自然或人为的破坏,但沱沱河具体是否遭到了破坏以及具体原因还都不得而知。 冰川逐年退缩 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环境的影响,长江源区的冰川正在逐年退缩,尤其是上万年前的古代冰川的范围正在缩减。 1979年我国正式确认沱沱河上游姜根迪如冰川为长江正源,首次向全球发布了1976年长江科考队摄影家茹遂初先生拍摄的姜根迪如冰川照片; 2009年6月曲向东先生携“2度计划”摄制组考察队28人赴三江源地区考察,成功拍摄黄河源星宿海对比图片,往昔星罗棋布的湖泊已变成今天的戈壁荒野。随后对长江源的考察因冰雪融化道路泥泞,在经历了上百次的陷车之后,考察队不得不止步于距姜根迪如冰川仅仅18公里处; 2010年3月12日曲向东和“2度计划”摄制组考察队20人,再探长江源,成功拍摄长江正源姜根迪如冰川现貌图片。冰川的萎缩震惊世界! 2009年12月18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使多年来一直存在在某些国家和某些专业领域的话题,瞬间成为全球话题和倍受争议的话题。气候变化的真相究竟如何?眼见的是否为实?耳听的是否就虚?中国政府的态度该如何解读?由此而引发的政治经济环境将如何变化?作为一个中国人有没有机会置身事外?我们到底该如何反应,该做些什么? 2010年3月31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阿里巴巴发布厅,北京大学战略研究所、北京大学MBA校友会举行了一次特别的发布会,发布的内容是两张照片:这两张照片分别拍摄于2009和2010年。图片拍摄的内容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的正源:星宿海和姜根迪如冰川。图片的拍摄者是中央电视台着名主持人曲向东和他“2度计划”考察队的队友新加坡RH能源公司董事长王海荣先生。他们带着七十年代着 名摄影家茹遂初先生拍摄的两地的照片,分别于2009年2010年两上高原,进入三江源地区考察,寻找茹遂初先生拍摄的地点。终于2010年3月15日成功抵达长江正源的姜根迪如冰川,完成了考察拍摄目的。 从他们现场发布的图片来看,三十多年沧桑变化,黄河正源的星宿海已经名不符实,过去星罗棋布的美丽的湖泊风景,则明显可以看到大片的冰川退缩融化。 看了这两张图片,也不禁让人联想起正在发生的西南地区干旱。这一切到底因为什么?全球气候变暖是否导致这些现象的直接原因?人类的生活生产是否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与会的学者、专家与“2度计划三江源考察队”的曲向东、王海荣从这些话题引发了更加深入的探讨 ,甚至不乏激烈的争论。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680 中國地理類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长江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