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61.16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開山撫番 的原始碼
←
開山撫番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開山撫番''' </p> |- |<center><img src="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ehanlin-keyword/image/%E6%B2%88%E8%91%86%E6%A5%A8.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ehanlin.com.tw/app/keyword/%E5%9C%8B%E4%B8%AD/%E6%AD%B7%E5%8F%B2/%E6%B2%88%E8%91%86%E6%A5%A8.html 圖片來自ehanlin] </small> |} '''開山撫番''',意指[[臺灣清治時期|清廷]]自1874年[[牡丹社事件]]之後,在[[臺灣清治時期|清治台灣]]之周邊地區推行的政策,內容包含積極進入[[臺灣]]後山(含括今中部山區、東部的[[花蓮縣]]與[[臺東縣|台東縣]],以及[[屏東縣|屏東]][[枋寮鄉|枋寮]]以南的地區)和討伐並招撫當地原住民政權(清作「[[生番]]」),由臺灣海防欽差大臣[[沈葆禎]]首開其端,後由[[臺灣巡撫]][[劉銘傳]]延續。 ==政策內容== ===開山=== 沈葆楨[[欽差]]期間,除奏請增設[[臺北府]],以平衡南北地位的失調外,也亟思改善臺灣前山、後山的地形阻隔、交通困難的問題。他認為開山、撫番須同時進行,並要積極開發後山地區,以免為外人所佔。因此他急於打通前後山聯絡通道,分'''北路'''、'''中路'''、'''南路'''同時進行;北路由[[噶瑪蘭廳]][[蘇澳鎮 (宜蘭縣)|蘇澳]]至[[花蓮縣|花蓮]][[奇萊]],共計205里、中路由[[彰化縣|彰化]][[竹山鎮 (臺灣)|林圮埔]]至[[花蓮縣|花蓮]][[玉里鎮|璞石閣]],共計265里、南路由[[屏東縣|屏東]][[射寮]]至[[臺東縣|台東]][[卑南鄉|卑南]],共計214里,而中路即是三路中至今僅存,被列為[[國定古蹟]]的[[八通關古道]]。 ===撫番=== 沈葆楨增加行政區域,以入侵[[台灣原住民]]領域(生番),將[[埔里]]地區單獨設立[[埔裏社廳]],改「[[北路撫民理番同知]]」為「[[中路撫民理番同知]]」,移駐埔里。另在[[東臺灣|後山]]地區設置[[卑南廳]],移「[[南路撫民理番同知]]」駐守。所謂的“撫番”即是有計畫強取各項資源以及加速推動“生番”[[漢化]]作業。其所擬定的計畫包括選土目、查番戶、定番業、通番言、禁仇殺、設番學、修道路、易冠服等。他在計劃開山深入山地之時,道路所經之處,隨時隨地招撫當地“番社”,強迫使其接受[[漢化]],脅迫其放棄以武力抗爭([[出草]])來守護領域,若有不服[[招撫]]而抵抗者,便以強大武力征服、侵略和摧毀部落,致原住民反彈激烈;其間先後發生誘殺[[阿美族]]菁英的[[大港口事件]]<ref>{{cite web|author1=吳明季、楊秀隆|title=《記憶中通往桃花源的路》|url=http://kiwit.apc.atipd.tw/history|date=2019年5月5日|publisher=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奇美部落|location=台灣|7=|access-date=2020年10月2日|archive-date=2019年5月5日|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505072752/http://kiwit.apc.atipd.tw/history|dead-url=no}}</ref>、與消滅[[撒奇萊雅族]]及[[噶瑪蘭族]]的[[加禮宛戰役]]等[[屠殺]]事件<ref>{{cite book|author1=康培德|author2=李宜憲|coauthors=陳俊男|title=《加禮宛事件》|date=2015年12月|publisher=原住民委員會|location=台灣|isbn=9789860468502|edition=初版|accessdate=2016-10-28}}</ref>,又[[凌遲]]處死赴營請降的族長[[古穆·巴力克]](Komod Pazik)、並當眾慘殺其夫人[[伊婕·卡娜蕭]](Icep Kanasaw),花東二族在抵抗清軍的持續入侵中幾近滅絕。 ===廢除渡臺禁令=== 沈葆楨認為若要徹底落實「開山撫番」工作,並增墾平地與利用各項資源,則必須將過去限制漢人攜眷入島、禁止[[漢人]][[偷渡]]的[[渡臺禁令]]以及禁止漢人進入山地、禁止[[漢人]]娶[[原住民]]女子為妻等禁令加以解除,藉以引進多數漢人來加速推進及鞏固其政策目標,因此沈葆楨於1875年2月奏准解除對台灣的一切禁令。 ==擴大撫番== [[清法戰爭]]期間1884-1885年[[西仔反|法軍侵台]],清廷警覺台灣在海防的重要性,1885年台灣建省,[[劉銘傳]]為台灣巡撫,以防務、軍政、清賦、撫番四項為新政。由於經費短絀,故新政以擴大「撫番」以掠奪山林資源以及[[樟腦]]利益獨佔為首要,招民移墾開發森林資源,建立在掠奪臺灣原住民族領土和征服之上。著手漢化原住民的工作,於台北設[[番學堂]],贈與衣食、教[[算術]]、[[中文|漢文]]、[[官話]]、[[臺語]]及漢人生活模式。<ref>{{Cite web|url=http://ihc.apc.gov.tw/Journals.php?pid=620&id=768|title=期刊管理 - 原住民族文獻會網站|accessdate=2017-03-21|date=2014-04-21|last=原住民族文獻會網站|work=ihc.apc.gov.tw|archive-date=2017-03-2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322014000/http://ihc.apc.gov.tw/Journals.php?pid=620&id=768|dead-url=no}}</ref> 劉銘傳與地方巨商,為掠奪山林資源、壟斷樟腦獨佔利益(劉銘傳在奏摺中自稱為「伐木裕餉」),由地方巨商向政府官員捐輸買官、提供民勇人丁,官員發動戰爭劫掠搶取更深山原住民族群的土地,租給地方巨商招募民工腦丁入墾山林,所得再租稅裕餉,如此循環,自1886年起七年間持續發動一連串[[大嵙崁戰役]]以帝國優勢現代武力征伐今大溪、三峽、復興、烏來等地的泰雅部落,許多[[臺灣原住民]]部落不是被「破庄[[滅族]]」、「喪身滅社」,就是逃離原本的活動領域,往深山遷徙,然後將[[漢人]]移往[[臺灣原住民]]區域開墾,剝奪原住民生存空間,也導致原漢關係的緊張不斷。經過[[原住民]]的抵禦,大多部落仍未讓清軍輕易佔領,因此最終仍無法撼動[[臺灣]][[高山族]]之傳統政權。<ref>{{Cite web|url=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nclcdr&s=id=%22083NCCU4100001%22.&searchmode=basic|title=清末台灣的「開山撫番」戰爭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accessdate=2017-03-21|work=ndltd.ncl.edu.tw|archive-date=2020-06-2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624053253/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nclcdr&s=id%3D%22083NCCU4100001%22.&searchmode=basic|dead-url=no}}</ref><ref>{{Cite web|url=http://c.ianthro.tw/403749|title=中研院民族所數位典藏|accessdate=2017-03-21|work=c.ianthro.tw|language=en|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321074525/http://c.ianthro.tw/403749|archivedate=2017-03-21}}</ref><ref>{{Cite web|url=http://ir.lib.nchu.edu.tw/handle/11455/10254|title=NCH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CRIS: 晚清台灣開山「撫番」政策(1874-1895)|accessdate=2017-03-21|date=2017-03-21|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321074718/http://ir.lib.nchu.edu.tw/handle/11455/10254|archivedate=2017-03-21}}</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開山撫番
」頁面