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8.200.16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长白山脉 的原始碼
←
长白山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长白山脉.jpg|缩略图|[https://pic.sogou.com/d?query=长白山脉&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9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81253969_99965068 来自搜狐]]] '''长白山脉'''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东南部,是鸭绿江、松花江和图们江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满族的发祥地和满族文化圣山。其中“长白”二字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即为长相守,到白头,代表着人们对忠贞与美满爱情的向往与歌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 长白山脉是欧亚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区域总面积1964平方千米,核心区758平方千米,长白山系的最高峰是朝鲜境内的[[将军峰]],海拔2749米。 == 地质特点 == 地质形成 大约距今四十五亿年前基本形成的时候,在东半球的一个点上,出现一个缺口,这个缺口就是整个长白山地区。 在大约2500万年的时间里,长白山地区经历了4次火山喷发活动,玄武岩浆从上地幔出发,沿着地壳中的巨大裂隙不断上涌,以巨大的能量喷出地表。携有强大冲击力的岩浆,将原来的岩石及岩浆中先期凝固的岩块及火山灰、水蒸气等喷向空中,然后在重力和风力的作用下降落到火山口周围或一侧,堆积成各种火山地貌。由于玄武岩浆粘度较小,在地表的流动速度较快,流淌的距离较远,所以形成了广阔的玄武岩台地。长白山区沿北西方向分布的南岗山脉,长虹岭及影壁山等长白山主峰的基底均为此期形成的玄武岩台地。 在火山喷发之前,长白山的地表大体上还是比较平坦的,大约277万年前,以长白山为中心,地壳出现了极大的缝隙,导致最早的火山喷发,形成了玄武熔岩台地,这就是现在的长白山熔岩台地和白茂熔岩台地,熔岩的厚度为50-300米,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当时,长白山因为有熔岩喷口,所有位于高度高于其它地方的盾状台地的顶端,后来,火山活动一度中断,在58万年前又出现第二次火山喷发以致黏度较强的碱性粗面岩在长白山的中心附近堆积起来,岩层的总厚度在896.78米以上,距今约44万年前,第三次火山喷发依然是黏度较强的碱性粗面岩,因此难以远移,只能在原有粗面岩新堆积起来,岩层的厚度达到111米,距今21万年前,发生了第四次火山喷发,碱性粗面岩又一次堆积,厚度为196米,在那次火山喷发活动的末期,经火山口沉陷而形成了天池。 在距今约60万年至1500万年(第四纪中-晚更新世)期间,长白山区又经历了一个地壳活动的时期,地质上称为[[白头山期]]。这个时期发生了4次火山爆发,爆发方式以中心式为特点,地下岩浆沿着深断裂的交汇处形成 的筒形通道上涌,在地表构成了火山锥体地貌景观。 特征 山地南部属于中朝准地台,北部属吉黑华力西褶皱带。中生代燕山运动使南北构造方向统一,形成华夏向山地基础。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又大规模挠折断块上升,同时伴有大量玄武岩喷出。山地主要由花岗岩、玄武岩、片麻岩和片岩组成,而以花岗岩分布面积最广。玄武岩主要分布在牡丹江流域和长白山周围。 长白山脉地以平等山脉与宽广山间盆、谷地相间分布为特征:北部长白山脉延续部分的完达山、老爷岭和张广才岭间有牡丹江平原;吉林哈达岭和龙岗山脉间有辉发河宽谷;吉林哈达岭和大黑山间有饮马河和伊通河河谷平原;长白山主脉的龙岗山脉和老岭间有浑江谷地等等。其中长白山延续部分的著名盆地有吉林、敦化、延吉、和龙、蛟河、珲春、桦甸等。同时熔岩高原广阔,分布在抚松到密山一线东南,熔岩台地受切割形成方山与孤丘等熔岩地貌。在熔岩高原上分布有火山锥体及火口湖、[[堰塞湖]]等。 山地海拔大部500~1000米,仅部分超过千米。2000米以上皆在长白山附近,最高峰将军峰(在朝鲜侧)2749.2米,为亚洲大陆东部高山之一。中山区主要分布于张广才岭、老爷岭、威虎岭和龙岗山脉以东,一般山岭皆在千米以上;低山丘陵分布最广,有完达山脉、吉林哈达岭和大黑山等。 火山 在亿万年以来的地质历史上,长白山地区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迁。最初,这里被海水淹没。到处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的上升,海水退出,地表重新露出水面,在阳光、雨水和气候变化等外力作用下,地面岩石遭受风化和破坏,最后长白山还经历了火山爆发和冰川的雕塑,形成今天的地貌景观。 在距今约3000万年前,即第三纪的时候,地球进入了一个新的活动时期,即地质学上所说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在大约2500万年的时间里,长白山地区经历了4次火山喷发活动,玄武岩浆从上地幔出发,沿着地壳中的巨大裂隙不断上涌,以巨大的能量喷出地表(地质学上称为裂隙式火山喷发)。携有强大冲击力的岩浆,将原来的岩石及岩浆中先期凝固的岩块及火山灰、水蒸气等喷向空中,然后在重力和风力的作用下降落到火山口周围或一侧,堆积成各种火山地貌。由于玄武岩浆粘度较小,在地表的流动速度较快,流淌的距离较远,所以形成了广阔的玄武岩台地。长白山区沿北西方向分布的南岗山脉,长虹岭及影壁山等长白山主峰的基底均为此期形成的玄武岩台地。在距今约60万年至1500万年(第四纪中-晚更新世)期间,长白山区又经历了一个地壳活动的时期,地质上称为长白山期。这个时期发生了4次火山爆发,爆发方式以中心式为特点,地下岩浆沿着深断裂的交汇处形成的筒形通道上涌,在地表构成了火山锥体地貌景观。 第一次火山喷发形成的60万年前左右的喷出物构成了长白山火山锥体底板;第二次火山喷发在距今40~30万年左右,此次喷发持续时间较长,岩层分布面积广,厚度大;第三次火山喷发在距今20~10万年左右,最后完成了长白山火山锥体形态;第四次喷发大约在距今8万年左右,以小规模火山活动为主,熔岩流覆盖在火山锥体某些部位之上。至此,长白山主峰形成了。 在以上4次火山活动中,每一次喷出的火山物质都使火山增高200米以上。同时,在主火山口周围,还形成了一些小的寄生火山口。此后,长白山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在11000~15000年(第四纪全新世期间)前,火山再次复活,喷出了大量的灰白-淡黄色浮岩,局部厚度达60米。这次猛烈的火山爆发,使火山锥顶部崩破塌陷,形成了漏斗状火山口。当火山喷发强度及熔岩温度逐渐降低时,熔浆在火山通道内逐渐冷凝并堵塞火山通道。在火山作用停止后,火山口内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不断补给,逐渐蓄水成湖,形成火山口湖。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火山口湖的周围,群峰屹立,其中超过2500米的山峰就有16座,其他山峰高度均在2300米以上。山顶部几乎全由距今12000年前后喷发的火山灰和淡黄色浮岩所组成。山峰陡峭嵯峨,挺拔峻秀,如莲花、似竹笋,十分壮观,与天池碧水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当长白山主体形成后,该区进入了火山爆发的间歇期,地壳运动相对稳定。但是,在地质历史的长河中(地球形成距今至少有46亿年,长白山区的地壳演化也进行了约32亿年),长白山的地质演化历史只是短短的一瞬间。长白山火山爆发的历史就更加短暂了,但至今还没有死去,只是处于休眠状态,称为休眠火山。 据朝鲜和日本的文献记载,高丽定宗时期的946年,长白山火山喷发,是近两千年来世界上最大的喷发之一,火山爆发指数为7级,爆发之猛烈,当时东北亚地区到处都有记载。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约为83至117立方公里,并产生炽热气体流,形成近300米厚的岩浆层,5厘米厚的灰尘云抵达距离1046公里的日本北海道和千岛群岛。高丽皇帝听见打雷声,吓得放走了囚犯,高丽首都开京以南450公里之外都能听见长白山爆发的声音。另外在日本京都距离长白山1000公里外也听见了巨响声。1100公里外日本奈良都有记录946年“白灰雨”(火山灰)事件。 其喷火口半径200米左右,火山灰直冲如天空,火山灰柱高达25公里,伞状顶部更是35公里高,火山灰柱半径13公里。火山灰柱坍塌后,火山碎屑流蔓延了60公里,火山灰降落到1300公里外的日本降下了2~5厘米厚的火山灰,在日本海,火山灰沉积有16~10厘米厚,最近在2000公里外的也发现了这次喷发留下的沉积物。喷发持续4-14.5天左右,喷出了76-116立方公里火山灰,估计2000万吨硫。一度影响全球气候7年之久,爆发1-3年内全球温度降低了1.2摄氏度,欧亚大陆降温最高幅度超过2.25摄氏度。<ref>[http://ditu.yjdy.org/长白山脉全貌地图/ 长白山脉全貌地图展示]地图分享</ref> 据史料记载,自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以来,长白山火山曾有过三次小规模的间歇式活动。 第一次喷发是在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8月26日)。据目击者记载,当时有“放炮之声,仰见则烟气张天,大如数搂之石,随烟折出,飞过大山后不知去处”。 第二次喷发是在清康熙七年(1668年),长白山区下了一场“雨灰”(即[[火山灰]])。 第三次喷发是在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4月14日)。据史料记载:“午时,天地忽然晦螟,时或赤黄,有同烟焰,腥臭满室,若在烘炉中,人不堪重热。四更后消止,而至朝视之,则遍野雨灰,恰似焚蛤壳者”,“同月同日,稍晚后,烟雾云气,忽自西北,地昏暗,腥臭袭人之衣裙”。又据《长白山江冈志略》记载,长白山附近有“炭崖”,“崖底出木炭甚多,猎者每拾以为炊,土人因其出于地中,故以神炭呼之,……过此拾有数块,燃之以烤鹿脯,与寻常木炭无异。但以两丈深之土崖,能产木炭,大者拱把(两手合围——作者注),小者一握。”经地质工作者考证,这些木炭是由于这次火山喷发时高温的熔浆将树木烘烤、燃烧炭化的结果。 长白山火山目前处于休眠期。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山上,有多处温泉不断从地下溢出,这说明,地下仍孕育着巨大的能量。据近代地震观测,长白山区地壳相对稳定。长白尚无火山喷发的征兆。[3] == 山系概况 == 山系特点 长白山脉是欧亚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地处白山市东南部,位邻中国与朝鲜边界。长白山脉,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的发源地,其中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1961年建立了2150平方千米的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脉的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是中国东部的著名山脉,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 广义的长白山是指长白山脉,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东部山地的总称,狭义的长白山是指长白山主峰附近的山脉。一般多指狭义的长白山,即长白山脉的主峰。 广义的长白山指整个长白山脉,即东北地区东部山地的总称。介于北纬38°46′~47°30′,东经121°08′~134°,北起完达山脉北麓,南延千山山脉老铁山,长约1300余千米,东西宽约400千米。 狭义的长白山单指长白山脉的主峰(东经127°40'~128°16',北纬41°35'~42°25')。 山系构成 长白山脉由多列东北—西南向平行褶皱断层山脉和盆、谷地组成。最西列为吉林省境内的大黑山和向北延至黑龙江省境内的大青山;中列北起张广才岭,至吉林省境内分为两支:西支老爷岭、吉林哈达岭,东支威虎岭、龙岗山脉,向南伸延至千山山脉;东列完达山、老爷岭和长白山主脉。面积约28万平方千米。<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88495954 为什么说长白山是龙脉呢?]知乎</ref> 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是巨型复式火山,外围熔岩高原略呈不规则椭圆形,长轴约140千米,呈北东向延伸,短轴约120千米,经白垩纪末、中新世、上新世末到更新世初三次大的玄武岩喷溢堆叠形成高原、山地。早期喷溢的原始形态已遭破坏,中期喷溢的则构成宽广高原主体,晚期喷溢除长白山外,大部埋于河谷。三期喷溢总厚度约500~600米,总面积4500平方千米。长白山是在上新世晚期由碱性石英粗面岩喷发形成的。第四纪又有大量基性熔岩喷溢。据记载,长白山曾于1597年、1668年和1702年喷发过。山顶宽阔的环形火山口积水为湖,即天池。由于长白山独特的地质结构形成不同于其他山脉的奇妙景观,光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6座,主峰海拔2750米。中国侧最高峰为白云峰,海拔2691米,为中国辽东地区第一高峰。 ==参考文献 == {{reflist}}[[Category:610 中國通史]]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长白山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